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艳舫 《考试周刊》2008,(49):43-43
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但学生"谈文色变",不是慨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感觉写作之物平淡乏味。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开生活之源,拓积累之流,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写作技巧、积累情感认识、积累感受。学生只有拥有了厚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生活阅历,熟练的写作技巧,丰盈的活水才能奔腾不息,一篇篇的上乘之作才能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相似文献   

2.
回顾近十年来的高考发展历程,高考考卷中涌现了较多具有个性化的高分或满分作文.高考个性化作文的蔚然之势是与教师的作文教学个性化、学生的追求"自主""真实""创新"的作文个性化写作实践以及高考作文命题和评改中所提供的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把"阅读"与"训练"作为两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的话,那么,我想"作文批改"则可以与前两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只有这三个环节都做好了,高考作文方能真正有备无患。要架起这样的桥梁,笔者认为还是应让"第三者"插足为好,这个"第三者"就是学生互改作文。因为学生互改作文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作文差不多占了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高考作文又是一种特殊的作文,选拔与竞争的性质决定了它必然要有严格的"比赛规则"。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或新材  相似文献   

5.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后话题作文取代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要写好此类作文必须重视审题立意。我根据指导学生备考作文的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后话题作文取代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要写好此类作文必须重视审题立意。我根据指导学生备考作文的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被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结构好、素材好、语言好"的"三好"作文是符合高考作文评分规则的考场优秀作文。高考作文要写得新颖别致,选材至关重要,而所谓的"新颖"对学生而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学生手中掌握的都是在平常习作中常见常用的"家常"素材,作文教学中就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好家常素材。可略写并排比连用,也可寻找这些寻常人物身上的"不一般"。"深用白热化素材",经过用心地加工改造,也可写出精品作文。还可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将这些材料精心地包装,巧妙地组合,也可使这些旧例具有一定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8.
无论怎么说,在现实情况下高考仍是中学教学的一根无形指挥棒。高考作文试题几乎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风向标。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都较好地关注了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及规律。但是也有少数省份的作文试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4月,高考作文进入全面复习阶段,无可回避的聚焦。一时间,从来踪到去路,都被掀了个遍。2007年,"回归"成为高考作文命题和审阅的关键词。事出有因。回顾以往的高考作文,我们会发其语言绮丽、调子低靡、内容空洞、主题苍白,众多作文如同容颜美丽的行尸走肉,经不起深究。"套版作文"成为众矢之的,但是问题并不在批判中结束。"回归"之决心自然坚毅,但"回归"之路途尚在探索。教育界永远不乏振聋发聩的声音,从"回归"到"重建",高考作文在善意的指引中摸索前行。这,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细心、耐心和实力。  相似文献   

10.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让学生作文充满诗意是实现作文"有文采"的途径之一。作文要有诗意:一是可让古今中外的诗歌融入文章,直接引用或化用;二是借鉴诗歌写法,营造诗般的意境。作文要达此境界,应有较深厚的诗歌积累,熟能生巧。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文走过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单概念→双概念)"的发展历程,2006年高考,语文三套全国卷均采用了一种新的作文题型,标志着作文命题形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高考研究者们所说的"题意作文"(也叫"新材料作文"或"后话题作文")。因为这种命题形式似曾相识,广大学生似懂非懂,因而有  相似文献   

12.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让学生作文充满诗意是实现作文"有文采"的途径之一.作文要有诗意一是可让古今中外的诗歌融入文章,直接引用或化用;二是借鉴诗歌写法,营造诗般的意境.作文要达此境界,应有较深厚的诗歌积累,熟能生巧.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全国高考作文都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并由此而推及中考作文也倾向这种形式。平心而论,话题作文比之以往的命题作文更具开放性,能给学生较自由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开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以后,虽有少数批评的声音,但总体来说是肯定的多。而肯定的原因,最主要的一点是认为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给予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而这两年我逐渐发现这“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给予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的评价是不真实的。应该说:近年来高考作文虽然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却是虚假的“开放”——有开放之名,无开放之实。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语文高考试卷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考场作文水平,是每一位高三语文教师的心头病。下面就学生作文常见的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实用的备考策略。一、审题不准确高考作文评卷将"符合题意"的要求摆在第一位,第一等级、第二等级要求"符合题意",而仅能把握材料、行文有所游离,或仅抓住材料中的枝节立意行文,或  相似文献   

16.
仲玉梅 《新高考》2010,(12):6-7
高三学生,谁不想高考作文能"一鸣惊人"?而平日作文备考的实情却是学生经常沉陷于作文素材的"汪洋",困惑于层出不穷的写作技法指导,考场上应急拼凑的又大多是"无素材、无中心、无思路、无文采"的平庸之作。那么,该如何利用高三有限的时间快速提高考场作文的得分呢?笔者认为,高三作文备考必须落实如下的几个"一"。一、积累能"多用"之"一材"作文素材不在多,而在精。试想,课堂上学了那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一个大板块,也是整个高考的"得分大户"。作文的语言,是考生相对稳定的一种能力,是高考作文评分最重要的标准,同时也是区分考生作文能力的最重要的依据。什么是亮点呢?高考作文中的亮点是指富有创意的超凡脱俗之点,出彩、出新的激动人心之点。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具备个性亮点呢?一、审题要准确首先审清楚是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8.
编者推荐辞:在高考中,作文占据了"半壁江山",高考作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前途、归宿,已越来越受到老师与学生的关注。本文作者以高考作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高考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诸如教师的观念保守陈旧、写作教学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成效等,并就高考考场作文提出了详细的应对策略,为我们加深对高考作文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高考作文写作能力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重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紧跟高考作文改革的步伐,努力提高作文教学实效,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立足课文范例""关注课堂专题训练""创新作文批改方式"三方面分析了如何训练学生思维才能让他们写出言之有物、有序、有文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潘明 《中学生阅读》2004,(11):40-41
明确训练意识,重视作文思维的发展。高考作文是考生思维外化和物化的产物。、思想深刻,见解新颖独特,是一篇好文章的本质特征;2004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也明确地把它列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重要的评分标准。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不少考生只注重追求文章形式上的创新,而往往忽视文章的思想性,导致作文思路零碎混乱,语言含糊不清,这是考场作文失分的根本原因。针对此种状况,高考作文复习必须在锤炼思想、提升考生的作文思维能力上狠下工夫。卓别林有一句话颇耐人寻味:“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学生作文的思维能力是完全可以训练的,也是可逐层发展的。现代学生视野开阔,涉猎丰富,感受敏锐,思维活跃,这是思维发展的良好潜质,如果我们在作文复习时克服盲目性、自由化,而重视作文思维的训练,讲求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就可逐步提升学生作文思维能力,让考生在考场上任意驰骋,挥洒自如,从而在高考中大获其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