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在继承近代哲学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修正了哲学认识论理论,尽管他提出了“物自体”不可知的思想,但由认识论难以提示本体论的困难处境并没使他放弃建构形而上学的工作;相反,在论述伦理学与法权理论时,康德一直呼唤着形而上学。但由于他未能正确处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关系,他并没有完成建构科学形而上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语文目标教学搞了十多年,现已深入人心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语文课堂目标教学还未能走出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一部分教师理念落后,生搬模式.硬套方法,没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三主内容,也没有真正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变革,只注重教法,不注重学法,割裂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在红与专的关系上大搞形而上学.在教育战线,他们狂热鼓吹“宁要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不要一个有文化的剥削者”,叫嚷对毛主席的教育方针“要抓住两头”,歪曲和篡改毛主席的教育方针,把“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有文化”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破坏红与专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存在的如下偏颇认识亟待矫正:一、认为搞创新教育就是撇开一切传统而标新立异。须知,这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它以哗众取宠的新异花样来歪曲、否定创新的实质。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只有崭新的事物,没有全新的事物,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不是凭空掉下。二、另一种极端是“穿新鞋走老路”,明明是按老规矩办事,萧规曹随,陈陈相因,却硬贴上“创新”标签,冠以“创新教育”之美名。三、一提到创新教育必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以为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而自主学习就是“撒手放羊”。这割裂了“主体”与“主导”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班主任要开创班级管理的新局面,就必须处理好五种辩证关系。一、常与变 班主任大多注重常规衍理,但是正如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常规也具有双重性。 如果班主任把常规当做恒规便会堕入形而上学的泥沼。只有把有常之“规”与无常之“变”统一起来,恰当处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六年,在“四人帮”加紧进行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活动中,苏联二十年代关于职工会问题的争论曾被他们用来充作诬蔑周总理、打击和诬陷邓小平同志、攻击华国锋同志的炮弹。“四人帮”的反革命别动队梁效和帮刊《学习与批判》南北呼应,采取篡改历史、歪曲马列等卑劣手法,肆意割裂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规划诬蔑为托洛茨基的纲领,是所谓“唯生产力论”的典型。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中,有  相似文献   

7.
障碍之一:思想认识的错位经济建设与职工教育是并存于企业实践中、具有密切联系的两个重要方面,促进经济建设是发展教育的山利基础,加强职[教育则是实现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在集中精力抓经济的形势卜一此企业经营者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带动作用.轻视教育发展的先行意义,而不能止确认识和处理生产经营与职工教育的辩证关系,有的甚至还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似乎只有生产经营才是企业的“正事”,职工教育只不过是敲敲“边鼓”而已;对待职工教育和生产经营,不少企业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8.
“人文主义”与“科学”是人类文化的“挛生兄弟”,它们都是人类解读世界缺一不可的话语。科学与形而上学有着不解之缘,而形而上学意味着人的生存境界的不断提升,使科学在本质上具有人文的特征。人文主义必须借助于科学理性的伟大力量,科学的长足的进步离不开人文主义营造的思想解放氛围。后现代主义也提倡人文与科学的平等话语权,希望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因此,学校课程应该弘扬强调训练人的理智的“自由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9.
形而上学及其流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而上学可以简略地区分为“本体论形而上学”和“方法论形而上学”;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内在地蕴含着矛盾流变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做出了科学回答,但抵制形而上学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三个代表”与解放思想的辩证关系,即坚持“三个代表”是解放思想的政治基础,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才能谈得上思想的真正解放。同时,只有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把“三个代表”的坚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且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认识论来分析认识坚持“三个代表”与解放思想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在实践中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要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正确处理两个文明建设、政治与经济、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等辩证关系,使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补订提醒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8):M003-M003
《中史参》倡导一种不与现实割裂、不与大众割裂的“活生生”的历史教育,紧密关切“人”的生存、生活、发展乃至创造,主张以“传承”与“创新”互动为契机,深刻认识人类文化遗产,竭力张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欲使久罹冷落的“历史”真正体现其作为“全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明确的指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和二者分割的严重危害.只有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形而上学”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既违背了哲学史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本体论形而上学与方法论形而上学、哲学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只有对形而上学采取科学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辩证法才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中写道:“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世界观,用列宁的话来说,这是“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割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历史唯物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剔除出去,这是肢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企图.考茨基割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果,是把马克思的历史观同康德哲学调和起来。现代修正主义者拒绝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社会历史现象和观察人类命运,因而在世界观上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庸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义利观问题上经常出现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倾向,要么表现为功利主义,要么表现为道义主义,其实质都是对辩证法的背离.社会主义义利观,是义与利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论.坚持社会主义义利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认识经济基础的作用和意义,同时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方向,正确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求利目的与求利手段、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致富与奉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职业培训的人格、技术、能力“三位一体”模式,由两个层次、三大子系统组成:第一层次指人格;第二层次包括技术和能力;三大子系统共有十大要素。这一模式防止和克服了培训中把人格、技术、能力三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和合”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8.
“Being”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核心范畴。只有返回哲学的希腊之源,才能真正澄清“Being”的内涵,科学地理解形而上学。对希腊古典形而上学演进之内在逻辑的考察表明,在这一时期,整个传统形而上学的全部内涵,包括其蕴涵的问题、探讨的对象、借重的方法论、思维的框架都已基本展现。“Being”作为最高实体,被认为是事物存在的最高原因、认识可能性与必然性的最后根据、人生价值意义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9.
高中新教材在学习完集合后增加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的内容,并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提前到了这些内容之后,使相关的内容适当集中。并在习题中相互渗透,这也体现了新教材编写的一个原则.学习时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割裂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第一章“小结与复习”中的一个例题。  相似文献   

20.
晚年胡塞尔与后期海德格尔不约而同地都成了“危机哲学家”,但他们对现代实证科学的本质和形而上学基础以及现代科学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在胡塞尔看来,随着“超越论的主观主义“对“物理学主义的客观主义”的胜利,现代实证科学将恢复它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意义,从而摆脱它面临的危机。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要想摆脱现代实证科学的危机,就必须彻底抛弃整个现代哲学把自然对象化、把世界图象化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