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写作素材。“小学作教学与学生生活沟通”是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的基本途径是:开放语课程,构建生活课堂;培养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改革作教学,激发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有几点体会:①从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②学生参与生活,亲自实践;③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践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3.
由于学生缺少丰富的真实体验,无法将真实的情感带入到写作当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文生活化逐渐渗入到教学当中:运用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循序渐进的将生活融入作文;利用生活中的范例进行引导;重视作文点评课。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新写作。课程的改革带来了写作教学的巨大变革。首先是写作观念的变革,提倡写真生活进行真表达,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其次是写作内容的变革.变应试作文为生活作文;再次,关注写作过程:搜集资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都有明确要求。相信新世纪的写作教学与新理念的指导下一定会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本针对当前大学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正确认识写作教学中的几种关系。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以写作实践为主;以激发写作兴趣为主;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增加阅读量;教要以多种形式批改作等,中也介绍了笔在写作教学中的作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一种创新的活动,其本质是创造。写作教学应根据写作的这一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可以从几方面进行培养: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写作的兴趣;培养写作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谢萍 《考试周刊》2011,(74):67-68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在低谷徘徊,原因在于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时间长,学生反思时间少。带来的结果是训练次数有限,提高速度缓慢。假如说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还有一点指导作用.也无非是当堂的审题指导,或教授所谓的框架结构。其实,当堂指导与写作远不能涵盖写作教学的整体。写作指导应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以及相互之间交流体验,并通过这一过程中的切磋,闪出思想火花,感悟写作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学实践表明,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积蓄素材,掌握技巧:历练学生倾吐真话,表达真情的写作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释放个性,放飞心灵,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害怕写作的原因:一是没有话说;二是没有感情;三是不注重观察生活。鉴于此,必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并在作文后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自评。  相似文献   

10.
毋莹梅 《双语学习》2007,(6M):32-33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重要地位,面对学生作文难的现状,我把小学生的特点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从以下四方面来培养写作兴趣:一、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形成创作源泉;二、以说促写,丰富素材;三、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四、广泛阅读,积累词汇、积累情感。让“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伴着学生走出一条辉煌的写作道路。  相似文献   

11.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参与生活;让学生多写贴近生活的作文。同时,增加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文体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2.
审视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普遍感到写作无趣的现象,指出其主要是由写作教学情境的缺失造成的,并基于此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三种写作情境的创设途径: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巧妙导入;与教材重点相结合,巧搭支架;与新媒体相结合,巧建平台。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要努力创新写作教学,更新理念,让学生关注生活,提炼生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感受生活,表现生活,让生活融进写作,让写作改进生活。  相似文献   

14.
《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由本人承担的“生活作教学”研究课题提出:从生活中作,在作中提高生活的品味。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小学语教学中,写作训练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事情。他们总觉得无事可叙,无理可言,无情可抒。作课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许多学生面对题,咬笔抓腮,愁眉苦脸,无从下笔;或时断时续,写写停停,最后勉强写出一篇,却又是干瘪乏味,缺少生气。是他们没有生活吗?不,生活是有的,而且中小学阶段是充满幻想的人生阶段,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变换多姿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形呢?究其原因。除了缺乏写作  相似文献   

16.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逐渐成熟的阶段。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感悟生活的能力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这是学生能够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良好基础上.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颇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通过“敞开心扉写随笔——笔触延伸写生活——学会审美写个性”三部曲.让学生愿意写作文、能够写好作文,表现出鲜明的写作个性。  相似文献   

17.
禹兰 《九江师专学报》2005,24(2):113-115
教师如何突破公文写作教学的难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教师要了解学生实际,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二是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为此要求他们到单位去实习,真实感受公文写作的应用情景;三是从多方面认识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吴蓉瑾 《中国德育》2006,1(9):69-71
一、基本理念:“写真话、说真事、抒真情”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通常是“教师命题一学生写作一教师改评”的模式。这种训练模式容易造成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害怕作文,作文脱离生活,缺乏真情实感。《上海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要求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写作应有感而发,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作”。 小学生往往不会挖掘身边题材,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小学语文写作指导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小学生情绪晴雨表”(以下简称“晴雨表”)是我结合我校情感教育办学特色而设计的一种写作教学新样式。其特点是,让学生通过记录自己生活中的“阴晴雨雪”、点滴小事,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变化真实、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晴雨表”将写作定位于“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教师关注的重点不是作文的文字技巧和表达形式,而是学生是否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教师对作文的评改不仅是对文本的评改,还是师生之间真情对话、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过程;写作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教小学生作文,更在于教他们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写作教学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学生文化积淀不足,对生活体验不够,不善思考:教师写作教学整体处于无序状态,写前指导不足,写后评改不当等。因此应从这些方面入手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冉正宝 《现代语文》2014,(9):127-128
写作教学往往会遇到一个瓶颈式的问题:当从知识层面教会学生什么是写作动机、写作主旨、写作材料、写作结构和写作语言的时候,却在实践层面上却发现学生写出的文章虽“五脏俱全”,却缺乏灵气和动人之处。突破这个瓶颈的策略是:写作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