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琳 《大观周刊》2011,(32):46-47
“恶意欠薪”行为,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侵犯,也是破坏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为了根治“恶意欠薪”这一顽疾,让所有的劳动者不再受其困扰,让社会公平正义得以彰显,刑法将“恶意欠薪”入罪。但是恶意欠薪又引发的相关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2.
刑法的谦抑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近年来,恶意欠薪的行为在我国比较泛滥,给厂大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刚通过不久的《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行为纳入到刑法规制的范围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关于恶意欠薪入罪与否的讨论变得更为热烈。本文将从刑法的谦抑性角度出发,认为恶意欠薪行为不应入罪,恶意欠薪的行为应当由民法、行政法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3.
罗燕 《民生周刊》2020,(2):32-34
"治理欠薪的思路要从帮助讨薪转变为预防欠薪,而预防欠薪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依据法律支付工资。"春节将至,农民工讨薪又成社会热点,不过,今年更热的是国家治理农民工欠薪顽疾的力度。国务院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推出了大动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日前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两会"期间,中华全国总工会(全总)副主席张鸣起呼吁应该在《刑法》中设立恶意欠薪罪。"对欠薪逃逸这样的恶意欠薪要加重处罚的力度,增加违法的成本",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邹震表示,这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切实维护低收入工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12月16日,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友君向全国人大代表汇报时,建议设立欠薪逃匿罪和建立欠薪保障基金。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政府先行垫资体现民生关怀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公开曝光30家欠薪企业名单,共拖欠工资总额1200余万元,因许多欠薪企业老板逃逸,政府筹集1000万元先行垫资为员工发薪。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起,湖州日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为你‘薪’动”系列报道活动,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震慑遏制了欠薪行为,有力推动了欠薪事件解决,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工的好评。省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督查组对此表示:“这项创新举措值得全省借鉴。”  相似文献   

8.
读者论坛     
不要为欠薪者留情面周英杰新年前后,正是各地民工准备离开城市返回家乡过春节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往往是一些用人单位拖欠民工薪金事件的高发时期。遍览全国的各大传媒,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但是,笔者也发现这类报道的一个“软肋”,这就是一些传媒在报道拖欠民工薪金事件时,往往只侧重于民工如何如何无助和凄惨,却很少让欠薪的老板出来“晒晒太阳,见见阳光”。传媒在提到欠薪者的名字时,一般是语焉不详,常常用一个“某”字就轻轻带过了。  相似文献   

9.
高压态势、重拳治理之下,欠薪情况得到极大改善。2019年年底,一段河北蔚县信访局长怒斥企业负责人,为农民工讨薪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中,蔚县信访局长李海明斥责欠薪企业负责人,"你们欺负农民工""拍拍你自己的良心",这些为农民工撑腰的话被广大网友点赞。第二天,农民工兄弟们便拿到了应得的工资。  相似文献   

10.
这两年,渐渐感觉身边关于农民工欠薪的案例少了。以往,每到年底,总能收到有关欠薪的投诉。有时,听完投诉人的诉说,心中五味杂陈,倍感无力。今年策划农民工讨薪封面选题时,编辑部门的同事们跟我感受差不多,我们甚至为找到合适的案例而发愁。案例的减少,跟近年来相关政策出台和系列行动息息相关,"农民工工资保障网"逐渐织密织牢。  相似文献   

11.
罗燕 《民生周刊》2020,(2):22-24
用法治手段治理欠薪顽疾,这让时福茂更有底气了,"恶意欠薪就是跟政府作对,跟法律作对。""我们这里有7条藏獒,它们可能不太听话……"这是时福茂一次代表农民工维权时发生的一幕,用人单位将农民工和律师拒之门外,还进行人身威胁。作为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15年来,时福茂代理了1300余件农民工维权案件,为农民工讨回工资、工伤赔偿金近亿元。  相似文献   

12.
企业资金危局的延后效应考验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智慧,但最终解决企业欠薪等类似问题,还需在法治框架内解决,而不是简单化地诉诸街头压力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中国运动员应有自己的礼仪;恶意欠薪不是劳务纠纷;谁更应“无缝衔接”交通;不妨“绿色销毁”走私汽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由于追讨欠薪的戏剧化冲突和返乡过年的浩浩大潮,使平常极少被关注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体——农民工,在每一个农历年的年头和年尾,往往成为媒体追逐报道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3,(3):12+14+16
焦点六部门联合督察组赴各地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年关将至,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进入关键阶段。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派出联合督察组,赴有关省市对当地开展专项检查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16.
根治欠薪     
《民生周刊》2020,(2):18-19
临近春节,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最关心的是能不能拿到工资,回家过个好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目前,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正在进行中,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行动。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攻坚行动从2019年11月15日到2020年春节前。  相似文献   

17.
做人要厚道,要有原则,这是优秀通讯《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向人们彰显的朴实而震撼心灵的主题。作品描写的是四位农民工在欠薪老板逃跑后生计处于困境,依然尽心看守着老板财物的事情。作者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从道德层面深刻透视了农民工  相似文献   

18.
申志国 《大观周刊》2012,(27):43-44
欠薪问题事关公民权益,关系社会和谐,关乎百姓生存。《刑法修正案(八)》 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入罪,体现了刑法对民生的关怀,更强化了刑法对民生的保护。虽然刑法修正案最终将其入罪, 但是对于该罪中“劳动报酬”的范围,还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3,(46):14-14
42岁的重庆市云阳县人和镇龙泉村农民熊德明,12月初正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本年度中国经济人物候选人之一。 10月27日,这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告诉在重庆考察的温家宝总理,自己的丈夫被拖欠工资2240元,在总理的帮助下他们迅速讨回了工资,也引发了全社会对民工欠薪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报刊审读     
连云港日报的“民生·热线”专版该专版民生新闻的见报数量和质量在同类市级党报中都属比较高的。这些民生报道汇聚着社会的温暖,也刻录着城市的伤痛。编辑记者用笔关注市民看病、房价、民工欠薪治理的艰辛嬗变,用笔书写市民出行、购物、安全等等需要保障的公共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