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单元教学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去控制教材,通盘安排听、说、读、写训练,使各知识网点呈现出更加明显、更加清晰的态势,便于学生提纲挈领,一目了然。语文教材是由若干教学单元组合而成的,每个单元都有比较集中的训练点,把这些训练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了整个语文教材的训练体系。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单元教学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感悟。  相似文献   

2.
正确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单元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更是单元整组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想更好地解读教材,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年段特点,明确单元承载的任务;然后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训练目标;再明确每一个课例所承载的任务,确定教学重、难点;最后根据同单元内容的相互联系进行教材的重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要在精准解读每个板块的基础上,紧紧聚焦"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习作任务,指导学生展开读写训练。在课堂上,教师要从铺垫性训练、靶心性训练、补偿性训练和提升性训练四个维度,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整合写作资源,搭建适合的写作支架,让学生展开多元的写作活动。这样,能培养学生运用写作知识的能力,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单元导语作为教材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和理念,在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对该单元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单元主题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高度概括,作为单元教学的总纲,单元导语如交响乐的序曲一般,为该单元的整组文章的学习奠定了基调。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语文单元教学的有效开展,文章从单元导语之来源、单元导语之类型、单元导语之功能、单元导语之梳理、单元导语之运用五个方面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导语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习作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体例创新,体现了该套教材更加重视表达训练的特点。习作单元以单元语文要素为统领,写作资源更为密集、更为聚焦,这对写作知识的开发、写作训练链条的构建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用好习作单元的写作资源,对其他单元课程资源开发和实践,有着积极的样本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语文教材以单元主题进行编排,在每个单元前编写了一段或两段话,提示整个单元的教学主题和训练重点,称之为"单元导语"。它引领整个单元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但笔者从目前的"单元导语"教学现状来看,还没有真正发挥"单元导语"的作用和价值。本文根据"单元导语"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单元导语"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剖析,充分挖掘"单元导语"的教学价值,提升单元教学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让学生"得法课内,得利课外,受益终身"的学习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到六年级采用了专题编排的形式,每个专题设有单元导语,起着统领单元、纵横贯通的作用。如何发挥单元导语的导学功能,提高单元教学的有效性?基于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习作题目为《生活万花筒》,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把事情写清楚。教学时,教师要明确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定位,把握"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习作例文"等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精准设计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实践训练,让学生掌握习作方法,形成习作习惯。  相似文献   

10.
现行《牛津英语》教材是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的,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语言训练。教材是相对固定的,教学情境却是经常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某一个单元,着重研究牛津英语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整体制定该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并细化其分课时的具体目标,整体组织单元的教学内容,整体安排单元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课教学过程和方法,整体设计相关的单元主题活动作业,并进行评价反馈,在评价基础上再次反思重建。  相似文献   

11.
金淑文 《江苏教育》2012,(25):32-33
"主题单元教学"既保留了单篇教学的特点,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单篇教学的局限,所以单元教学更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单元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习惯,能较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以下为我们的"主题单元教学"实践。一、教学目标单元统整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我们首先必须认真钻研大纲、教材体系,把握宏观目标,找准每个单元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创新了语文单元结构体系,按照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从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在每册语文教材中都特意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教师要能够聚焦这些语文要素,注重习作单元各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在习作教学中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在读写互促中切实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大多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整合教材,每组课文前都设有“单元导语”,但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进人一个新的单元时,直接上课,忽视了单元的导语,或者是做轻描淡写的处理,单元导语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材是一个聚宝盆,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就拿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来说,八个单元的导语就是一场语言学习训练的盛宴。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八个单元的导语(详见课本),细细观察,八个单元导语中语言训练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5.
单元导语作为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在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编写方面的不完善也引来不少诟病。针对单元导语的这一现状,特提出三个编写建议:一、协调单元要素,加强整体意识;二、立足"学本"中心,增强引导功能;三、明确选文类型,增强目标意识。  相似文献   

16.
周新霞 《江苏教育》2023,(22):35-38
习作单元编排的内容全面、知识系统、目标明确,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全息特征。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重组普通单元教学内容,完善习作要素的训练体系;延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追求应用文习作的实用有效;创设实践性习作情境,触发表达交流的真实需要等途径,迭代习作单元编排形式,触发语文教学的“学”“用”合一,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息培养。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增设习作单元,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读写融合,是提高习作单元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师可通过教材解读,提取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明晰读写融合的方向;同时,厘清各板块的教学价值,找准读写融合训练点,有效设计实施路径,使课堂教学指向表达,提高习作单元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目标来看,小学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就开始学习习作。由于现行语文教材没有以往教材那种循序渐进的习作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不知从何人手。其实,人教版现行语文教材的编排具有“单元整体”的特色,从单元导语到课文,再到口语交际与习作,每一个语文活动都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尤其是综合性学习,更是单元习作的铺垫,与单元习作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姜炳卫 《天津教育》2014,(17):111-111
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一、立足单元整体把握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既有阶段性又有其内在的联系性,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体系上充分尊重了这一特点,注重了单元教学体系的构成。例如四年级上册教材按专题编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20.
马秀兰 《甘肃教育》2022,(13):97-100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习作单元训练效果经常难以达到预期。本文从单元整组的视角把握习作目标,通过文本阅读学习方法、情境创设积累素材、阶梯训练综合运用的方式,架构单元内各教学板块,融合各年级段相关习作单元训练内容,构建起整体的习作训练框架,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优化学生的习作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