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抗战初期,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遍布华北各地。当年,在胶东半岛西部的掖县(今莱州市)就有这样一支抗日武装,它的名字叫“胶东游击队第三支队”。这是一支人员众多、军容整齐、装备良好、战绩骄人的武装,它不仅是抗战初期胶东地区最大的一支抗日队伍,在胶东抗战史中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而且还被列入山东最早发起的十大抗日武装,在山东抗战史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但由于它建置很短,其历史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
抗战初期,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遍布华北各地。在山东胶东半岛的西部就活跃这样一支抗日武装,它的名字叫“胶东游击队第三支队”。这是一支人员众多、军容整齐、装备优良、战绩骄人,它不仅是抗战初期胶东地区最大的一支抗日武装,在胶东抗战史中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而且还被列入山东最早发起的十大抗日武装,在山东抗战史上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它建置很短,其历史鲜为人知。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2月1日,日军侵占掖城,地方士绅刘子容被推举为伪县长。3月8日,掖县县委以郑耀南为首指挥“民动”各股武装,…  相似文献   

3.
马芳 《档案天地》2012,(10):38-43,5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辽阔东北大地的崇山峻岭、荒原水畔,一支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装、一支顽强的雄师劲旅——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诞生了。在此后的14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联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英勇战斗,前仆后继,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光复东北、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相似文献   

4.
于丹 《黑龙江档案》2013,(2):164-164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东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直接领导下,以人民抗日武装为主体,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伪"满洲国"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抗战爆发后,河南各地会门武装乘乱崛起。他们抗日抵匪、保家卫乡,成为了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引起了各方势力关注。中国共产党为团结争取河南会门武装积极抗日,正确运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各地会门武装进行了积极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丹阳抗日自卫团是苏浙皖地区成立最早的抗日民众武装之一,在抗击日军的战火中一步步成长壮大,成为一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抗日劲旅,为创立丹北及苏中抗日根据地,支持新四军“东进北上”,圆满完成“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骑马访苦聪     
边疆,山区,少数民族,那是神奇的异乡。遥远的苦聪山寨,更为记者所向往。在云遮雾障的哀牢山,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在祖国西南最边远的角落,聚居着约5000多人的苦聪兄弟。 30年前,一支民族工作队在这里的原始森林中,找到当时只有2000多人的苦聪兄弟。当时,他们还停留在钻木取火,构木为巢的时代,过着树叶做衣裳,兽肉野草当食粮的野人般生活。 30年后的今天,苦聪人生活得怎样呢?我们决定走访苦聪人,向全国人民报道祖国大家庭中这个最小的兄弟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运河支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敌后抗日武装,在抗日烽火中驰骋苏鲁交界、马踏运河两岸,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义旗初张1938年5月,在徐州会战后,国民党各级政府随部队南撤,打着“抗日”旗号的各方面武装随即蜂拥而上。苏鲁接壤的峄滕铜邳地区一度出现政权真空,而真正对日作战的是孙伯龙、邵剑秋、胡大勋、孙斌全四支队伍。  相似文献   

9.
70年前,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在祖国的东南沿海、崛起了一支由生活在福建的台胞为主力建制的台湾义勇队,他们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为宗旨,转战闽、浙、皖等省开展抗日活动,为全民族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宝岛台湾回归祖国作出了突出贡献。《抗日爱国的台湾义勇队》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为我们揭示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共赴国难的悲壮情怀。台湾义勇队不仅是台胞参加祖国抗日的代表,更是台胞拥护支持祖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更加广泛地团结和组织民众参加民族革命战争,"农民抗日救国会""农民救国联合会"等农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纷纷建立。农会组织的入会条件宽松,凡热心救国之农民均可参加;组建程序大致为先成立各县农会筹备委员会,尔后建立各村农会;组织系统主要分为总会、区会、乡会和村会四级;各地各级农救会干事均由选举产生;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缴纳会费、政府补助以及举行募捐等。各地农会组织进行了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包括开展抗日宣传、组织农民武装抗日队伍、发动战场救护、站岗放哨、盘查汉奸、传送情报、募捐慰劳、破坏日伪据点和交通、配合部队作战等。这使其成为抗日政府"最重要的群众基础和群众柱石",成为抗日救国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壮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东北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小英雄姜墨林就是其中一员,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在白山黑水间被广泛传颂着。  相似文献   

12.
刘昕 《档案与建设》2012,(10):31-32,39
抗日战争期间,苏鲁边界活跃着三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即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微山湖游击大队。这三支游击队协同作战,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同时开辟了一条从华中经苏鲁边界到延安的秘密交通线,接力棒式地成功护送了刘少奇、陈毅等数十位抗战重要领导人及上千名党政军干部奔赴延安。其中  相似文献   

13.
<正>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华侨对祖国抗日的支援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之一。他们对祖国抗战的支援,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捐赠,亦体现在为抗日事业输送大批人才。3192名"南洋华侨机工"便是这个人力支援祖国抗战的典型代表。他们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危急时刻,即20世纪30年代末,应国民政府的请求,由陈嘉庚领导下的"南侨总会"所招募的华侨青年组成。他们以自身卓越的汽车驾驶、修理等技术,服务在抗战时期西南大通道——滇缅公路上,承担着国外援助  相似文献   

14.
侯震 《兰台世界》2020,(3):125-127
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是中国共产党在吉东领导组建的抗日武装。中共吉东党组织以反日同盟军为基础,联合并团结吉东地区义勇军,结合吉东地区各抗日武装的形势,成立反日联合军第五军。面对穷凶极恶的日伪"讨伐",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固守绥宁根据地的同时,派出两支部队分进合击,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同时,壮大了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的实力。  相似文献   

15.
在双流城东两公里处,座落着中国民航双流国际机场。湛蓝的天空中银鹰翱翔,宽阔笔直的跑道上各种新式客机昼夜起降,为祖国建设事业奔忙的人们迎来送往,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六十多年前为了抗日需要而修建的双桂寺机场便是它的前身。  相似文献   

16.
东北抗日联军简称"抗联",其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这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4万多人,他们转战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牵制着日本侵略者的数十万日伪正规军,使其后方陷入到极不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注重办好民族节目加速发展边疆经济大理州广播电视局总编室副主任,大理州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郭锋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雄奇,洱海抚媚,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这里居住着汉、白、彝、回、藏、纳西、傣、壮、阿昌、僳傈等14个民族...  相似文献   

18.
抗战期间,泰县(今泰州市姜堰区)里下河地区叶甸区活跃着一支僧人组成的抗日武装.僧抗队员们脱掉袈裟穿短打,脱了僧鞋穿麻鞋,挎长枪,插短枪,活跃在水网地区,忽东忽西打击敌人,出奇不意擒顽敌,轻舟入港打埋伏,智截日伪抢汽艇,配合新四军主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位于祖国北疆的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自治地区,从东北巍巍耸立的大兴安岭到西南茫茫戈壁滩额济纳,118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上聚住着400多万蒙古族居民。办好内蒙古蒙古语广播电视是党的工作大局的需要,是边疆蒙古族群众的需要。它不仅发挥着推动社会进步,繁荣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及各项事业,维护安定团结,传播信息等巨大作用,而且鼓舞、激励蒙古族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增进团结,积极投入到自治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大潮中。  相似文献   

20.
百灵庙军事暴动给德王降日以沉重打击,德王非常恼火,图谋把这支队伍再拉回去。他派亲信章文锦秘密潜入蒙旗保安队,在暴动队伍中散布谣言,挑拨官兵与云继先的关系,留下的官兵多数是排以上骨干,派到部队的党员也都在,他们都是坚决抗日的进步官兵,但情绪都很低落。乌兰夫一面带人安葬好云继先的遗体,一面稳定部队的情绪,他安慰大家,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要坚定抗日的决心,鼓励大家一起努力,重建一支更加纯洁、更加坚定的蒙古族抗日武装。接着乌兰夫又召开了党员会议,研究重建蒙古族抗日队伍的方案,他指示大家都深入到农村去,劝说那些离队的官兵归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大部分离队回家的官兵先后返回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