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教师混合式专题研修模式的设计、实施路径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该模式以“探究社区模型”和“罗瑞兰德对话框架”为理论依据,结合线上线下的优势,旨在提升教师研修参与度、深度和效率。通过任务驱动的线上自主研修和集体教研,教师能够形成单元教学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验证和优化教学设计。此外,跨校区的联合教研能够帮助教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研究水平。混合式专题研修模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创新路径,有助于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与研究新常态。  相似文献   

2.
专题研修继续教育模式仍具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岭 《继续教育》2002,16(2):15-15
上午听了韩丛艾同志关于“过程研修”的发言,很受启发。但我觉得“大研修”或者说“过程研修”在某些方面比“专题研修”有所发展,并不能说“过程研修”可以取代甚至否定“专题研修”。相反,通过广大继续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完善,“专题研修”模式将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功能和作用。专题研修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既是科技人员不断接受新的专业技术知识的一种手段,又是企业教育与科技、生产相结合的最佳形式。顾名思义,专题研修教育是结合生产技术开发的某一课题,有计划地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研究与进修,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一…  相似文献   

3.
课堂观察是改进教学的重要方法。基于在科研基地学校开展以“课堂观察”为主题的研修历程,阐述了通过调研寻找问题、以专题定向为导向整体设计研修框架、提炼研修组织多元实施策略的实践探索过程,以期为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开展、教师研修内容与组织形式优化提供参考路径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实践中发现网络研修工作室存在研修目标不明确、研修焦点发散、教师专业成长碎片化、研修主持人对学员引领缺乏持续性与深度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设计可以加强网络研修的针对性与系统性,所设计的专题与校本研修主题保持一致,以克服教师专业成长碎片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校本研修是教师在职进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殊教育学校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为“教师个人自我反思,教师小组同伴互助,教育专家专业引领”,力求做到在校本研修中针对全体教师的常规研修“重基础,扩通识,升能力”,针对教师个体的个性化服务“精专业,展个性,出成果”.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在2022年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文中基于实践经验介绍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板块如何通过资源、功能的建设和应用助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汇聚优质资源,形成教师自主学习的发展模式;开展专题教师培训,形成超大规模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建设工作室开展活动,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教研模式;构建五级管理系统,形成基于数据的教师研修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就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校本研修途径及实施策略开展实践与探索,总结了“双轨”式专题培训、“五方式”等校本研修方式以及“任务驱动”、资源共享、策略实施、团队合作、“四步”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优化教师教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十一五”期间教师教育的核心和价值取向。在区域教师教育工作中,应始终贯穿研训一体、校本研修、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统筹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注重内涵,积极探索远程研训,着力开发研训专题,扎实推进教师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 2.0 环境下,促进县域校本研修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到一起,强化了双方的优势,又避免了传统县域校本研究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师培训的学习模式,真正实现了“内生动力”,转变了教师研修的行为,提升了教师研修的质量。本文立足于县域校本研究,对教育信息 2.0 环境下具体的校本研究内容、模式进行了详细地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指南》,为各地推进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操作流程。河南省永城市根据当地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依托奥鹏教育中心建立的学习平台——永城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社区创建学习共同体,为一线中小学教师提供专家指导和优质课程,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设计组织教研活动,并对如何进行有效整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从政策背景、前期规划、需求调查、培训设计、考核评价、思考与启示等几个方面对网络校本研修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旨在为这种整合培训模式的操作性、切实性、有效性提供参考,为具体的实施过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决定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目前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教师聘任制,加强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兼职教师教学艺术的培养等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师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师应确立新型教师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凸显教师专业化理念;构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产学研结合,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多科性院校的教师教育现状中存在许多问题,针对其现存的问题诸如过分注重“学术性”、忽视“教育性”,对教师教育重视不够,教育专业素质训练不足,学科教育学师资短缺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教师教育工作是立足于中小学校本研修、立足于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立足于教育教学全面质量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作为承上启下,介于区教育行政、政府督导与基层学校之间的业务指导机构,区教师进修学校在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中应该发挥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目前主要有三种培养模式:学科培养模式、教育心理学课程主导模式和综合培养模式。这几种模式都能解决工作中"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却显薄弱。文章提出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魅力,使其更能适应教师教育工作和社会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加强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全纳型的教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存在许多问题,急需大力实施改革,目前各个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改革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传统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势必向全纳型教师转变。当前的教师教育为实现这一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构建以培养全纳型教师为宗旨的教师教育体系,应当系统地考虑全纳型教师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资格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17.
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培训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而立足学校、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的校本培训更显示出其特有的意义。在教师培训中,倡导教师以实际中的问题为中心开展集体攻关,通过案例反映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个人反思以及共同反思,引导教师开展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使其“问题意识”上升到“课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师范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教师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主力军地位不容置疑。但师范教育也应审时度势,树立陶行知的“大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应该走综合发展之路:整合师范教育目标,实现培养和培训目标综合化;调整师范教育结构,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师范教育内容,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从而为教师专业化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在教育儿童时,教育理念趋向“单性化”,加上学校的教师性别结构失衡、“双性”教育策略的缺失,使得学生的单性化人格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消除教师长期的“刻板”期望是进行双性教育的重要前提,调整学校教师结构是进行双性教育的必要条件,教会学生正确归因是进行双性教育的重要基础,艺术的班级管理是进行双性教育的重要保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