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吕叔湘先生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教师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时给他们一种惊奇,引起他们欢欣、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促使他们进入教学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喜悦的积极情感之中获得知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情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一、联系学生生活,展现情境陶行知先生说:"脱离生活的教育是鸟笼的教育。"学生虽  相似文献   

2.
"立足农村,优化作文教学"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我们只有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乡土题材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使他们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3.
正手执教鞭、耕耘心田已有二十三个春秋,没有骄人的业绩,有的只是对教学的一份挚爱!因为挚爱,我能从平淡的工作中感受到乐趣——喜欢用文字记录下教学中的片段,在岁月的长河里成为我甜蜜的记忆。镜头一:我正在教学生认识生字"才",并让他们口头组词。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一个个词语脱口而出:"刚才""天才""才能""才干"……,正当我一一点头赞许他们时,张智却匆匆从座位上跑到我面前,说:"刘老师,还有发财。"说完后又急急忙忙跑回了座位上。我被他的这一举动惹笑了!"你要发言干吗要跑上来了?"并且纠正:这不是发财的"财"。他不言,一双小眼睛看着我笑。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校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课堂教学又一次被关注,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体育"理念早在几年前就已提出,它应该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而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实践证明,把"快乐体育"理念贯穿到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实现"教"与"玩"的有机结合,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以及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展开。所谓快乐体育是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达  相似文献   

5.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是贝多芬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但是在体育教学中,这里的"痛苦"指的是学生的生理痛苦,"欢乐"指的是生理痛苦后的心理欢乐。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我发现学生"玩"得越是起劲,身体越是疲惫,他们在心理上反而越是感到快乐。我的结论是:他们身体上的疲惫说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投入到了教师安排的活动中去了。但是,把"痛苦"贯穿在体育教学中并非是教师通过安排大量的、超出学生身体所承受强度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痛苦,而是教师安排适量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李怀源在职读研期间,我们在人教社办公楼顶层的咖啡厅聊了很长时间。怀源谨慎地谈起他们正在实验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说已经搞了几年,希望我有时间去看看,我高兴地答应了。2008年5月,怀源邀我参加他们学校举办的"阅读策略研究——儿童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一天半的活动,有三个板块:一个是单元整组教学,  相似文献   

7.
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倡导的"生命化教育"提到了"生命在场"这样一个概念。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中,张文质老师又用诗意的话语,发出"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呼唤,他所倡导的"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健全的生命"的教育理念令多少老师黯然,却又着实使他们感动。回顾从教多年的经历,面对"生命在场"这一使命,我深刻地认识到"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教学应该真正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真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往往出现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情况,制约了同学们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作为教育活动的的引导者,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课内、课外的教学资源,采用拓展、延伸、深入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的拓宽自己的情感和知识世界,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高效的课堂而言,课程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抽象思考上,而是要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体验,让知识灵活呈现,让大脑转得更快;对"走心"的教师而言,课程不再是对"他们"一股脑地知识灌输,而是对一个个"他"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地挖掘学生们的发展潜力;对学生的终身成长而言,课程能够给予他们的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吸收消化知识的学习能力,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提供完整的、丰富的、切实的学习经历,为其积极适应社会、获得幸福人生奠基是学校课程变革的价值原点。  相似文献   

10.
冯允 《学子》2013,(6):146
历史学科虽不是中考重点项目,但其"借古鉴今"的强大育人功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然而,历史毕竟是小学科,好多同学表示不喜欢学历史,他们认为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与当今潮流相距太远,学了没用,他们也不愿上历史课,因为老师一般只是把教材中的内容重复一遍,历史课就象白开水一样枯燥无味。新课改呼唤教育新理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愿学、乐学、勤学语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兴趣"变为"爱好",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教与学和谐发展,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并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相似文献   

12.
<正>许多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应对考试,仍在醉心于对课文微言大义的分析,他们讲出自己对课文"深刻""独到"的理解,让学生领略其"知识的渊博"和"深刻理解能力",殊不知在这样的"谆谆教诲"下,学生学习语言的大好时光不知不觉给耽误了,语文教学效果仍旧是少慢差费。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内涵,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诵读。《新课程标准》也明  相似文献   

13.
万春红 《小学生》2013,(9):90-90
陶行知曾说过,"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在培智学校生活中,作为教师更应当与学生一起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让他们在感受别人关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在正常的7一15岁的儿童来说,几加几,几减几,再容易不过了,但对于他们却……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受电脑的键盘、鼠标的充斥,中小学生往往忽视了汉字的书写,他们书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弱,书写已经"面目全非"。汉字的书写,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它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前提条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书写能力义不容辞,汉字书写必须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15.
寻求"教"与"学"之间的契合点,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数学的适切性十分重要,对于教学的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个同学的不同点,理解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认识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释放学生的天性,追求数学教学适切性:呈现现实背景,提炼知识;设计梯度问题,自然共生;尊重个性思维,引导创新;拓展认知视野,夯实积淀。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惟教材"的思想,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即以教材为依据,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有效地拓展,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拿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  相似文献   

18.
赵一民 《学子》2013,(2):68
一、用多元的思想理念,来为写作教学增趣"一见到作文两字,不是两眼漆黑,就是无话可说。"这或许是当下学生面对写作时的真实写照,在学生的思想意识深处,写作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就是心中一道深深的坎,这些在不经意间形成的潜意识心理又进一步加重了他们恐惧写作、厌倦写作、不会写作的现状。为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打破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用多元的思想理念,来为学生们的写作增点趣味,从而化解他们心中的那  相似文献   

19.
绿草地上,站着一队神气的木头兵。他们的军服整洁大方,他们的军刀闪闪发亮。他们正在等待一位主人。来了一只狐狸。"跟我走吧,"狐狸对木头兵们说,"我干活的时候,你们可以为我望风。"狐狸所说的"干活",其实就是偷东西,因为他正是一个大盗贼。"不!"木头兵们说。他们可不愿意要一个盗贼当  相似文献   

20.
在生活的"教学做"合一中,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相信绘画会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不可分割的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