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分类法将“医学史”课程思政分为“科学精神”教育专题、“人文精神”教育专题、“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专题三类,并用案例法将“医学史”课程中的部分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的联系以具体案例的形式进行阐释,尝试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史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医学史”教师通过“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和相应思政元素的挖掘,逐步提升了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在“医学史”课程中逐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一个新兴的教育理念,它将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德才兼备的培养目标。但是,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思政教育显得愈加重要,构建高校“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构建高校“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的必要性和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的具体措施,希望对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早日构建我国“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结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工作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科教学中,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效融合,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为此,文章以高中物理为研究对象,结合物理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的意义进行分析,就融“课程思政”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展开简要探讨,意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4.
辛文昉 《高教论坛》2020,(5):24-25,40
课程思政是通过发掘专业课中的育人元素,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达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效果。通过对线性规划授课内容中思政元素的提炼,使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深入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内涵,充分挖掘课程建设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数字电子技术”为例,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包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竞赛3个方面,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专业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知识社会学作为研究知识与社会之间关联的理论和方法,将知识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知识的价值负载性与社会建构性的命题,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分析路径。课程知识在不同的教育场域中,依据不同的建构规则存在着不同的内在规定性和表达。知识的“生产场域”蕴涵课程思政的育人本源,“再脉络化”场域孕育课程思政育人的生长点,“再生产”场域中教学实践的转化推动着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实现。知识社会学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实现,必须尊重课程知识的特性,把握课程思政育人的内生路径;须关注不同形态的课程知识,探索课程思政与社会境域的双向互动;须增强不同类型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系统推进“大思政”格局;须转变教师课程角色,实现课程知识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7.
结合“测绘保障”专业课程特点,分析了课程思政的需求和意义,着手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并行,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同行,通过“以史思政、以人思政、以识思政、以践思政”四个渠道,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潜在的内涵,将其生动有趣地融入课堂教学,铺设有效开展“测绘保障”课程思政之路,提出通过多方协作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凝聚团队力量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反馈机制,实现专业能力与德育培养的有机结合,达成“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高等院校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晓静 《英语教师》2023,(16):93-95+101
分析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将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例,探究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即统一商务英语教师教书育人思想,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实现各课程协同育人;紧跟时事热点,注重教学内容“事、时、势”结合的创新,实现课程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教学实践中注重利用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第二课堂活动,着力“思政元素”实践育人;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全方位考核。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当前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提出了“一统二全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价值引领与课程知识技能体系有机融合,同时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以及相应举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协同”是在“课程思政”理念基础上提出的宏观性、“融入性”思政教育目标,可以促进专业、学科和跨学科之间的有序协同,实现课程、专业、学科间共同育人。因此,高校应构建全员协同、系统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遵循系统性与长期性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适应性和超越性原则,贯通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最终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以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世界"具有总体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生活世界"中积淀的各种背景性知识储存会被"总体化"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是文化、社会和个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整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确立"大教育"的理念,创新全社会育人体制,完善高校育人机制,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信息量小、传统传授的误教误导、教育者自身不足、受教育者的认识误区、不良行为和风气进入高校校园并扩散泛化、教育内容传播和受教育者的年龄呈现逆序现象等问题。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在精神底蕴上相通相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应该与时俱进,把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构建“泛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体系。在“泛思想政治教育课”实施上,可以采取将马克思原著内容尽可能地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寓通识教育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开设通识教育类课程等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型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以"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正成为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共识。文章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视角,以《光电子学》课程为例,结合专业和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以实现在对学生知识传授过程中价值观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化学”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都需要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涵中蕴含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点,在课程知识传授的教学活动中,将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有利于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开展学生科学精神、辩证唯物观、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和体制自信等思想政治育人相关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就“生物化学”课程内涵体系及其中的专业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要义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行个性化阐述,为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生物化学”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理论力学”课程思政中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学人才,结合“理论力学”的课程特征,从哲学、逻辑方法、工程、人物故事等方面着重研究如何进行“理论力学”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总结课程思政实施一般流程。针对“理论力学”课程思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常瑶 《成才之路》2021,(15):10-11
“课程思政”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文章分析“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探讨“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工程质量控制课程中的运用策略,为“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学校医学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思政教育是提升各类医学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由之路。文章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作为根本目标及出发点,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中,并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及组织形式,力图让思政教育真正融入教学中,切实发挥立德树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高校开设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总结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挖掘出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即社会发展、国家需要、大工程蕴含的内涵式发展、文明发展、文化自信、社会责任与回馈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小故事。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围绕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高校应着力构建"三全育人"立体化培养体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专业实践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全覆盖,有力推动高等教育"三全育人"教学体系的构建,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