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四力"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新闻作品的有效方法和实践路径。在融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下,如何增强"四力",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值得媒体人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着眼于增强新闻工作"四力",从自身新闻工作实际出发,探索新闻工作者在新时期如何写出导向正确、有现实意义和思想内涵、贴地气的好作品,以期切实提高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邵建华 《新闻战线》2020,(5):115-117
为传承红色基因,盐阜大众报策划实施了为期两个月的“追寻铁军足迹,牢记初心使命”大型融媒体新闻采访行动。采访组成员跨越八省一市,深入挖掘红色故事,推出系列主题专版,发表了一批诠释“铁军精神”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引发社会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进行新闻线索的捕捉,还要不断提升新闻作品内涵,同时参与新闻生产运营,集采、编、制、传等各项技能于一身。同时记者还需牢牢树立节目创作、传播精品意识,才能更好的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本文从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四力"方面分析融媒体时代记者内功修炼的根本,希望能够帮助融媒体记者顺利开展新闻宣传,打磨融媒体时代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要在工作过程中脚踏实地,诚实守信,坚守初心,风雨无阻地出现场。不仅如此,还要"展望远方",视野开阔,勤于思考,善于对事件进行深入发掘,写出反映时代脉搏的好作品。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力"是记者安身立命之力,是记者肩负历史使命、为新时代放歌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工作中,只有坚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提升新闻舆论工作"四力",才能写出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增强"四力"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求,走的路有多长,新闻就有多生动鲜活!不抵达现场,不亲眼亲闻,不挖掘出细节,又怎能写出生动鲜活的新闻?练就"铁脚板",展开"千里眼",只有在"铁脚板""千里眼"下才能写出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这是笔者从事新闻工作20年来所得出的深切感受。  相似文献   

7.
多元化传播时代到来,新媒体、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但越是高度自由的环境,越是需要具有公信力的主流声音。公信力是主流媒体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这就要求从业者要眼睛向下,身子下沉,要从百姓的立场来策划宣传作品,要以百姓的视角来创作宣传作品,要用百姓的语言来采写宣传作品。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本文就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主流媒体如何通过增强"四力"来构建公信力,唱响时代"好声音"。  相似文献   

8.
付琳 《新闻战线》2022,(12):82-84
新闻从业人员要主动适应新媒体语境,加强新媒体选题意识、采编能力、宣推思维等,做到脚力实、眼力准、脑力灵、笔力活,打造接地气、有灵气的新媒体产品和有温情、有共鸣的新媒体平台,助力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齐升。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聚焦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持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锻造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本文结合具体工作实践,对全媒体时代采编人员如何勤修脚力、增强眼力、提升脑力、锤炼笔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融媒体时代,对于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作者两次蹲点乡镇农村开展新闻采访为例,从寻找“新线索”、发掘“新题材”、发现“新价值”、书写“新文章”四个方面阐释新时代党报新闻工作者如何守正创新,践行“四力”挖掘新闻,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品质、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1.
韩宏 《新闻战线》2020,(5):110-111
要采写出接地气、带露珠、冒热气,让读者记得牢、印象深的文物新闻作品,就一定要在增强“四力”上下功夫一肯于吃苦练脚力,“铆”在新闻一线“逮活鱼”,细心观察练眼力,淬炼捕捉新闻的“火眼金睛”;站位高远练脑力.在新闻中发现“新新闻”,深挖细雕练笔力,让新闻故事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2.
李红  郑勇 《新闻前哨》2020,(1):78-78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四力"的要求非常必要和及时。新闻现场往往稍纵即逝,新闻生产要又快又准,没有硬功夫、没有真本事是不行的,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一、脚力是打造新闻生产"直通车"的基础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奉献精神强,是记者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不惜脚力是基本要求。知道新闻应该往哪里跑,什么路线跑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王大璐 《传媒》2016,(10):64-6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要求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以达“润物细无声”之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亲切关怀,也饱含着对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践行“四力”是新闻出精品的根本保证。面对舆论格局的深度调整,要树立时代思维、融合思维、创新思维,深耕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新闻叙事模式,提升新闻内容生产力,真正将“四力”要求融入整个采编流程。  相似文献   

15.
朱金平 《新闻战线》2020,(1):101-102
为满足读图时代受众的视觉需求,2019年元旦改版后的人民日报更加注重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在新闻图片的使用上,努力增强新闻力、提高艺术性、拓展空间感,给读者新的视觉呈现,为各级党报创新使用新闻图片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6.
新闻作品往往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随着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多元化发展,对优秀新闻作品认定的标准也发生了多样变化。但无论认  相似文献   

17.
"四力"是新闻记者开展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也是采写高品质新闻精品佳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入手,分析论述了新时期提升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实践路径,期望对建设高素质新闻工作队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杨建 《新闻通讯》2010,(8):13-15
新闻作品往往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随着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多元化发展,对优秀新闻作品认定的标准也发生了多样变化。但无论认定的尺度如何演变,一部优秀的新闻作品一定应该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观,反映现实生活,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践行“四力”,既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提升本领水平的方法路径:脚力是根基,运用脚力,能增强深入基层的密度与宽度;眼力是关键,运用眼力,能提升观察社会的广度与高度;脑力是核心,运用脑力,能强化组织策划的厚度与亮度;笔力是落点,运用笔力,能锤炼新闻作品的温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20.
黄翔 《新闻战线》2020,(4):108-109
面对新的时代挑战,必须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打造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重庆广电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工作,开展“四全媒体”研究建设、构建“四力”高地,面对挑战“燃”起来,适应传播环境变化,重视新媒体运营,使巧劲探索转型升级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