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9,(6):F0003-F0003
2009年11月9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武夷山举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来自全国各省市高职院校、知名信息产业企业的80名领导、专家、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章程》,开通了高职教育技术网站(http://www.gzjyjs.com),并审议和修订了《高职专业委员会章程》。  相似文献   

2.
方伟  丁霞 《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1):153-154
<正>2011年10月22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主办、滨州学院设备处承办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2011年会在滨州学院举行。本次会议主题是"教育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邀请了国内著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大会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3.
《继续教育》2008,(9):F0004-F0004
5月19日至24日,第十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暨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会员大会在美国亚特兰大市举行,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组团参加了大会。中国协会推荐的十三位代表在大会上做了专题报告,其中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东成教授作的介绍中国继续教育工作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大中城市教育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2006年11月27日在广州正式成立,来自全国大中城市电教机构30个单位的会员代表参加了成立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于云秀、秘书长刘雍潜、原中央电教办主任宋成栋等领导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5.
正7月29日上午,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各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学科负责人、院长、系主任及学者代表近23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主题为"信息技术教育与学习创新",旨在研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与学习创新与发展。会议由2个特邀报告、12个大会报告、分会场专题研讨、160余篇论文发表等学术活动组成。主要围绕"信息技术教育与学习创新"主题,涵盖了信息技术课程创新、ICT支持的知识创新学习、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教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12月3至4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展望论坛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为"回顾教育技术今昔巨变,展望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来自日本、马来西亚、香港和中国内地的8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12月6日至7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与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智慧时代的教育创新——首届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新年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的200余位院校代表和行业内10余家领军企业的100余位企业代表,齐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9月23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在西安召开换届改选大会。上届常委、部分委员和新增委员代表共计42人出席了本次换届改选大会。会议首先表决通过了由上届常委会提交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章程(修改稿)》。根据修改后的章程,会员单位不再局限于理工科院校,凡从事教育技术及相关工作的各级各类院校业务机构,均可申请成为会员。为了便于会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3日至4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展望论坛"在广州召开,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各专业委员会、地方协会负责人,获奖单位和个人,以及来自全国高等学校、军队院校、武警院校、职业院校、中小学的代表共800多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回顾教育技术今昔巨变,展望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月30日上午,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隆重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葛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王富、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程天权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中小学及教育行政部门、社会服务企业等近五百名代表参加。大会表决通过了协会章程、会费管理办法,选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电教》2005,(11):6-6
以“以师生为本,促进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5年年会于2005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四川绵阳举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理事、会员,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成员,协会2005年年会征文获奖代表,有关课题组负责人及相关成员,第三届全国电教产品十佳品牌评选获奖单位的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0):F0002-F0002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于2005年8月18日-20日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承办。共有来自28个省市的2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09,(11):7-7
【中国教育报】据悉,由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受流协会共向主办的第一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于10月19日至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此次大会的主题是抓住机遇,凝聚力基,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大发展。海外华文教育界,华文教育示范学校,国内华文教育基地的代表参加大会。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14年12月1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北京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行业新年论坛暨2014中国国际智慧教育展会学术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智慧校园中的教学变革"。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二十余家行业企业和十余家媒体单位的两百余位代表,共同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于2003年12月13日-16日在广西桂林召开,同时召开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3年年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全国第二届电教产品调查活动以及“全国信息时代的教与学”论文评选活动颁奖大会。在全体会议上,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做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大约600人参加了本次盛会。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王珠珠代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会议期间通过有关程序,选举产生了第四届中国教育技术协…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雅森集团承办的2014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Smart Show)于2014年12月1日至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展会期间举行了智慧教育产品展、解决方案评选和教育信息化学术论坛等活动。展会吸引了200多家企业、万余名观众和数十家行业媒体。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北京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行业新年论坛暨2014中国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学术峰会同期举行。2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以"智慧校园中的教学变革"为主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武钢继续工程教育大会暨武钢继续工程教育25周年庆祝大会今天开幕了,这次会议回顾历程,总结经验,展望发展,明确目标,不仅对于武钢的继续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国钢铁行业乃至全国的继续教育都有积极意义。我谨代表人事部,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0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企业、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及职成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代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分支机构的代表,地方和部分城市的学会、协会代表,有关职成教专家学者等360余人参加了大会。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党组书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何东昌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教育部副…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6):F0004-F0004
5月12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清华园宾馆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程建平、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高润生、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出席大会并致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于 2 0 0 2年 10月 2 7日至 30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全国 16个省市自治区的 2 6 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金宝成、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欧代明、长沙市政府秘书长彭新以及长沙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开幕式上 ,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会长、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武升研究员向大会致开幕词。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欧代明致欢迎词。中国发明协会代表宣读了贺信。在开幕式上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陶建华汇报了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