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需要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学生能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能不能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教师的教是导致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教师权威、教师成功感的错误定位。在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气氛和环境,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倡导发现教学,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樊年升 《考试周刊》2009,(35):156-157
问题教学法是我们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的教法,提出问题不只是教师向学生提问或教师起旁敲侧击的作用.更为关键的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应营造一种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力的民主环境.鼓励学生在与教师和学生的平等交往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其次应营造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如可用实物媒体.也可用电教媒体,也可用虚拟情境等手段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发问题意识。再次应实施开放式教学,倡导多尚怀疑,大胆发问,敢于怀疑传统,质疑书本,挑战权威。另外,还应形成一个多元评价体系,重在激励,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过程,不能只看结果。  相似文献   

4.
1.在探究起始阶段,有些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5.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性的心理品质就是问题意识。简略地说。学生问题意识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心理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自觉地形成问题意识,最终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要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搭建问题的对话平台.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如沐春风,而且能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激起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徐经隆 《甘肃教育》2007,(7S):18-18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也指出:“教育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出现新的发现与突破。所以强化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及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让问题走进课堂,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物理的学习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问题意识”的分析,以及对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发现性学习。发现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一是教师要提出能吸引学生兴趣并对学生构成挑战的问题;二是学生产生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问题能成为学生感知的对象,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学生急于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的更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师问题意识是指教师对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所存在的由操作到目标的疑难和矛盾具有一定的判断和准备等认知和反应。在个性化教学视域下,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表现在教师提问缺乏教师个性化、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学生的个性化、教师不能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化提问、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化回答等方面。当然,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带来了很多危害: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有损教师教学的创新、影响教师的教育科研、不利于有效教学。为此,需要形成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反哺自我,提供问题意识养成环境以及教师个性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再应用巳获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一堂课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最终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启发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课题进行问题教学.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改变这个现象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本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质疑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同时又是创新精神必可少的一个因素.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是新课改的一项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高度重视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新课改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我国许多中学生质疑意识的欠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具体表现是:(1)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②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改喊得震天响的今天,就应当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如何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采用启发式、探讨式教学,精心设置学习问题,为培养他们的质疑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探索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热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意识呢?  相似文献   

15.
黄倩 《广西教育》2007,(5B):21-22
1.创设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景。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未知知识产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产生问题意识,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途径,如实验、多媒体技术、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等,为学生创设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景。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如何激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7.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小学课堂上,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的现象较普遍,提出的问题也少有价值;而教师也不太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为此,我们提出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其途径是通过教师创设实际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学生的“问题意识”高度爆发,变得喜欢提问和善于提问。当学生向教师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时,教师是怎样“答学生问”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