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世欢歌,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本刊2003年征订工作开始了。我们愿为您提供优秀的读物,优质的服务回报对您给予本刊的热情相助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的理论刊物。自1985年创刊以来,得到了教育部,全国高校后勤管理学会的重视与关怀;得到了全国高校后勤界和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迄今已发刊87期,刊出各类文章4000多篇,集中反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果和经验,交流和探讨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的理论刊物。自198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3.
敬告读者     
欢迎您订阅《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的理论刊物。自198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后勤管理分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敬告读者     
《高校后勤研究》2009,(4):127-128
欢迎您订阅《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的理论刊物。自198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后勤管理分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敬告读者     
《高校后勤研究》2009,(1):123-124
欢迎您订阅《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的理论刊物。自198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后勤管理分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 各院校后勤领导、后勤各处负责同志: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自1985年创刊以来,一直由教育部主管(原教委条装司),由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主办,得到了全国高校后勤战线上的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广大通讯员、理论工作者的帮助,迄今已发刊64期,刊登各类文2400多篇,即将在1999年伴随您跨入新世纪大门。 1999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征订工作开始了,希望各有关部门收到征订通知后,尽快组织落实订阅。近年来因跨年度办理增补订阅,直接影响到订户的及时阅读。为此  相似文献   

7.
《高校后勤研究》2011,(Z1):86-86
《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系统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理论刊物。自198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后勤管理分会的重视与关怀;  相似文献   

8.
理论雄浑。“后勤工作也是一门学问,也需要学习,也能出人才,不钻进去是搞不好的”(《邓小平文选》三卷56页)。《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在这一伟大理论指引下,伴随着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崛起的一份期刊。1.简单的回顾《研究》主管部门——教育部,主办单位是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于1986年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研究》2014,(4):120-120
正6月21日,《高校后勤研究》杂志创刊28周年、公开出版发行1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会议交流中心举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葛华、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程天权,以及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北京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后勤处、同贺单位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系统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理论刊物。自198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后勤管理分会的重视与关怀;得到了全国高校后勤和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迄今已发刊144期,刊出各类文章7000多篇(含彩版)。全方位反映  相似文献   

11.
一、回眸十载耕耘,结出硕果累累《后勤工作也是一门学问,也需要学习,也能出人才,不钻进去是搞不好的”(《邓小平文选》三卷56页)。高校后勤要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这是尊重客观实际的科学结论。是贯彻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和重要措施,它高度概括了高校后勤工作的地位与作用。1985年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成立时,相继创办了自己的刊物——《中国高校后勤研究》和《中国高校后勤通讯》、各省市后勤管理研究会也创办各自的刊物。现在全国创办高校后勤研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已经成立十周年了。十年来,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坚持办会宗旨,团结高校后勤战线的同志们,紧紧围绕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主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积极进行研讨、探索,开展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取得了很大成绩,为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继续加强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的作用是非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房地产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房专会”)九三年年会于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七日在甘肃张掖师专和兰州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十九个省、市、自治区28所高校的3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秘书长沈晓春同志、《中国高校后勤研究》主编杨佳民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三编室主任马海泉同志到会进行指导,会议还邀请了甘肃省12所高校的后勤领导同志。兰州大学副校长张吉庆、甘肃省后勤研  相似文献   

14.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与我国改革开放20周年,在邓小平后勤管理思想与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宣传全国后勤系统改革与发展的成就。由全国后勤管理研究会及《中国行政管理》、《机关后勤工作》、《后勤研究通讯》、《上海后勤》、《后勤导刊》、《山东机关后勤》、《河北后勤》、《机关生活》、《电力后勤》、《中国高校后勤研究》、《大学后勤》等杂志社共同举办全国后勤管理系统开展书画比赛展览活动。欢迎全国后勤战线爱好书画的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积极参加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5.
由全国后勤管理研究会倡议,《中国行政管理》、《后勤研究通讯》、《后勤信息简报》、《电力后勤》、《中国高校后勤研究》和《上海后勤》六家刊物共同发起的“全国后勤改革与发展”征文评奖结果现已揭晓(征文奖、组织奖名单附后)。《上海后勤》编发的《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促进后勤事业发展》、《中国行政管理》编发的《对当前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思考》和《电力后勤》编发的《股份合作制是发展后勤经济实体的好形式》等5篇征文荣获一等奖,《后勤研究通讯》编发的《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努力搞好后勤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举行的成立十周年的庆祝大会是高校后勤战线上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专家聚集一堂,其中有从事后勤工作四十多年的老同志,也有准备跨世纪的后勤战线上的新生力量,四百多人在这儿一起总结交流十年来后勤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一起研讨《九·五》期间以至2010年高校后勤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大计。这个会议我认为非常重要,我很高兴能应邀参加这个会议。首先我代表国家教委向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成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倡议,《中国行政管理》、《后勤研究通讯》、《机关后勤工作》,《后勤信息简报》、《电力后勤》、《中国高校后勤研究》6家刊物,联合发起的“第三届全国后勤改革与发展征文”评奖结果,2000年1月20日揭晓,“第三届全国后勤改革与发展征文”活动,自1999年2月起到11月15日止,共收到征文266篇,刊用159篇,评奖会上共推荐61篇。共评出获奖征文61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40篇。会上还评选出2个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会开创了高校后勤史上的里程碑。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成立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一日。第一届理事会的日常工作由上海市承办,一九八八年十月第二届理事会日常工作由天津市承办,一九九○年十月第三届理事会日常工作由北京市承办,一九九二年十月第四届理事会日常工作由湖北省承办,一九九四年十月第五届理事会日常工作由辽宁省承办。经过五届理事会和各省、市、自治区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及全国高校后勤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后勤研究会为高校后勤工作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9.
征订启事     
《高校后勤研究》(它的前身是《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创刊于1986年,迄今历时18年,出刊102期,收稿10000余篇,刊出文章4000多篇。是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从2004年第三期(6月份版),获得国内统一刊号与国际标准刊号面向全国高校后勤公开出版的理论刊物。它的存在与发展,得到了全国高校后勤界的普遍赞赏和支持。成为高校后勤领导决策的参谋;理论研究的窗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伙食管理专业委员会九五年年会于10月25日至28日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全国近百所高等院校的46位专业委员及主管伙食工作的后勤领导。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副司长王富,浙江省高校工委书记、省教委主任陈文韶,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秘书长张祥财,副秘书长张子元,《中国高校后勤研究》主编杨佳民、副主编冯序鹏、浙江省高校后勤研究会秘书长谢平,浙江大学党委书记梁树德、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等出席了大会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全国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有志致开幕词,并对大会进行了总结。《中国高校伙食简报》主编彭常让作了《中国高校伙食简报》工作汇报、表彰了孔剑平等七位优秀通讯员。浙江大学副校长卜凡孝和饮食服务中心主任何雄分别介绍了浙江大学后勤与伙食改革的经验,代表们参观了浙江大学饮食服务中心的食堂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他们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