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晓瑞 《武当》2005,(5):57-58
武当文化实际上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这一观点被今人普遍接受,而且我们也能够在武当山找到儒、释、道三种文化的载体。一、互补性融合为儒、释、道三教合一创造了先决条件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道教的建立与发展。因此,道教的产生与佛教传入的时间大致相同,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及文化群体。然而,自东汉末到隋唐以前,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魏晋时期,社会尤其动荡,佛、道二教开始由北向南转移,由城市向山林转移。武当山地域广阔,奇峰幽谷榛莽蔽天,  相似文献   

2.
宋学玉 《武当》2007,(4):10-11
太和宫罩气术为清代雍乾时期岳飞后裔、武当龙门派岳明乾道长所创。岳醉心武技,访学名山,受渡于道教大隐高圆朴真人门下,终身独袭武当一脉,朝夕修炼于白云深处,得正传有新悟。乾隆三十一年前后,岳受浙江严州知府吴士进之邀,在遂安县创建太和宫,传朱至纯等弟子五人。二世朱至纯一系传于赵理渊,第三代赵理渊离开祖庭后,在陕西终南山传垂霞道人周宗源。周云居武当山九年期间,门下道俗弟子甚广,清光绪十三年,周宗源隐遁济源王屋山修行,将天罡子午风雷童子功、太乙布气术等全部功艺,悉数传给罗诚寅道长,笔者即于1970年代后期挖掘继承此脉遗存。  相似文献   

3.
梅花拳,属僧门道派,在家为僧门,出门为道派,出自昆仑派,时在西域昆仑山天盘云程孝县清净宫玄金殿。门人在家时称为佛家弟子,出门称为道家弟子,这是有根据的。梅花拳集佛儒道三家精义于一体,它闪烁着文化及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曹广超 《精武》2007,(6):57-57
梅花拳,属僧门道派,在家为僧门,出门为道派,出自昆仑派,时在西域昆仑山天盘云程孝县清净宫玄金殿。门人在家时称为佛家弟子,出门称为道家弟子,这是有根据的。梅花拳集佛儒道三家精义于一体,它闪烁着文化及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尚儒彪 《武当》2008,(9):46-47
一、道教房中术的形成与发展 道教房中术是中华古代性科学之结晶,是数千年来道门修士在追求长生不老的同时,不断地探索、收集、研究、整理出来的性学保健术。《中国道教大词典·房中派》条曰:“修炼此方术的流派称为房中派,是道教早期修炼方术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宗容成、彭祖。”《汉书·艺文志》所载房中术有八,共186卷著作,并评论说:“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人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老,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相似文献   

6.
唐理龙 《武当》2016,(4):15
武当道家五形养生功,是指龟、鹤、龙、虎、蛇五形。龟、鹤、龙、虎、蛇与武当道教有密切关系。龟、蛇更被道家弟子敬畏,视之为不可杀、不可吃的灵性之物。道家先师基于龟鹤龙虎蛇与武当道教的关联,对其运动特点经过长期的悟察,仿其形创龟、鹤、龙、虎、蛇五形养生功,作为道教修真养性,追求  相似文献   

7.
吕锡琛 《武当》2007,(9):42-44
张三丰适应明代社会中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极力消弥儒释道三教在教义上的隔阂,为三教的融合寻求共同点。他断言,只有正邪两教之分,而无三教之别:“古今有两教,无三教。奚有两教?曰正,曰邪。奚无三教?惟一,惟道。”因为,儒释道三教皆统一于道,而孔、老、释迦牟尼皆为古之圣人,  相似文献   

8.
张诚坤 《武当》2013,(8):46-46
纯阳一门,属道教全真龙门一脉,尊道教北五祖吕洞宾为祖师,故称为"纯阳拳"。纯阳拳在道教门内已秘传千年。"抱守武当一黄庭,炼养纯阳三分技",即是纯阳拳内涵的真实写照。我师汪兆辉先生,自幼好武,广泛涉猎武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有缘拜在全真龙门派二十二代宗师刘理航先生门下,学习道家八部纯阳,得到刘理航道长历时十几年的单传秘授,尽得武学真谛,系统地掌握了道家八部纯阳之内涵,研习纯阳拳学收益颇丰。至此,在道教门内秘传千年的八部纯阳炼养之功,始传于民间。武当纯阳拳在道教内原称"八部纯阳",吕祖谓之"纯阳走步"。随着历史的变迁,此拳系传入民间后  相似文献   

9.
《武当》2008,(1):I0004-I0004
武当山道教太和武术院为一所独具道教特色的武院,传授武当太极、形意、八卦等数十种武当传统内家拳法及道教上乘修炼秘法,集养生、技击于一体,师资雄厚,由武当派第十四代衣钵传人、华山派第二十代上座弟子、中国道教学院首届学员史飞道长亲自传授,海外弟子云集,该武院常年向海内外招生,并收武当俗家弟子。  相似文献   

10.
练拳三要义     
练习拳术套路,都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循序渐进过程。应理、法、术、功并学同练,必知必懂三项要义,就是练"形"明劲功夫的要义,练"法"暗劲功夫的要义,练"功"灵劲功夫的要义。每项要义理法技艺层次不同,练习侧重点及要领也有所区别。拳学之道,古至今来,自有真传正脉,初学必先授之以形,续而授之以理,形中寓法,法中见术,术中得功。拳学之道,当知其理而明其法,行真宗正途,不可为旁门所惑,得师真传当踏实习练,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门未进略得一二,即东抓西找或不辞而去,此种人终生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11.
白义海 《武当》2012,(11):10-12
崆峒山,位于甘肃平凉,以"黄帝问道"而载入史册,也以释、道、佛三教合一而称奇天下。周穆王、秦始皇与汉武帝均以登崆峒为盛事。崆峒山自古以来就有"神州西来第一山"之说。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群峰高耸,层峦叠翠,既具北国雄伟之山势,又有江南优美之水色。崆峒山素有"西镇奇观"、"中国道教第一山"之美誉,盛名传于海内外。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山上先后修建有佛道二教基地的"九院"、"十二宫",共有寺观42处,大多集中分布在"五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  相似文献   

12.
路迪民 《武当》2011,(6):17-18
在杨澄甫先师看来,其弟子中,陈微明和郑曼青是两位理论造诣最有成就者。陈微明(1881~1958),晚清举人,民初的清史馆编修。曾秉承杨澄甫先师旨意,按照先师口述,采用先师中年拳照,整理出版《太极拳术》一书,实乃杨澄甫传授之第一本著作。郑曼青(1901~1975),诗书画拳医"五绝大师",曾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兼上海美专国画系主  相似文献   

13.
《武当》2014,(2):J0004-J0004
武当山道教太和武术院 为一所独具道教特色的武院,传授武当太极、形意、八卦等数十种武当传统内家拳法及道教上乘修炼秘法,集养生、技击于一体。师资雄厚,由武当派第十四代衣钵传人、华山派第二十代上座弟子、毕业于首届中国道教学院的史飞道长亲自传授,海外弟子云集。该武院常年向海内外招生,并收武当俗家弟子(同时也培养出家住庙道人)。  相似文献   

14.
一、道教纯阳派的内容道教纯阳派,是吕洞宾所留传,它包括道教的一整套组织内容,还包括内丹术、道法(斋醮、符箓、禁咒等)和武学、医学,以及道家文化等具有以下范畴:1、纯阳派道教组织。其中包括纯阳派道教教义宗旨、组织机构、宗教仪式、法会活动等。2、纯阳道法。道法,又称道术、法术,它包括符箓、  相似文献   

15.
李康 《武当》2005,(8):18-19
张恩彤先生自幼喜武,后随王芗斋先生专攻大成拳,惟一惟精,艺业惊人,是王芗斋先生门下功力最深厚、劲力最纯正的弟子。他一生业绩颇多,战绩辉煌,可是因为他弟子较少,且成名弟子另有术业,不事宣传,故世人多闻张先生大名而少知其事,在目前少之又少的记载中又有不少讹传。笔者自幼好道,崇侠尚文,为探索武道合一之旨而随明师习内功拳。亦随王选杰、李荣玉(常志朗先生衣钵弟子)二师习大成拳,曾多次闻二师讲述张恩彤事迹,仅就所闻志之,以飨同道,并借以纪念这位德高艺深的武林英杰。  相似文献   

16.
武宣 《武当》2012,(10):7
9月1日上午,著名武术家、太极拳技击艺术大师王培生先生诞辰93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王培生先生家人及部分弟子、再传弟子参加。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关振军先生主持会议,王培生弟子门人张全亮、张伟一、陈兴波、任达文、高壮飞等先后从不同角度追忆了王先生的高尚武  相似文献   

17.
李增云 《武当》2010,(3):13-15
八卦柔身功,也称八卦游身功。早年,它是八卦掌门内用以养心与调息而不外传的一套功法,仅王宫皇族成员有缘从大内高手习得此功。它创始于八卦掌开山祖师董海川,传尹福、宫宝田而集其大成。凡属清宫内八卦掌门人一系,皆熟谙此法。清亡后,宫内八卦掌门弟子纷纷离宫,这套功法才在民间得以流传。  相似文献   

18.
《绿野仙踪》是清中叶一部以神仙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曾被人们视为“奇书”。此书以主人公冷于冰访仙求道终于修炼成仙的故事为主线,较广阔地描绘了清中叶的社会生活,民俗时尚,全书充满神秘怪诞的情节与色采。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在叙述冷于冰访道求仙的过程中,对道教“内丹”的理论与方法有较详细的叙述。将这些论述与道教内丹的主要著作如后  相似文献   

19.
在道教(家)养生领域内,我们应该强调以下四个理念。一、养生须养德老子五千言,几乎通篇都在阐述德的作用与重要性。"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易曰"厚德载物";孔子曰"大德必得其寿";内经更是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离开了德,生命之器象则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家贵生而生长,贵生的含义是"乐生、好善"(《太平经》),"乐生、好善"的思想,是道家、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  相似文献   

20.
关羽一生忠义双全,历来为世人所崇敬。儒家旌其忠义,列为武圣;道教以其神勇武功绝伦,表旌为三界伏魔协天大天尊;佛教将其尊为护法伽蓝尊者。在民众观念中,关公是战神、保护神、驱邪神、武财神和义气神,地位极高,可以与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共享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