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於民族主义第一讲,有言曰:“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又曰:“何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呢?因三民主义,係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適存於世界”。故民族。民权。民生实为促进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之手段,而救国之真正目的,在使中国永久適存於世  相似文献   

2.
施复亮是国共合作实现之前较早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可以说,他从1922年成为跨党党员起就开始接纳三民主义。孙中山逝世后,他开始涉足对三民主义的宣传。国民革命失败后,由于对革命前景的判断失误.他选择留在国民党继续奋斗。从此,他以大量的精力研究三民主义并形成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施复亮“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复活“革命的国民党”为中心内容,以挽救中国革命为最高宗旨,寄托着施复亮探求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的全部希望。  相似文献   

3.
民权主义(即民主主义)、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卿“社会主义”)构成了孙中山著名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占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它是改变中国旧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建立新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纲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孙中山在世界各国民义政治、学说包括苏俄的“人民独裁”学说的影响下,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君主专制政治和民主共和政治包括苏维埃共和政治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实践进行了自己的研究和总结而逐步提出来的。民权主义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军事独裁,…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思想和政治业绩在晚年达到了光辉灿烂的顶点,这就是“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因此,科学地考察孙中山晚年思想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不但对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三民主义为孙中山革命思想之集中表述。民族主义为历史之遗留,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为时代之进化。二者之间,孰为孙中山思考革命问题的源点?三民主义之间,又为何等关系?笔者的研究表明,孙中山思考革命问题虽立足于中国之现实处境,但其视野已及于世界。从世界文明发展及时代进化角度思考中国革命问题,正是孙中山革命思想迥异于前人之处。民族主义或许为孙中山革命思想之源点,但绝非终点。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谱写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新篇章.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是他完整的、系统的革命思想体系的起点,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只有理解了它,才有可能把握孙中山思想如何从爱国主义到旧三民主义,再向新三民主义发展的脉络,从而展示出孙中山思想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图景.  相似文献   

7.
在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①他的三民主义,之所以“适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关键在于他的民族主义发展到带有国际主义倾向.我们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孙中山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孙中山民族主义中的国际主义倾向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呢? 笔者认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产生之际,即是他的国际主义倾向形成之时.列宁主义认为:只有当被压迫民族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民族主义中具有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结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革命先行孙中山思想发展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顺应历史潮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与时俱进。他的思想经历了从改良主义到革命民主主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两次重要的转变。特别是第二次转变,集中地体现在对三民主义的“真释”上。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们缅怀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撰文阐发关于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以纪念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一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家,他的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不断前进。他在《建国方略》中说:“夫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则断无不成者也,  相似文献   

10.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19世纪末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革命政纲。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体系。辛亥革命前,三民主义经历了一个由民族而民权而民生的发展过程。辛亥革命后,三民主义又经历了一个由民生而民权而民族的恢复和发展过程。此间它不断增添了一些新的思想成分。当中国的旧民主革命在五四运动后转变为新民主革命时,孙中山得到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在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样,他的三民主义就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曾面临过两次主义选择,在民主主义和改良主义之间、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他最终都选择了民主主义。三民主义是其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以三民主义为纲领组建革命政党,领导了挽救近代中国危局的革命。思想动因、思想指向和思想追求是探寻孙中山选择民主主义思想脉络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2.
周毓英是1930年代中国法西斯主义思潮中的关键人物,他创办《社会主义月刊》鼓吹法西斯主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在其法西斯主义宣传中强调“阶级协力”和“社会主义”,主张专制独裁;他通过所谓“阶级协力”的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否定共产主义阶级革命学说,打通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关系.周毓英“阶级协力”的社会主义观,集中袭用了社会主义思想系统中反对阶级斗争者的观念,积极迎合了国民党“清党”反共后当政者反对阶级斗争、追求专制独裁却又不敢公然反对三民主义为社会主义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他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旗帜。而民族主义又是三民主义的灵魂。本文仅就民族主义的渊源和演进过程、孙中山提出“革命排满”和“民族自决自治”的是非以及民族主义的现代意义几个方面,做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的三民主义,之所以“适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关键在于他的民族主义发展到带有国际主义倾向。我们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孙中山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孙中山民族主义中的国际主义倾向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呢?笔者认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产生之际,即是他的国际主必倾向形成之时。列宁主义认为:只有当被压迫民族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民族主义中具有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结盟三个原则时,他的民族主义才具有国际主必倾向。以国际主义倾向的三个原则为尺度,孙中山民族  相似文献   

15.
《三民主义》系列演讲是孙中山思想的结晶,其近代化思想亦包含其中。孙中山在演讲中对中国近代化的前提、核心和最终目标等作了全面具体的阐述。另外,他的“毕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于一役”、试图融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则是其设想的中国近代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6.
“五权宪法”学说是孙中山政治学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他民权主义理论在国家政体问题上的表现。被他称之为“立宪政体之精义”,也是他一生追求的建立一个“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的理想所在.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曾打算把“五权宪法”同三民主义一起作为党纲,作为“建设国家的基础”。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是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揉合以中国古代考试、弹劾制度的精华而独创的五权分立制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孙中山为了宣传革命主义,汇集革命同志,创建革命团体,筹划武装起义,数度奔走于欧美之间,也悉心考察了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对于西方各国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他一方面加以赞赏,认为“三权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思想由改良而向革命,在政治生涯的起始阶段,他的美国观对他影响不大。而宋耀如受到美国文化的十年影响。在孙中山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宋耀如的美国观有直接影响。孙中山在转向革命共和之后,提出三民主义,并把三民主义与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结合起来,作为革命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18.
艰难的探索──对五权宪法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枚宪法在孙中山民权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用孙中山的话来说,就是”以三民主义为宗旨,五权宪法为目的”;或是“以三民主义为立国之本原,五权宪法为制度之纲领”。他甚至还声称:“我这三民主义、五枚宪法,也可以叫作孙文革命”。但是,过去的研究,大多限于静态的研究,即对于孙中山有关五权宪法论述本身的探讨。由于五权宪法在孙中山生前并未付诸实施,而他的有关言论文字又比较简略、零碎,所以很难有比较系统而深入的阐发。本文想在前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作动态的研究,即不仅研究孙中山生前有关五权宪法理念…  相似文献   

19.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比以至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情况,“观”指观点看法。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指导革命的思想和斗争策略,不是凭空得来,而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认识形成的。孙中山如何看待中国的国情,在思想认识上有什么变化?下面谈点个人意见,以供讨论。一个人如何认识当时的国情,亦要看这个时期和他本人所经历的主客观条件。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到1905年同盟会成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辞中提出“三民主义”,并明确主张用武装斗争手段推翻清朝的统治,这标志着他民主革命思想的成熟。这段期间孙中山思想…  相似文献   

20.
“革命程序论”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由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建成民主共和国家是孙中山关于宪政建设路径的美好设想。南京国民政府以孙中山遗教为指导,开启了宪政建设的实践进程,取得了民主建设的一定成绩,然而孙中山“革命程序论”思想的固有缺陷与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最终使中华民国的宪政建设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