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的家乡——福建德化盛产油茶。有一次,我到乡下外婆家玩,看到外婆用茶枯饼泡热水来洗头发。我很好奇,也试着用茶枯饼洗了一次,感觉洗后头发舒爽润滑,还不长头皮屑。外婆告诉我:茶枯饼也叫油茶籽饼,是油茶籽榨油后剩下的渣子,在农村,还留传着用茶枯饼泡热水洗头发的传统。茶枯饼里到底含有什么物质,能把头发洗得干干净净呢?于是我开始研究茶枯饼提取物在洗发水中的应用。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了茶枯饼中含有一种叫“茶皂素”的有效物质,具有很强的去污能力和良好的发泡、润湿等活性作用。它对高等生物如人和其他哺乳动物都无毒无害,但对低等…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从茶籽中提取茶油和茶皂素的方法以及利人茶油和茶皂素制作液体肥皂的过程.将茶油脱色皂化后配入茶皂素便可制成一种新型纯天然洗涤剂.对其性质测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非离子型护手霜的配方作为基础,采用加入法,把从茶籽饼中提取的茶皂素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油相中制备茶皂素护手霜.从抗氧化性、抑菌性、吸水性等方面,与不加茶皂茶的护手霜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添加茶皂素的护手霜在抗氧化性方面,其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要比不加茶皂素的护手霜高好几倍;在抑菌方面茶皂素护手霜的抑菌效果也很好;在吸水性方面茶皂素护手霜具有更强的保湿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已发掘的契约文书、碑刻资料来看,清水江下游地区油茶林的开发与保护有着悠久的历史,油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清代以来对清水江下游地区油茶林的开发主要表现在茶籽、茶油及油茶林的商品化,油茶承载着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人们对油荼林的保护十分重视.清水江下游地区油茶林的开发与保护可为新时期清水江流域乃至贵州其他地区油茶林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油茶粕茶皂素作为农药助剂和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皂素是一类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农药助剂和生物农药,目前茶皂素的研究应用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工业化提纯的茶皂素成品纯度难以提高,提取成本过高;在基础理论方面,对茶皂素的构效关系、活性机理等缺乏深入研究,茶皂素价格难以与化工原料竞争,企业不愿使用。作为绿色环保产品,近年来国内外化工原料市场对茶皂素的需求量逐渐扩大,其产业化开发利用受到国家和相关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植。通过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油茶粕生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预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将为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油茶粕粗蛋白含量较高,是一种优质的蛋白饲料源,但由于存在茶皂素、单宁、生物碱等抗营养因子,且适口性差,限制了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在油茶粕脱毒方法中,微生物发酵法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油茶粕的抗营养因子、微生物发酵工艺以及脱毒效果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云南红花油茶籽和白花油茶籽脂肪酸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分别提取云南腾冲红花油茶(Cam ellia reticulatef.simpex)籽和白花油茶(Cam ellia oleif-era)籽油,测定种籽含油量,油甲酯化后,应用GC-MS对它们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红花油茶籽含油量(质量分数,下同)较白花油茶籽高,分别达到38.3%和36.0%;(2)红花油茶油和白花油茶油脂肪酸成分相似,但组成有所差异,红花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占83.5%,饱和脂肪酸占16.6%,其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达到16.4%,油酸和亚油酸达到83.0%;白花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占89.7%,饱和脂肪酸占10.2%,其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达到10.1%,油酸和亚油酸达到89.1%;(3)红花油茶油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较白花油茶高,亚油酸相近,油酸较白花油茶油低.  相似文献   

8.
油茶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油茶.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因此茶油备受关注而油茶的药用价值却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其实<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茶籽,苦寒香毒(皂素),主治喘急咳嗽,去疾垢…".民间也有用茶籽饼治疗烫伤、挫伤.苗族等少数民族将其嫩枝点燃后置于刀面,得到油状液体,俗称"刀烟",用于治疗刀伤、烫伤、烧伤、急性炎症、皮肤癌等,其疗效远远超过茶油.为了综合开发、利用油茶资源,深度挖掘其价值,现就近几年有关油茶药用价值的研究现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
晚清民国以来桂东北地区打油茶习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将茶叶、生姜、猪脂等捣烂再加盐和水煮沸之后茶汤的称谓,是生活在广西桂东北地区侗、瑶、苗、壮等民族群众喜爱的日常饮食.打油茶是桂东北地区各族民众日常交往和待客的主要方式.打油茶及油茶礼仪反映了中华传统茶文化在民族地区的独特传承和演变情况,构成桂东北地区油茶文化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10.
唐玲 《教育教学论坛》2013,(48):104-105
目的:研究油茶果皮和油茶籽体外对淋球菌的杀灭作用,评价它们的抗性病作用。方法:按照2002年版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剂杀微生物实验"中的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试验,观察药物的抗性病作用。结果:油茶果皮60丙酮提取物为50mg/mL时,与淋球菌作用5分钟,不能杀灭淋球菌。油茶果皮30醇洗脱物为50mg/mL时,可杀灭部分淋球菌。油茶果皮60醇洗脱物为6.25mg/mL时,即可杀灭淋球菌。而油茶籽60丙酮提取物在50mg/mL时,即可杀灭淋球菌。油茶籽85醇洗脱物为50mg/mL时,亦可杀灭部分淋球菌。这一结果为将油茶进一步开发成抗淋病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两种茶籽的壳和仁,分别测定了它们的脂肪酸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中的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后,利用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云南茶籽和河南茶籽的壳和仁中测定出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23.97%,59.71%,46.72%,60.90%.结合壳和仁中测定出的脂肪酸成分分析可知,茶籽中的仁比壳更适合用于油脂生产.两种茶籽中,云南茶籽的脂肪酸组成更适合保健食用.  相似文献   

12.
油茶饼粕中植物蛋白的提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传统的碱提酸沉方法制备油茶饼粕蛋白,在测定油茶饼粕蛋白等点电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提取油茶饼粕蛋白的最佳条件:料液比1:50,碱提pH10.5,碱提时间60min,碱提温度50℃.在pH为4.3时沉淀得蛋白质,提取率为41.9%,同时,对所提蛋白质进行氨基酸成份分析,结果表明,油茶饼粕蛋白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植物蛋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恭城势江吗?若是你到过,而没有喝到我们家乡的油茶,那可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打油茶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你到我们家乡作客,热情好客的乡亲们首先招待你的就是那香喷喷的油茶。油茶的种类繁多,有猪肉油茶、鸡蛋油茶,有猪肝油茶、苦笋(竹笋的一种)油茶,还有猪肠油茶、蘑菇油茶……真是举不胜  相似文献   

14.
柳州北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喝打油茶的习俗。通过对柳州茶文化、打油茶加工、饮食以及与民俗文化的关系等调研分析,提出打油茶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运用。第一,结合茶园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发观光茶园。第二,结合少数民族打油茶的饮食文化特色,开发建设适宜旅游景区运营的主题餐厅。第三,研究民间打油茶茶叶加工方法,优化加工工艺,开发适合旅游销售的工艺茶砖。第四,开发方便装打油茶产品,促进互联网销售。  相似文献   

15.
一日三餐     
俗话说:“丽江粑粑鹤庆酒,永胜油茶家家有。”永胜油茶又数三川油茶最好,最典型。我们三川人的早餐必须有油茶,喝油茶,吃饵块粑粑,饭团子,特别爽口,特别有风味。所以,我们这里早上遇到人,第一句就问“茶吃了没有?”意思是早饭吃了没有。说到油茶,那可讲究了。它要用专门的油茶罐,放一坨化油,一把米,在炭火上慢慢烤,待米烤得金黄了,再装上茶叶迅速搅拌,等茶叶泡起来,才沏上开水煮。头道茶像琥珀色,味道清香幽苦,那是要让老人先喝的,老人有茶瘾。我最爱罐底茶,因为油茶是越撇越稠,越撇越香的。头道茶撇了之后,就放进舂好的麻子,有的人家还把花…  相似文献   

16.
油茶作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全身是宝,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渴望回归自然,并对休闲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丰富的油茶资源为油茶文化与休闲旅游的结合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利用我国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条件,通过充分开发利用油茶各方面的独特价值,打造油茶文化品牌,开发油茶文化特色休闲旅游,延伸油茶产业链,从而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对促进我国油茶产业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了油茶的旅游开发价值,提出油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发展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发展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响应曲面优化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的茶粕中提取茶皂素工艺,建立以75%乙醇为提取剂的料液pH值、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和超声波功率等因素与茶皂素提取率间数学模型,据此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pH值8.0、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4h、液固比8:1和超声波功率80W,此时实际茶皂素提取率8.041%(n=5),与模型预测接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糠醛精制装置存在装置能耗高、精制油收率低、质量差、剂耗大、腐蚀严重等问题均与糠醛氧化、变质有关.该文通过分析糠醛氧化、变质的原因,提出了用N_2气提回收溶剂、原料气提脱气脱水、密封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打油茶”是我国西南地区山地民族的传统饮食习俗,经过长期地继承和发展,如今在湘桂黔边民族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油茶文化,并已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生态人类学为理论视角,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打油茶”不仅是环境适应的产物,还是社会交往的媒介,能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山地民族“与天地和”“与人和”等生态哲学理念。深入挖掘油茶文化的生态哲学智慧价值,将其同现代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相对接,这对于油茶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与生态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油茶作为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被广泛地种植于我国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及其南部地区,种植面积近5000万亩,是现代林业中重要的经济树种.但是我国油茶种植方式较为粗放,病虫害影响较为严重,地力衰退速度非常快,生态系统也较为脆弱,最终导致油茶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一直不高.本文就从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方面切入,分析了油茶病虫害的防控,阐述了油茶林高产结构优化技术,以供广大同行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