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明歌 《传媒》2016,(6):87-88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儿童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进行融合。从现实角度来看,当前儿童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的融合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困境,即:本土动画片的产量不能满足儿童电视频道发展的需求;受众群体细分不精准,导致融合内容单一;缺乏完善的配套机制。基于此,要推动儿童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的融合,必须优化政府支持策略,化解本土动漫产量不足的困境;仔细划分受众群体,实现精准传播;完善儿童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融合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动浸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是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对于我国的动漫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着启发性的影响。本文从两个问题切入,对日本动漫产业进行分析和研充:1日本的动漫产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其原因是什么。2动漫产业对于日本社会、中国社会以及中国动漫产业带来的影响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3.
黄丹红 《传媒》2016,(13):54-55
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年均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日元,在全球播出的动漫片中,有超过60%是由日本制作,动漫产业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球市场上,日本动漫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传播,相关动漫俱乐部种类繁多、遍及全世界.日本动漫产业在格局上以动漫电影公司为主导,融入中小型动漫公司的多元化创作机制,实现电影动漫、电视动漫、网络动漫等多种传播渠道的相互补充与促进,以动漫产业发展、动漫产业模式转型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可以说,日本动漫海外传播具有非常强的典型性,日本政府给予了全面支持并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而动漫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也是我国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领域之一.因此,研究日本动漫海外传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动漫产业的革新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日本动漫产业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大国日本已抛出"动漫外交"作为本国对外宣传的手段,而我国的动漫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也在积极地发展动漫产业,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提出5~10年时间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如何借鉴日本的经验?有哪些因素制约着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呢?  相似文献   

5.
产业在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一直是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日本动漫的发展也不例外.1985年至1995年是日本经济萧条"失落的十年",受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恶性事件的影响,日本动漫产业面临严重的危机,然而危机却孕育着希望.在此格局中,日本动漫产业发生蜕变并迎来的动画"战国时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本动漫专家中野晴行在其"十年磨一剑"的((动漫创意产业论>中曾预言,日本漫画产业将在2007年前后出现危机.事实证明,他的预言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准确的,并非耸人听闻.  相似文献   

7.
侯洪  徐盟 《当代传播》2013,(4):64-66
近年来,中国动漫的国际传播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开始引人注目。中国动漫与世界动漫在产品、技术、项目、人才、版权等层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同时正在推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面对这一良好发展态势,本文在全面考察中国动漫的国际传播现状之后,着重探讨其国际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日本动漫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常庆 《传媒》2011,(4):34-38
日本是世界上动漫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动漫产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动漫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关系。日本重视动漫人才的培养,政府在有关发展动漫产  相似文献   

9.
程禹 《传媒》2014,(6):66-67
正我国动漫产业基地发展至今,尽管在集群化发展战略上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但是从客观角度讲,还存在着各动漫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关系弱、人员专业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产业集中度偏低等明显的弱势,这使得我国动漫产业集群依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动漫产业基地内的大多数动漫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仍处于"微笑曲线"中部,其集群化生存、发展模式将受其日益下降的利润所威胁。因而高附加值发展方式将成为动漫产业未来发展模式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孙霁 《今传媒》2013,(10):146-147
"萌"这个几年前只有日本动漫迷才会了解的词汇,如今却成为了日常用语,从娱乐明星,到政府微博,再到电影电视剧,"卖萌"行为无处不在。近来"萌文化"已从青少年群体走向公众视线,从虚拟世界扩展到了日常生活,日益成为了传播广泛的大众文化。本文将从个人心理,文化产业,大众媒介的娱乐化以及政府角色转换等角度,对这一变化过程加以分析,探讨其流行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西部地区发展动漫产业的机遇 “动漫”是漫画(cartoon)和动画(animation)的合称。虽然动漫问世至今不过100余年的历史,但已发展成为全球一大支柱产业。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动漫生产国,动漫及其衍生产品的年产值高达50多亿美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第六位。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动漫产业国,2002年日本动漫产业市场规模达2万亿日元,超过汽车产业,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马春花  方亭 《传媒》2016,(4):61-63
动漫是日本文化工业的核心产业,是其文化全球输出的重要内容.得益于网络的发展,日本动漫十几年来在中国日益盛行,形成了以动画、漫画、游戏为主的ACG文化圈,衍生出轻小说、声控、配音等小众群体.其间,散布网络的民间字幕组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与动漫强国相比,我国原创动漫产业发展仍处在弱势地位,在竞争白热化的国际市场还需继续付出更多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霍尔模式",文化产品的意义是由受众解码的,故而在动漫产业的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前必须了解海外受众需求,明确目标市场定位,确保产品创作与营销适应海外受众的文化需求和兴趣,以获得文化传播与市场效益的双重胜利。时至今日,如何对我国动漫产业的海外受众进行培育以实现国产动漫大繁荣、大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一、我国动漫的海外受众培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无论是从传播理论还是产业发展的角度,中国  相似文献   

14.
《动漫创意产业论》的最大特点莫过于"以史为鉴",对日本动漫业从诞生到现在做了一个既有宏观框架又有具体论据的史实与理论的双重梳理。  相似文献   

15.
杨雯 《新闻世界》2013,(9):242-243
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播放的动画作品中有60%来自日本,而热血动漫又是涵盖了大多动漫类型的一种分类。其中,热血动漫片头作为作品的开篇,其制作效果必然会对一部动漫的吸引力和发行产生影响。本文以多部热血型动漫片头画面为文本,从符号学的角度,就所选文本中的代表性模式化“符号”进行分析,并从符号学角度对于部分特别画面构图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6.
日本动漫产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动漫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产业体系和巨大的产业规模,不仅对日本国内的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影响很大,在国际动漫市场上也拥有极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以日本动漫产业及产业链的关系、日本动漫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产业规模、日本动漫产业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等为中心,探讨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猛.2005年,全国动画片产量已达到4万多分钟,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是前5年年均产量的2倍.面对国内动漫产业的迅速升温,不少出版社踌躇满志,积极寻找机会介入,力图从中分一杯羹.但是,动漫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不少出版社在市场面前却有点举棋不定.出版社如何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动漫产业盈利模式?当大家都纷纷上马动漫产品的设计、开发时,我们是否可以另辟蹊径?为动漫教育服务就不失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8.
黎海滨  吴量 《新闻前哨》2012,(11):91-94
将热门动漫作品中的部分元素提炼出来,进行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在世界第一动漫大国日本,这是动漫产业最主要的盈利模式。通过衍生品,动漫产业做到了对多重领域的占领。它从文本出发,却不复归于文本,其衍生产品遍及生活的每一个具体层面:服饰、玩具、电影、旅游、家庭装饰、文化用品等。在另一个动漫产业大国美国,由动漫作品衍生出来的品牌服装、系列玩具,其产值和社  相似文献   

19.
张璐 《新闻爱好者》2012,(19):10-11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产业类型,其经济价值同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美国、日本等动漫产业大国在输出其动漫产品的同时,更多地输出的是本国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体系,这给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通过对比中日动漫作品中的民族文化表达,回顾中国动漫发展史,得出中国动漫的未来发展之路应回归民族文化,构筑中国动漫核心内涵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降临,中国动漫产业面临转型的挑战.文章简述了中国动漫及连环画的发展历程,通过与日本动漫产业发展进行对比,对中国发展动漫产业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从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实现动漫产业与游戏产业互通发展、网络小说动漫化,以及建立有效的版权保护机制和盈利模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动漫产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