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洪福 《华章》2007,(12):86-86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并非亦步亦趋,社会意识或超前于社会存在或落后于社会存在.共产主义思想作为一种超前的社会意识已存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并成为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支柱.共产主义思想的超前性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付诸实施需要共产主义思想作指导.共产主义思想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是鼓舞人民和推动革命与建设事业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学文科》2007,(5):31-39
[考点学练](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教导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享乐主义"属于社会意识层面,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享乐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意识,它阻碍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坚决抵制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前提下,还肯定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消极的、简单的,社会意识作为不同于社会存在的领域,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认识两个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把一切社会现象分为两个基本部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怎么发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有没有中介?本文就所提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确划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这是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基本前提。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现实生产过程、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 ,而社会意识则包括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等社会意识形式及由政治和法律设施所构成的实体性上层建筑。本文对目前理论界某些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错误理解进行了批驳  相似文献   

8.
军队院校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立足“打得赢”、“不变质” ,确保建设高水平军事院校的正确方向 ,确保实现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确保院校的正确方向和实现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如何搞好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两个“确保” ?本文试从哲学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正确认识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1.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正确认识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  相似文献   

9.
正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例1.(2014年高考海南卷18)"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1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2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3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4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A.12 B.13 C.24 D.34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  相似文献   

10.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理。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形势下,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意识的结构和层次的学说,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根源;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思想形式。法制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范畴,主要是指人们关干法律制度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强化领导干部法制意识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法律意识、实现依法治国、建设高度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2.
就社会历史观的意义而言,任何意识都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功能也就是意识的社会功能。社会意识的功能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社会存在,维护或批判现实,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以及社会意识的创新功能。一、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之首要的和基本的功能。反映是认识的本质和基础。凭借这种反映,人类社会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人们才能作为自觉的主体进行活动,发挥社会意识的其他诸功能。我们可以把反映社会存在称为社  相似文献   

13.
一、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智慧挖掘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这个观点为我们认识一个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我们知道,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不能仅停留在外表,也要深入到包括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意识本质中,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本质是事物内部必然的规律关系:现在,有些人把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本质完全等同起来,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社会意识的本质的全部内容,其根本原因在没有弄清本质的真正哲理。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唯物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 第一,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伴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新的历史条件要求有新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红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我们以此为据认为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基本范畴:这对范畴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比是属于低层次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指导下,认真考察这一对范畴,特别是生活方式,才能丰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对范畴,从而增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在通行的哲学著述和教科书里,都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归结为:(1)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2)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形式内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几个方面。然后另辟一目,追加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把它说成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的、突出的表现。本文认为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只表现在:(1)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2)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一致性两个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不算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更谈不上它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了。现拟就这一问题提出粗浅看法,望指正。  相似文献   

18.
考点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方法论:既要做到一切从客观存在出发,又要重视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特别要重视正确的社会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热点点拨:2009年12月8日新华网报道,站在2009年年末回望这一年,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课程标准》要求“识记”二者的含义。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原文,指出“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此外,教材还点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所包括的内容。讲课时的困难在于,不讲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