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对烟台地区三所高等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从择业准备、择业心态、择业实力、职业价值观、择业消费和择业需求六个方面描述并分析了烟台地区大学生的择业状况,重点探讨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职业价值取向,揭示了当代大学生择业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首先在分析大学生择业的地域取向、职业定位和择业标准的基础上,得出当代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四个特点:注重自我发展、追求实惠、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就业期望值较高。然后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六个因素,提出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择业取向。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差异及提升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择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是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信心度和成熟度的反映.重视和尊重个体差异,提高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提升其择业信心,对于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增进职业效益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职业设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蓝图。章提供了职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步骤,并对大学生职业的设计和求职择业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客观分析,提出了影响大学生求职择业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二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情况;三是求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四是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5.
消除从众心理、自恃与自卑心理,正确认识自我,努力改造自我,务实人生,是大学生择业时首先应具备的心态。消除择业依赖心理,培养独立寻找职业及创业的意识,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起码表现。消除择业实惠心理和择业求成心理,注重长远发展,动机适中,积极进取,是呼院大学生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探讨大学生职业同一性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为其择业效能感的提升与职业同一性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心理依据.作者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和职业同一性问卷(VIS),对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在生源地、是否参加实践活动、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的职业同一性在性别、年级因素上显著差异;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同一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7.
论普通高校就业体验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不同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日前,对大学生进行的需求调查数据显示,择业需求已成为现阶段大学生需求的焦点和主要方面。面对新要求,普通高校应当尽快建立就业体验机制,以弥补普通高等教育在解决择业就业需求问题上措施乏力的状况,为个人兴趣、能力与职业的完美匹配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分配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走入误区,高校应抓住改革机遇,适时建立并调整大学生的职业需求体系,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平等竞争、优胜省汰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和人才市场的必然趋势。如何充分利用自己所享有的权利,选择好有利于事业成功的职业;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就成为大学毕业生关注的头等大事。本阐述了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大学毕业生顺利择业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关于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择业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是大学生在社会职业岗位上的初步定位。从大学生择业观的内在结构分析,大学生的择业意向主要由择业理想和择业动机决定,它的直接反...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是政府、社会与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广州几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对调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应构建从小学到大学纵向的职业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政府也应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  相似文献   

12.
刘晓刚 《高教论坛》2005,(2):132-134
本文从专业的知识构成、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的角度,阐述如何建立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适应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Using data from three longitudinal surveys of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I show that vocational courses helped non-college-bound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work life more successfully. A comparison of the returns to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course work for non-college-bound students who graduated in 1972, 1980 and 1992 finds that the short and medium term payoffs to vocational courses rose substantially between 1972 and 1980 and remained high in 1992. Holding a host of variables constant, academic course work had much smaller labour market payoffs than vocational course work. These findings contradict the often repeated claim that employers now seek workers with a good general education and are happy to teach the occupation specific skills necessary to do the job.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do not plan to attend college full-time would be well advised to start studying a well paying occupation before they complete high school. [JEL: I20, J23, J24]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专科学校就业指导体系主要是按照“就业中心+系毕业班辅导员”模式建设的。在这种模式里,学校就业中心与各系毕业班辅导员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各有侧重。学校就业中心负责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与咨询等服务,而各系毕业班辅导员则主要为毕业生提供辅导和咨询。但从目前用人单位和学生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来看,这种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应届毕业大学生对四年大学生活的满意度,通过分析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教师上课效果的认可度,对就读大学的情感归属度,对大学未来发展的期望度,以及对职业素质认知度等五个角度,有效解读了高校服务型管理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围绕"学生的满意度和高等教育质量有机结合,大学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有机结合,美好的办学理想同有效的办学载体有机结合"三个结合,提出了服务型高校管理模式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建立系统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素质,是改善职业教育服装专业现状的基础。确定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是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持续扩大招生的情况下 ,研究生培养质量出现明显的下滑。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思想动态 ,就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范围内搜集了相关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研究生生物技术教学课程体系的有关资料,从课程设置、总学时数、实验学时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各高校对生物技术教学非常重视,但高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这使得本科与硕士学习内容之间的衔接存在困难,因此,硕士阶段在生物技术课程的设置上,理论课和实验课都应多开设选修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9.
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边缘化身份,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奔波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恶劣的务工环境,多为初中的起点水平,造成其接受职业教育的困境。从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出发,考察其务工前、中、后期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以远程教育为基础,整合电大、职业院校、企业培训等多种资源,形成适合其生命历程的职教体系;建立起针对其生命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网站,让其明确未来发展路径;营造出城乡社区中高级双层职教网络环境,将职教资源送入工棚及其家中,才能精准地满足其生命历程中各阶段的职教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戴向芸 《高教论坛》2014,(12):126-129
开展高职生职业法律素质教育是提高高职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职业法律素质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建构高职生职业法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形成基础性法律课程、专业性法律课程和专门性法律课程结合的多层次的职业法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