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广韵》二0六韵、平水韵一0六韵、中原音韵十九韵部、十三辙中十三韵部和中华新韵十八韵部进行梳理,旨在弄清语音发展流变的过程,进而更好的掌握语音史.  相似文献   

2.
诗文用韵是反映特定时代某一地区语音状况的重要材料之一。唐代河北道南部的赵州诗人李峤、李华、李嘉、李德裕和幽州诗人卢照邻、贾岛的诗文用韵情况就反映了赵州、幽州二地的实际语音面貌,展现出一些韵部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诗、词用韵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宝贵资源,周密诗、词用韵前人未做过系统研究。通过穷尽考察302首周密古体诗、词,并以鲁国尧的宋代通语18部系为参照,得出周密古体诗、词韵系共16部。周密古体诗、词用韵大致符合宋代通语,同时也体现了宋末浙江吴语方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姜特立是南宋浙江丽水人,研究其诗歌用韵不仅有助于了解其诗歌韵律,而且有益于南宋丽水方音的研究。古代诗歌用韵能反映通语和方言的语音状况。姜特立诗歌875首,共923个韵段,系联为18韵部;不同韵部之间存在合用现象,如歌梭部与麻邪部合用、歌梭部与模鱼部合用、侯尤部与豪宵部合用等,这些合用现象透露出南宋丽水等浙南地区的方言语音信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北宋河南籍诗人贺铸的诗的用韵作了系统的考察,古体诗归纳为20部,其中舒声韵13部,入声韵7部;近体诗只有舒声韵,共14部。近体诗颇多“借韵”和“出韵”,说明其诗的用韵打破了官韵的限制,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实际语音现象,对宋代语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元稹所作281首古体诗韵字的系联,归纳出古体诗用韵25部系统,其中阴声韵10部、阳声韵8部、入声韵7部.并对与实际语音相关或跨部通押的特殊韵段进行分析,同时对所涉特殊韵字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唐诗人卢纶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冕",其诗歌久负盛名,是研究中唐语音的重要语料。卢诗用韵,近体诗、古体诗均可分28个韵部,大多数诗歌用韵严整,其中东钟、庚青等部与《广韵》有所不同,但也是实际语音的反映。而且出韵较少,换韵自由,韵脚字亦不避重复。  相似文献   

8.
金代河北诗词的韵母系统可以归纳为18部,与同时期中原一带的韵母系统基本一致,从总体来看反映了当时通用的语音系统。和《中原音韵》相比,这个韵母系统具有3个特点:入声仍然作为独立的韵部存在;山摄还没有分成桓欢、寒山、先天三部;车遮韵、支思韵尚未形成。古体诗用韵研究对于汉语语音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宋代诗人宋祁近体诗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人用韵的研究对于研究一定时期的历史语音特点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对北宋中期诗人宋祁近体诗的韵系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其韵部和用韵特征。祁诗的近体诗韵系分析、韵部和特征归纳分八组进行。  相似文献   

10.
诗文用韵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王之道古体诗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它们的韵部为十八部,先着力分析舒声韵部特点,尤其是上去混押现象,再分析其入声韵部特点,探究阴入相押的几个特例。与《广韵》独用、同用进行对比,进而总结出王诗古体诗韵特征,初步探究北宋时期安徽诗人用韵研体现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1.
戎昱诗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昱诗分近体诗和古体诗两大类。近体诗的用韵可分为22个韵部,很规则。古体诗的用韵可分为30个韵部,既有押平声韵的,也有押仄声韵的;用韵较宽,且有出韵现象。  相似文献   

12.
《洪武正韵》是明初官方修订的韵书.韵书自颁布之后,便受到了一系列的批评.直到20世纪开始才有学者进行研究.随着近代汉语语音研究高潮的来临,众多学人参与《洪武正韵》的研究,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论作.这些论作对研究中国语音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黑城出土的俄藏《广韵》残本与周祖谟的《广韵校本(附校勘记)》进行了比对校勘,对其中的个别字词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4.
童谣在广义上指主要传唱于儿童口中的音节和谐的歌谣。根据保存下来的文本,由于社会观念的不同,不同时期记载的童谣作品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明代以前保存下来的童谣主要是作为神学和政治附庸而存在,政治预言性是其主要特征;明代以后表现儿童现实生活和真实性情的童谣文本开始增多,并逐渐成为主流地位;当代记载的童谣作品则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甘肃河西民间歌谣丰富多彩,仪式歌谣、诙谐歌谣以及一些另类歌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科学解读这些民间歌谣将具有深远的民俗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儿歌不仅让儿童身心愉悦,更让儿童在生活上、学习上受益匪浅。然而当前儿歌却面,临着创作“青黄不接”、演唱“无歌可唱”、传媒“寥若晨星”等问题。基于此,我们应着重培养一批儿歌专业作家以创作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举办全国儿童歌手大奖赛以调动儿童的演唱兴趣;开通儿童音乐专用电视频道、增加儿童音乐网站以拓展儿歌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浅论民谣在当代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谣历史悠久,发展到当代,有了它新的内容与特色。本文试从时政谣、校园谣、手机谣三大方面对当代民谣的内容加以分类,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并从成因、传播、民谣自身的魅力三方面探索当代民谣的繁荣原因。  相似文献   

18.
《广韵》韵目切语共出现两次,一次在目录中的韵目字上方,一次在正文的韵目释语中;而且,有63韵的切语前后不一致:56韵的读音前后相同,7韵的读音前后不同。这说明与《集韵》及以后的韵书目录相比,《广韵》目录不成熟,而且对《广韵》切语的系统性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9.
《广韵》是中古音的代表作 ,有着丰富的又音字。本文对《广韵》又音字的数量和又音的演变情况作了初步的定量分析研究 ,并对又音演变的成因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规范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An unusually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nursery rhymes provide realistic depiction of women's life experiences over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a. They tell about women's fears and concerns as well as hopes and dreams and even sufferings. They refle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ttitude toward women as influenced by Confucian teachings. Those rhym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at represent the three stages of a woman's life: (1) childhood and before marriage, (2) the wedding, and (3) married life. These rhymes continue to provide enjoyment for children. More importantly, they are living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