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勤 《老年教育》2006,(10):28-28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子女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子女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产生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有些子女看到父母老了,病也多了,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反而还给自己带来许多经济、生活上的负担,进而嫌弃老人。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开始攀比着买生日礼物,攀比着穿品牌衣服,攀比着吃喝玩乐。甚至有些学生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去攀比,异化了他们的思想,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也给校园生活中涂抹了一道不和谐的音符。一、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表现1.比物质。比新书包、比新衣服、比谁家的房子大、比谁家生活条件好、比谁的家长给的零花钱多、比谁会炫耀、比谁花钱大方、比谁经常吃零食等。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2014,(6):26-26
妈妈强势儿懦弱 英国诗人艾克略曾说:“妈妈和子女的关系,是月亮和星星,树苗和土壤之间的亲和力。”母亲的形象通常是任劳任怨的“慈母”,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中母亲过于强势,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历史上的武则天是个强悍的女性,自己称了帝,几个儿子却一个比一个懦弱、平庸。  相似文献   

4.
不同家庭收入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家庭收入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得知:家庭收入在千元以上大学生和家庭收入在千元以下的大学生在自负、怯懦、攀比和依赖心理方面存在着差异,家庭收入在千元以上的大学生存在着较强的自负心理、怯懦心理、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2007,(9X):18-19
妈妈的烦恼:5岁的女儿不肯上幼儿园,因为同学有小汽车送,她没有。平时和小朋友玩时,也爱“比”,比衣着,比玩具,比图书,春游时还要比零食……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攀比,我该怎样教育她? 主持。所谓攀比心理,是刻意将自己在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攀比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代孩子中,比如对物质条件,父母的社会地位的攀比,等等,这种现象常令父母不知所措。本期,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孙宏艳 《家庭教育》2010,(10):36-37
最近班里的同学特别爱攀比。三年级的悦悦每天放学回来都会告诉妈妈,今天班级里谁穿了漂亮的连衣裙而自己却没有,今天班级里谁买了漂亮的发饰。有时说着说着还会掉下眼泪来,说她自己的衣服不好看,没有漂亮的发卡等。同学之间,经常要比谁家里有钱。尤其是过生日的时候,看谁最气派,花钱最多,请的朋友最多,去的饭店最好。新年的时候,大家就比谁收到的贺卡最多。  相似文献   

7.
quanquaner@163.com问:我的女儿快5岁了,今天出门散步前在房间里折腾了好半天,说要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我不帮她,她还说“臭妈妈,我就要弄,我就要自己弄”。问她为什么要更漂亮,她就说要和其他小朋友比。我告诉她不要比这个,她就开始哭闹。请问,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才好?
  答:攀比在孩子之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攀比并不一定都是负面情绪使然,它也隐含着竞争和好胜的心理,如果能正确加以利用,就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把孩子的攀比心理转移到学习、才能和意志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笑林     
《家长》2003,(4)
谁来参加老师:“星期五晚上的家长会,我希望每个同学的家长都来参加。”学生:“老师,叫爸爸来,还是叫妈妈来?”老师:“这没规定,反正你们家谁说话最有威信,就叫谁来。”学生:“那只好我自己来了。”?(供稿李平)爱太多了儿子考试不及格,爸爸打了他。心平气和之后,爸爸说:“孩子,爸爸处罚你,是因为爱你。你难道没有听人说过‘打是亲,骂是爱’吗?”儿子含着泪点了点头说:“这我知道,爸爸,但是,我不应该得到这么多的爱!”?(供稿张艺生)老师:“小明,请你回答,作为一个学生,从小就要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这是为什…  相似文献   

9.
数学王国里的3个小孩,一个是直线爱比(AB),一个是射线西的(CD),再一个是线段依埃夫(EF),总爱在一起争论谁的本领大,谁的优点多.爱比首先说:“我的个儿最高,我没端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想要多长就有多长,随心所欲,而你俩则不能.”西的不服气地接着说:“那不一定谁高谁低呢!我只有一个端点,虽不能向两方延伸,但也可以向一方无限伸长,因此,同样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依埃夫反驳道:“你俩是吹牛大王,你们的身高是根本无法度量和比较的.那么,谁又承认你们的身高呢?而我则脚踏实地,是多高就多高,是能…  相似文献   

10.
林鸿杰 《师道》2006,(10):41-41
据报载,一位正在上中学的儿子要去网吧玩游戏.因为父亲追上去责骂他,儿子便当街连连出拳殴打父亲。还边打边叫:“你骂一句,我打一拳。”这种对父母不孝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少见。例如:有的孩子在家里颐指气使.横行霸道;有的仅仅因为父母批评几句就离家出走:有的因不满父母阻止自己早恋就置父母于死地……这些触目惊心而且频频发生的事例让许多曾经为子女付出过千辛万苦的父母感到震惊、尴尬和寒心.也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1.
学生进入初中,经常听一些家长会说:“我儿子念小学时,成绩不是九十几分就是八十几分,可一到初中就怎么了?”作为初中老师谁绝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而造成这样的现象也并非某一个方面的原因。纵观整个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2.
冼永贵 《家长》2013,(5):17-17
孩子之间的互相攀比不一定是坏事,但关键在于他们在比什么、他们该比什么,这需要家长正确引导。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对我说:"爸爸,给我买个带拉杆的书包吧。"我说:"你的书包不是上学期刚买的吗?为什么又要买新书包?"儿子说:"我们班  相似文献   

13.
遗产     
最近,有两个关于遗产的故事在我们这里传得很热闹。一个是现代版的真实故事:一位姓孙的老人,生前历尽千辛万苦创下了上百万的家产,来不及享受,老人生命便到了尽头。临终前,老人在病榻前召来三个儿子,将三张金额完全一样的银行存折交给三个儿子,原来老人早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换成了数字,为的是能均分给三个儿子。然而,老人仍没料到的是,未等老人眼睛闭上,三个儿子之间便明枪暗箭地展开了一场抢夺对方那一份遗产的战斗。大儿子说,父亲的这笔遗产中也有他的汗水和心血,他不应该与弟弟们一样多,二儿子和三儿子说,大哥早就享受了家产的一部分,也不…  相似文献   

14.
寻找     
《中学生电脑》2008,(7):15-15
人物:老人、儿子、一个知己、半个知己、半个朋友 (老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儿子走到他的床头.老人拉过儿子的手,艰难地说:“孩子,我活不了多久了。”)  相似文献   

15.
人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或许还可以这样说:快乐的老人都是一样的,不快乐的老人各有各的不快乐。有些老人不快乐,并非缺吃少穿,也不是儿女不孝,而是放着清福不享,仍然劳心费力,给自己增加负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管理中构建和谐的心理时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管理中,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人曾沿用过去那种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方法,结果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显得力不从心。有人曾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大搞物质刺激,滥发奖金,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反而引起了教师之间的攀比心理。  相似文献   

17.
潘云军 《职教论坛》2003,(22):53-53
近年来,社会上许多不良风气已经污染到了职高校园之中。一些学生在校园中不比成绩比穿着、不比节俭比花钱,不将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谈情说爱上,出现了恋爱“攀比”现象。笔者在一次高职学生恋爱现象的调查中发现,有19%的学生认为职高学生存在着恋爱“攀比”心理。具体表现在:比有无恋人,更比恋人的身高、相貌、才学、金钱等。这一恋爱“攀比”现象,已严重危害到校园这个学习场所,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恋爱“攀比”心理产生的原因1.情窦初开,缺乏正确的恋爱观。职高学生身心趋向成熟,情绪易于冲动,思想容易失之偏颇,极易…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我带8岁的儿子去公园游玩,儿子非要划船不可。那天风略大,我故意让船逆风而行,儿子划桨,吃奶的劲都用上了,船才慢行几步,一会儿他气力大减,船退行反而比划船快。儿子问其原因,我便因势利导:‘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后,我们俩人边摇浆边把这句名言当号子喊,在开心的游玩中,儿子理解并牢记了这句名言……”品读着这则小故事,我骤然想起了中小学德育。  相似文献   

19.
总是六个     
刘奶奶家门前有一个晒谷坪,又宽又大,张帆他们经常来这儿踢球。刘奶奶六十多岁,唯一的儿子前年生病去世了,剩下两个孙子,都有了自己的安乐窝。他们嫌弃老人,谁也不肯同老人在一起生活。刘奶奶只好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养着那六只母鸡度日。左邻右舍见她年老力衰,纷纷提出要帮她干些活。刘奶奶不愿麻烦人,都一一谢绝了。有人抢着替她做点事,她也坚决不肯,有事也说没事。好倔强的老太婆!没办法,张帆他们就打着踢球的幌子来“盯梢”刘奶奶,脚下的球在滚动,眼睛却瞅着刘奶奶家的门,只要一见她想干什么活,比如提水啦扫地啦什么的…  相似文献   

20.
《论语·学而》载“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政於父之道,可谓孝矣”,传统的解释认为孔子强调一种愚孝,子女对父母的一种绝对服从。这是一种误解。正确的解释应为:父(母)活着,观看儿子的心意知道他孝还是不孝;父(母)去世了,观看他的行动,在三年服丧期间是否改变了对父(母)的惦念和哀戚之情,就可以知道他孝与不孝。孔子强调的只是对父母的心意和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