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锰渣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污染环境,大量堆放或填埋是当前处理锰渣的主要方式。以黄土为对比实验,通过对锰渣在500~700℃间预烧,研究预烧后的锰渣在1040~1100℃烧结温度下的烧结特性。结果表明,随预烧温度和烧结温度的升高,锰渣坯块的烧失率增加,吸水率、气孔率急剧减小,而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增大,这与超过1080℃时熔融液相的出现有关。经650~700℃预烧后的样品在1060~1080℃温度下烧结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其密度可达1.77~1.85 g/cm~3,抗折强度可达24.8~33.3 MPa,完全可用来制作建筑材料领域中的轻质烧结砖,或者作为相关建筑材料的辅助原料。  相似文献   

2.
《商洛学院学报》2015,(6):37-40
以商洛市丹凤县梁水沟铁尾矿为主要原料来制备微晶玻璃,通过测试样品的XRD图谱、密度、莫氏硬度、抗压强度和耐腐蚀性能,来分析不同烧结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试样的密度、莫氏硬度及抗压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失重率先减小后增大。在1150℃烧结时,各项性能均最好,密度为2.84 g·cm(-3),莫氏硬度为5.5-6.5,抗压强度达132.25 MPa,酸性失重率为0.016%,碱性失重率为0.121%。因此,为了获得较好的性能,此类尾矿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150℃。  相似文献   

3.
以ZnO、Al2O3粉体为原料,采用常压烧结方法制备高导电性Al:ZnO(AZO)陶瓷靶材,并系统研究了不同的成型压力、烧结工艺及其烧结温度对靶材电学特性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压力的大小对于ZAO靶材本身的密度、成品率及最后烧结的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成型压力为14Mpa时,靶材的电阻率最小,为0.35Ωcm。烧结温度的选择也是制备靶材的关键,为了避免靶材出现断层、上表面壳曲、微裂纹甚至开裂现象,要采用缓慢升温,长时间保温与缓慢降温的方法。实验表明,在1250℃时,AZO靶材表面平整致密,基本上达到了陶瓷靶材的烧结终点。  相似文献   

4.
以氢氧化钙和磷酸为原料,通过酸碱中和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考察了粉体的烧结性能,并用XRD、FTIR、TEM和SEM等手段对粉体及烧结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结晶态的羟基磷灰石,颗粒呈片状,颗粒的尺寸为50-80nm;制得的羟基磷灰石粉体于600预煅烧,180MPa压力等静压成型,于1150℃下烧结2h,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可以达到98.6%,羟基磷灰石烧结体中颗粒为片状颗粒,颗粒尺寸为150-200nm.  相似文献   

5.
选用纯钨粉和纯铝粉通过实验方法探讨铝对钨的活化烧结行为,采用高真空钽加热炉进行烧结,应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样品组织形貌,并用洛氏硬度计和水静法等方法测试、分析了样品的硬度和密度等性能。结果表明,A l的加入使钨的烧结过程由固相烧结转为液相烧结,从而起到活化烧结作用;相同成分下,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烧结体的致密度、硬度提高;相同烧结工艺,随着含铝量的增加,烧结体的致密度降低、硬度提高。相比较而言,最佳的烧结工艺应选择在真空中以1 600℃烧结0.5h,最佳的成分应选择钨中掺杂0.99%的铝元素。  相似文献   

6.
以氢化-脱氢(HDH)钛粉为原料,采用不同压坯压力和烧结温度,对常规烧结和微波烧结做了对比研究,实验表明:压坯压力在170MPa以上可获得较好烧结性能,微波烧结相对常规烧结可获得均匀的烧结组织,较好的烧结致密度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7.
氮化硅对石英陶瓷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氮化硅加入物对石英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硅有助于石英陶瓷的烧结,而对烧结温度无影响。在1150℃-1200℃的温度范围内,添加0.5-1.5%的氮化硅不会引导石英玻璃的析晶。烧成在1150℃-1200℃温度范围内,石英陶瓷的强度、体积密度随氮化硅的添加量增大和烧结温度提高而增大,而石英陶瓷的显气孔率随氮化硅添加量的增大和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准同型相界处的0.68Pb(Mg1/3Nb2/3)O3-0.32PbTiO3陶瓷,探索了其最佳预烧温度,并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的陶瓷样品的微观形貌、致密度、铁电、压电性能.结果表明,样品的致密度和剩余极化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升高,矫顽电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烧结温度对样品的压电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1 200℃烧结的样品具有非常良好的压电性能:压电常数d33~560 pC/N,厚度振动机电耦合系数kt~54.0%,径向振动机电耦合系数kp~30.4%.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稻壳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研究不同的配比、不同的成型温度、不同的成型压力对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影响,综合评定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灰熔融性、焦渣特性、成型密度和外观品质。实验结果表明:75﹪玉米秸秆和25﹪水稻稻壳的配比,在32MPa的成型压力、180℃的成型温度条件下压缩成型的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准同型相界处的0.68Pb(Mg1/3Nb2/3)O3-0.32PbTiO3陶瓷,探索了其最佳预烧温度,并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的陶瓷样品的微观形貌、致密度、铁电、压电性能.结果表明,样品的致密度和剩余极化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升高,矫顽电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烧结温度对样品的压电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1 200℃烧结的样品具有非常良好的压电性能:压电常数d33~560 pC/N,厚度振动机电耦合系数kt~54.0%,径向振动机电耦合系数kp~30.4%.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2种分别由6根管子组成的不同管束排列在沸腾室中.实验以去离子水为介质,研究了常压及低于大气压下压力对光滑管束和烧结表面多孔管束核池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下这2种管束的沸腾传热系数与在常压条件下一样随着压力值的升高而增大.在相同的操作参数条件下,与光滑管相比较,当压力值在10~100kPa之间变化时,烧结表面多孔管的传热系数提高了0.2~4倍.此外,实验数据还表明在真空条件下烧结表面多孔管及光滑管均存在管束效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制样品的“预压力的影响实验”和“泵浦热和冲击力的影响实验”,测试了预压力和泵浦热对超小型泵浦激光器铟组件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压力作用下,结构组件的粗糙峰嵌入铟组件表面增大其静摩擦力,进行功率-电流-温度性能测试的样品该现象更明显;泵浦热作用引起铟组件与泵浦晶体之间发生了部分粘着现象增大其静摩擦力;2.5m冲击实验后的功率—电流-温度性能测试的泵浦热引起铟组件发生动态再回复,对受冲击力而引起的粗糙峰嵌入铟组件表面行为起固化作用,增大其静摩擦力,提升泵浦晶体抗冲击性能,提升铟组件超小型泵浦固体连续激光器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力学的方法分析了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的反应.计算了温度、压力对反应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表明CO2的平衡转化率随着反应温度、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即便在高压和较高的温度下,也很难实现CO2加H2向甲酸的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14.
以R134a为工质,对立式螺旋管内过冷沸腾起始点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参数范围为:压力450~850kPa,入口过冷度4. 7~15. 0℃,热流密度0. 11~8. 9 kW/m~2,质量流量218. 2 to 443. 7 kg/(m~2·s).对立式螺旋管内过冷沸腾起始点的热流密度、过热度和温度下降幅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质量流量、系统压力、入口过冷度和螺旋管几何参数对过冷沸腾起始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冷沸腾起始点的热流密度和过热度随着质量流量和入口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随着系统压力和螺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螺旋节距对过冷沸腾起始点的热流密度和过热度的影响很小.基于实验数据提出了螺旋管内过冷沸腾起始点热流密度的关联式,且该关联式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商洛学院学报》2015,(6):41-44
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材料,利用尾矿制备微晶玻璃可以使工业矿渣得到有效利用。以Cr_2O_3为晶核剂,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铜尾矿制备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并对试样的密度、莫氏硬度、抗压强度以及耐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烧结后试样的密度、抗压强度、以及莫氏硬度的变化趋势都是随着温度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试样的耐酸碱性随着烧结温度的上升,也先增大后减小,当烧结温度为1100℃时,各项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6.
在粉末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技术工艺中,激光功率及扫描速度对成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不同激光功率及扫描速度下烧结出的金属制件,测量其体积变化,从而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值.  相似文献   

17.
我厂有小断面一次码烧隧道窑两条,烧结全内燃煤矸石砖,在烧结过程中,由于部分工人技术水平较低,对炉前温度和间隔时间掌握不好,致使焙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坯体开裂、倒窑、各带位置不能相对稳定,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竹炭-有机复合吸附剂对Cu~(2+)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竹炭及其改性体粒径、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及铜离子(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u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及其改性体对Cu2+吸附率随粒径减小而增大,用量增加而增大;Cu2+初始浓度增大,吸附率减小;对Cu2+吸附平衡约2h;最佳吸附温度为20—40℃,pH为3—4。改性体2效果最佳,30—50目粒径时去除率达99%以上,当溶液浓度为1.26g/L时,其比吸附量最大,为95.8mg/g。  相似文献   

19.
模塑成型的复合固化中,采用了三个方案复合出几种试样,并对试样的成型温度,成型压力的确定给予了探讨,同时分析了成型压力与成型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成型温度的确定决定于成型压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第一性原理超软赝势平面波的方法,对氟化钙晶体在0~300GPa范围内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了弹性常量、体弹性模量和德拜温度.发现随着压强的增大,晶格参数减小,原胞体积减小,体弹性模量增大,德拜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