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有效治理乡村社会并取得全国政权的历史。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治理乡村社会的实践,体现了这样的一些特征:以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作为乡村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坚持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念,从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全面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动员手段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巨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治理乡村社会的重要历史经验,对当今社会中的乡村治理工作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育精准治理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受国家治理逻辑历史演变的影响,乡村教育治理的地位获得从“边缘冷落”到“中心认同”的凸显;乡村教育治理的思路迎来从“无的放矢”到“循证下药”的转变。通过将数字下乡作为技术支撑、靶向识别作为核心枢轴、在地链接作为价值承诺,阐释乡村教育精准治理的完整内涵。在此基础上,乡村教育精准治理的作用逻辑表现为弥合城市主义的治理理念与乡村教育自身需求的断层;避免行政发包的治理机制对乡村教育实际状况的悬浮;疏浚量化考核的治理方式与乡村教育伦理基础的脱嵌。为此,实现乡村教育精准治理的有效策略在于,精准厘定治理理念,探索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精准盘活治理机制,夯实乡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整体建设;精准把握治理方式,寻求形式与实质合理性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相统一的,由此深深嵌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完成,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正消除了局部地区、乡村社会的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科学把握减贫规律、总结减贫经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创造了独创性与说服力俱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文章据此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形成时代背景与科学内涵,总结出用以指导中国减贫事业成功的理论精髓,再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内容,探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在新时代指导、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变的奋斗目标,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课题。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和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的思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扎实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统一的实践逻辑。基于此,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出发对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与时俱进"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到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新概括 ,是对中国共产党 80年斗争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 ,同时也包含了深刻的哲学内涵。本文从考察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着手 ,对与时俱进这个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哲学分析 ,并认为与时俱进具有综合整体性、超前性、历史联系性和方向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逻辑视角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的百年理论成就及其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从而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把握,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理论研究任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百年行程中逻辑地依次发展出以革命性逻辑为主题的毛泽东国家观、以建设性逻辑为主题的邓小平国家观和以强国逻辑为主题的习近平国家观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一是注重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思维方式;二是注重时代特点和国情分析;三是注重将坚持"老祖宗的书"和"创造新的理论"相结合;四是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五是注重"走自己的道路"的主体性自觉等。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治理主体的注意力分配情况。梳理乡村治理典型经验,有助于为乡村合理配置注意力,进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基于注意力配置理论,利用NVivo11软件对92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注意力配置呈现出以下规律:从整体来看,以“群众”“治理”为治理焦点;从配置指向来看,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制度保障”和“优化治理工具”;从具体分配来看,关注于党的领导,强化治理支持,鼓励村民参与,完善民主协商,加强制度化、标准化、网格化管理和积分制管理;从地域和层级分布来看,东部、中部县乡两级政府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和“加强制度保障”,而西部县乡两级政府则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此外,乡村治理越来越重视数字赋能、协商自治、精准治理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下,学界对乡村治理的研究范式开启了由外部型“国家视角”向内源式“农民本位”的转换进程。回溯关于农民主体作用的相关议题,发现既有研究从理论、历史及现实三个维度对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内涵作出了深刻阐述,基于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农民主体作用之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从宏观制度供给、中观组织体系、微观主体资质三个层面对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现实困境予以了明确,并针对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回归构建了路径框架,为实现农民主体的“赋权增能”与“身心回归”,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实现“人口规模巨大”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9.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开启了乡村治理的探究,已经走过了探索阶段(1 92 1—1949年)、总体性治理阶段(1949—1978年)、创新阶段(1978—2012年)、系统治理阶段(2012年至今)百余年历程。系统梳理并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乡村治理的历史轨迹,是指引当前和未来乡村治理实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百年演进呈现出于“不变”中求“变”的发展趋向,主要体现为“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立德树人进程中,始终在“不变”的前提下创新求“变”,其一脉相承之处在于坚持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相结合;层层递进地提倡树立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途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保障机制。通过对立德树人中“不变”与求“变”的规律梳理和动因探析,揭示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百年发展经验,为正确把握我国未来教育发展方向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要推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所存在的实践目标不够明晰、主体治理亟需提质、助推乡村经济文化能力偏弱、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相对滞后、风险调适机制仍需完善的挑战,遵循保障农民教育基本权益的底线逻辑,根植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逻辑,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以及扎根中国乡村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逻辑。从动态目标设计、主体治理完善、经济文化重塑、合作交流拓展、行动协同规范五个层面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徐林 《河南教育》2022,(7):16-18
目前,我国农村工作重心已从脱贫攻坚全面转向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是落实乡村全面振兴计划的关键性保障。本研究以提升乡村教育治理的成效为导向,梳理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教育治理的现实困境,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治理服务体系模型,提出基于大数据的乡村教育治理实施路径,旨在提升乡村教育治理能力,丰富相关学理和实践逻辑,实现乡村教育治理从经验治理到数据治理,由教育共治走向教育善治,全面提升乡村教育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在深刻把握中国具体实际中,作出了“两个结合”重要论述,为阐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视角。从历史逻辑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两个结合”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理论逻辑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两个结合”的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新发展成果;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两个结合”理念,在回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科学有效的城市治理,是历史、时代、人民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考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城市治理、怎样实现城市治理的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系统完整和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从生成逻辑看,其借鉴与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城市理论,赓续与延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工作经验,反思与回应了新时代城市治理复杂现实;从科学内涵看,其阐明了城市治理的总体目标、价值取向、根本保证和基本规律;从实践路径看,其总结了城市治理的关键场域、必由之路、内在要求、实践方法和全球视野;从价值意蕴看,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城市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我国城市治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贡献了世界城市治理之问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宗旨,它生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之中,但它的理论意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有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展现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中创新发展。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智慧,理解新时代“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论意蕴,对于加强新时代党建工作,进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推进乡村学校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学校治理在技术、制度、组织、决策上面临新的机遇,具体表现为从“技术治理”到“治理技术”、从权威式管理转向公正性治理、从科层制结构转向扁平化网络结构、从经验式决策转向证据驱动式决策。然而,乡村学校治理面临诸多困境,如数据导向下乡村教育的育人价值迷失、乡村学校治理的“数字秩序”亟待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组织保障缺位、智能化决策责任与问责主体难以判定等。因此,应通过增强数字化决策过程透明度,厘清治理主体的责任边界与行动框架;以育人价值引领技术整合,保障技术赋能学校治理的方向与流程;聚焦数字化转型愿景规划与调整,助推乡村学校精准自治与特色发展;破除数字化认知障碍与数据壁垒,提升学校组织数字化治理能力等策略提升乡村学校治理。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重要的联系农民、教育农民的方式,冬学在不同时期对农民和乡村社会产生深刻影响,提升了农民素质,强化了乡村治理和国家与民族认同,并在功能定位、动员方法以及教育形式上形成了一些探索,成为中国共产党推动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借鉴冬学历史经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充分发展高水平农民教育,以农民教育凝聚思想,激发乡村治理主体性;以教育增强农民行动能力,提升乡村治理参与水平;同时贴近农民生活实际,改进教育实效,从而实现以农民教育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必须克服法治乡村建设中系统化体系化不足、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为了有效回应这些问题,实现法治乡村建设的目标,云南省景东县构建了“六八四”治理模式,对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的有益探索。该模式的生成机理是制度构建需要适应乡村结构性变化、基层治权下沉的客观现实,注重治理资源的资源整合、多元治理主体法治价值观的融合;该模式的制度架构是围绕法治队伍建设、改进法治宣传方式、构建“梯级”式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以嵌入“法治动力超市”为激励平台,实现了乡村治理的“三治融合”,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本。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根据地的治理为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新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经历了从“管理”到“治理”理念的更新,从“单一”到“多元”治理主体的演变,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的制度构建,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理念、主体、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要素,对我们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前进道路,不断开创国家治理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实践中,为更有效地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彰显乡村治理体系的制度效用,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在进一步明确乡村治理体系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三治结合”的统一领导机制、学习教育宣传机制、主辅共治机制和协商协调机制等建设,积极增强乡村治理主体的主体性,从而实现“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历史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