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建华 《钓鱼》2005,(22):29-30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垂钓的方式——悬坠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马建华 《钓鱼》2005,(23):28-30
自“合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  相似文献   

3.
张炎冰 《钓鱼》2007,(9X):10-11
1998年,30岁的中国台湾人士李宜学第一次来大陆,此行是代表台北市参加第十四届全国钓赛的。李宜学以钓鲢鳙崭露岛内钓坛,钓鲫鱼称不上一流,但 因为长期使用丸九鱼饵和习练段差钓法,所以对以鲫鱼为对象鱼的比赛心中有底。这次比赛他获得个人手竿第一名,是用了拉饵钓才侥幸取胜的。两年之后,李宜学再次渡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悬坠钓从台湾引进大陆以后,带来了整个钓鱼运动的革命性的进步。大陆众多钓手在实践中特别是竞技比赛中,把台湾钓手程式化的钓法与传统钓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竞技钓法。作为悬坠钓的核心——浮漂的使用即如何调漂,越来越为广大钓手所关注。从廖心阳先生的《台钓秘诀》,到王佩珩先生的《悬坠完整调漂法》、  相似文献   

5.
黄毓省  昕东 《垂钓》2007,7(9):37-38
手竿竞技比赛中,钓混养项目往往是钓手们取得好成绩的绊脚石,有时甚至成为阻碍钓手们登顶的噩梦。本期“竞技场”特别收录了著名竞技钓手黄毓省的文章,他在很多大赛的混养战中都表现不俗,看看他是如何打好混养赛的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郭凤 《钓鱼》2007,(10S):63-63
在进行海钓的过程中,或迟或早,钓手都会因为钓钩刺入后摘取而伤及手指、手部或者手臂。岸钓者因为无须离开海岸,所以救治起来较为方便。但如果钓手出海进行船钓或者是矶钓,那么遇到钓钩刺入的情况,就根本无法及时得到救治。应该怎么去做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沈永兴 《垂钓》2007,7(7):19-20
手线钓组一直是野钓爱好者常用的法宝之一,它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制作成本低廉。设计科学的手线钓组是钓获大鱼的利器,它的功效甚至超过抛竿组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柳明 《钓鱼》2007,(11S):54-55
叉骨钓组,这种钓组的优势在于钓手能够使用两种钓饵。无论钓饵是否相同,都能够有效地增强钓饵的效果。如果钓手为了增强钓组的诱鱼性,可以在钓组上加上色彩鲜艳的太空豆或者亮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庄年 《垂钓》2004,(2):25-25
悬坠钓法是由台湾钓手练好的,却是由大陆钓手用活的。那么作为普通钓鱼人的我们,能不能在休闲钓中把它用好用活呢?  相似文献   

10.
马建华 《钓鱼》2005,(12):23-23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现代的悬坠钓法已经摆脱了最初“台钓”的框框束缚,成为了一种崭新的垂钓技术。但直到现在,仍有大批钓友将其称为“台钓”,部分钓友直到现在仍然用“台钓“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钓鱼活动,众多的钓鱼刊物虽然也展开了对现代悬坠钓法的技术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庆荣 《钓鱼》2007,(9X):49-49
初识世钓灵,便觉得很新奇,它是一种内置橡皮筋的国际钓法钓组,可以用小钩细线大小鱼兼钓。我将钓鱼王公司寄来的一套世钓灵,用一支5.4米碳素手竿,去掉第一节,改装成了一支世钓灵钓组。看着特制的野精灵浮漂,柔软的橡皮筋,调好的线、钩、坠标准组合,心想:这套钓组灵敏简捷,钓鲫鱼效果肯定不会差,可钓上大鱼这小钩线会不会吃不消,橡皮筋会不会拉断?带着这些疑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台钓登陆     
吴芜 《垂钓》2004,(2):8-10
作古的廖心阳先生预见了“台钓”在大陆落地生根,却没有看到它的技术翅膀成长得那么矫健;健在的萧春平看到了“东峻”学员称雄中国钓坛的盛况,却不能用“台钓”的合理内核继续引领中国钓鱼的潮流。曾经煽起大陆钓手无限热情的“台钓”是如何粉墨登场的?它又将怎样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3.
殷吉钧 《垂钓》2009,(6):44-44
悬坠钓法的理论基础,源自日本钓鲫法的“hera”钓法。台湾钓手在针对当地鱼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后引入到大陆,后经大陆钓鱼人十余年的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钓组上的讲究。  相似文献   

14.
李斯 《垂钓》2007,7(10):21-21
东北地区的天气已经逐渐凉爽,夏季孕育的勃勃生机即将在秋季展现成功与收获。带着一份回馈钓友的真挚情感,九九钓王化绍新旗下的教练团,派出一支由著名钓手王忠龄、耿胜利、杨柏文、王超组成的队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马建华 《钓鱼》2005,(20):36-37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可以亳不夸张的讲,现代的悬坠钓法已经摆脱了最初“台钓”的框框束缚,成为了一种崭新的垂钓技术。但直到现在,仍有大批钓友将其称为“台钓”,部分钓友直到现在仍然用“台钓”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钓鱼活动,众多的钓鱼刊物虽然也展开了对现代悬坠钓法的技术性探讨,但系统性介绍悬坠钓的文章不多,而部分介绍悬坠钓的理论文章又过于深奥,  相似文献   

16.
刘定龙 《垂钓》2007,7(6):32-33
过去水库钓鲌鱼,多使用手竿、面食、齐竿长的钓线钓底。现在笔者有了更多的经验与心得,写下来与钓友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宿公 《垂钓》2007,7(10):24-24
有经验的抛竿钓手,通过钓竿反映出的鱼讯即可知晓所中之鱼为何鱼种,并采取相应的对敌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张燕敏 《钓鱼》2007,(3X):64-65
与胜利失之交臂 博伊德·达凯特已经参加钓鲈大师系列赛多年,却一直没有取得惊人的成绩,但今年成为了达凯特的收获之年。现年46岁的博伊德·达凯特与两位知名的钓手斯凯特·里斯、凯文·范德姆同场竞技,在最后一天他钓到了重量为17磅13盎司的大鱼,超越了另外两位钓手,夺得了冠军。“获胜是每一个钓手的梦想。”达凯特兴奋地说:“我已经为了这个目标奋斗了多年。这对我们家乡的钓手而言是一种鼓舞,我们每一个人都认为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郭凤 《钓鱼》2007,(9X):58-58
大多数的周末海钓手都属于那种在假期中驱车前往码头或者防波堤垂钓的海钓爱好者。的确,在夏季的近海岸水域,钓手往往能够钓获数量众多的海鲈.但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钓手就应该适当地调整策略,前往远海岸水域垂钓海鲈。不要对这个观点感到惊讶,海钓专家能够给予您详尽的解释。在他们的帮助下,您就能够较为清楚的了解秋季海鲈的活动状态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钓鱼无国界     
刘强 《钓鱼》2007,(11S):1-1
10月20日,首届亚洲钓鱼交流赛在深圳坂田举行,这届盛会邀请了中日韩和港台地区的钓鱼高手同场竞技,各国各地区钓手共同切磋,交流亚洲钓技,也为明年拟办的更大规模“亚洲杯”竞技垂钓赛做准备。[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