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相对稳定的综合产出的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效益的合力。  相似文献   

2.
知识小词典     
《云南科技管理》2006,19(3):58-58
国民生产总值G N P(G ross N ational Produd)——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G D P(G ross D om estic Product)——亦称本地生产总值,是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情况的度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年或季)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民收入(N ationalIncom e)——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针,因此常被使用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注视的国际统计项目。社会总产值——也称社会总产品,是指一定时期内(年或季)以货币表现的农业、工…  相似文献   

3.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在生产中的劳动效率,是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工业产品的能力,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产品在国际上必需具有竞争力,企业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她。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在生产中的劳动效率,是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工业产品的能力,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产品在国际上必需具有竞争力,企业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她。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姜明新 《科协论坛》2007,(12):122-122
1人力资源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并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或时期内,拥有的具有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总和的劳动适龄人口。  相似文献   

6.
农业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量的增加。技术进步是指生产力发展中科学技术对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贡献,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在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农业生产总值都翻了几番,各类农作物的平均亩产也稳步上升。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  相似文献   

7.
李泽忠 《中国科技纵横》2011,(3):221-221,258
工伤风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履行劳动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发生劳动者人身伤害事故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法律责任风险。近年来,矿难等事故频繁发生,工伤事故猛于虎也,给国家和用人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用人单位忽视安全生产和教育,冒险和违章操作,导致工伤事故发生,依法由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刑事制裁、劳动仲裁与诉讼等风险。为了防范和分散工伤事故风险,用人单位应当强化劳动安全管理,参加工伤保险和商业保险等,预防和控制工伤风险,确保劳动者生命健康安全,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做好降低建筑产品(以下简称产品)成本工作,应首先明确产品成本的概念。产品在本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与物质劳动的总和,是构成产品价值的主要部分。产品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劳动即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二)活劳动耗费新创造的价值中以工资等形式分配给劳动者个人消费的部分。(三)活劳动耗费新创造的价值中以利润和税金的形式向国家提供的盈利及企业的利润留成部分。产品价值的前两项构成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生产经营管理过程质量指数和数量指数的综合反映。它不仅反映着生产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9.
近一个世纪以来,农业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可是,目前,农业生产效率又有下降的趋势,有的国家或地区已经开始下降了。其原因,是连年频发的自然灾害所致。如果我们走生物措施的道路,便能解除农业生产中的“多灾多难”,实现持续增产。换句话说,只有实行生物措施,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的发展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10.
政府统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与服务,其效能的高低日益成为社会各方议论的焦点。所谓统计效能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统计管理模式下,采  相似文献   

11.
一农业生产的范围农业生产,是人们化费一定的劳动,有目的地培养一些生物——植物和动物,来供应人们所需要的某些产品的生产事业。农业生产是在人们经过长期的劳动,积累很多经验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的兴起,距今已有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农业生产,分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在植物生产方面,有种植得最广泛的稻、麦、豆、粟、高粱、玉米、甘薯等供给人们作为食粮的粮食作物,还有棉、蔬等满足人们衣着和其他需要的纤维作物,花生、油  相似文献   

12.
“GDP”代表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其英文全称为Gross domestic product,中文译名对国家来说叫做国内生产总值,对地区来说叫做地区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3.
安全生产是指施工企业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等,"百年大计,安全第一"安全生产是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的保护,提高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对燃易爆危险场所及有毒环境的安全措施,是安全事故多发的建筑施工行业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这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规律决定的。我国农业素有“弱智产业”之称,农业产业化建设中,无论是在生产领域,加工、贮藏领域,还是经营管理领域,都迫切需要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3,(24):42-43
定义: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其科学基础是“微生物学”,技术主体是“生物工程”,它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由于人们在工厂车间内都要穿戴白色工作服从事劳动生产,其产品是无污染、无毒副作用、有益于人和动物健康的高度安全食品,所以“白色农业”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16.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诸要素组成的整体综合体。凡系统必有结构,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切能。林产品系统结构是林产品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或秩序。林产品系统功能是林产品系统与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传统林产品指的是林木加工后具有某种特定用途及物质形状的劳动生产物。它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与人们的某种生活需求,林木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有目的生产加工创造出来的物质资料,它是物化劳动转移和劳动凝结的成果。通常指的是木材及林副产品。现代林产品指的是森林资源能够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消费者和用户某种需要的产品。它包括实物、服务等各种有形、无形产品。实物产品指的是硬件产品和流程性产品,产品具有一定的物质结构。服务产品指的是为推销林产品所进行的活动。诸如计划、代销、指导、供货、改进、评议、培训、维修等。有形产品是具有一定物质形状的各种资源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如原木、锯  相似文献   

17.
黄淮海地区农用地利用集约度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志宏  梁流涛  郝晋珉 《资源科学》2009,31(10):1779-1786
就当前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或市场价值形态核算农业用地利用集约度的缺点,本文引进能值分析科学合理计算黄淮海地区农业用地利用集约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投入集约度整体上显著高于我国农业生产平均投入水平,而且其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该地区属于我国农业生产中集约利用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综合能值集约度有所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农民外出劳务比较多的地区和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②2001年~2005年黄淮海地区农业资本劳动能值比率值显示出其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显著高于全圆平均水平并且增长迅速,说明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以先进的生产工具取代落后的手工工具和人畜为主的劳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③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出黄淮海地区各地资本劳动能值比率分别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成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利于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8.
李铁斌 《科技广场》2012,(7):192-197
集体谈判是劳动者利益代表——企业工会或产业工会与资方组织之间就关切双方利益的实质性条款与程序性条款进行反复谈判与信息决策的过程。三方协商机制是政府、企业方和工会方就各方关心的问题在国家层面、地区层面或行业层面进行利益博弈和信息决策的过程。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集体谈判双方的自主博弈过程及产业工会干预下的双方反复博弈过程,对劳资双方组织博弈和企业劳动关系运作进行初步探索,并探讨劳、资、政三方协商过程中的三方博弈行为,分析了理性人假设条件下各方如何实现各自长期效用的最大化,期望对了解劳动关系的运作机理有所帮助,对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9.
V=∑WiVi 在系统工程中多用来评价科研价值。但是,只要把这个公式赋予特定的含义,就可以用它来定量地评价一定时间内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和原则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带给本企业或社会的经济效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以对它进行系统的分析,综合为一个量的形式,以客观地反映某一生产过程的  相似文献   

20.
森林对于人类的生活,除了可以直接提供各种建筑、机具、薪炭等材料和各种纤维、油料、副食品等等而外,还具有调节气候、增加雨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间接效益。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有1/3的土地上均匀地分布着森林,那就能有效地控制风沙、水、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促进农业生产连年丰收。调节气候森林象一个巨大的抽水机,把深深埋藏在地底下的水,大量的散发到空中去。有人计算过,在一万平方米面积的森林上,夏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