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小玲 《考试周刊》2010,(26):60-61
现在各级各类考试几乎都是限时的,所以限时作文的训练受到了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中学生的作文一般都要求在两节课的90分钟内完成,有的两节课还要被作文指导或评讲占去一些时间.这样一来学生写一篇文章的时间一般便只有一小时左右了。诚然,这种限时作文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培养学生限时作文的能力是必要的。就中考和高考来说,两个小时或两个半小时的语文考试,除去做前面试题的时间,余下写作文的时间也不过一个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化虚为实”这种写作手法,作者往往会把难以触摸到的思想感情化为眼前可见的人或事,或物,或耳边可听到的一切。若能把这一手法运用到写作中,就可以让学生作文有一个大突破,学生作文有了切实可写的内容,作文中的形象就会鲜活起来。下面笔者就对“化虚为实式”的作文开头训练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晓琦 《山东教育》2002,(17):32-32
学生写完作文后,会期待着老师的评价,也会格外注重老师评语的内容。假如每篇作文后都是内容、结构、题材、立意都相同的评语,会让学生感到千篇一律,冷冰冰的。时间一长,学生看厌了,就会觉得不过是例行公事,无什么新鲜东西。发下作文来,随后一扬,丢进课桌,老师辛苦写就的批语就会白费了。因此老师不能只按常规批改方式批改作文,要在批改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发现学生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真实情感,注意学生的个性所在,不仅在眉批时注出来,最好在总批时再特别点出来给予肯定。如我…  相似文献   

4.
语文老师经常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作文教学,老师们在备课时,把作文教学总是定为重点、难点,一说起这个话题,大都摇头叹息。其实,如果仔细留神,也会有捷径可走。1教师写示范作文,引导学生在每一次的习作中,学生总是会产生写作困惑:或下笔生涩,或言之无物,或难以起笔。面对此情此景,  相似文献   

5.
考试作文是一种被动写作行为,受命题要求和考试时间的限制,如果不懂得基本的写作步骤,临场将会不知所措。因此,本文将着重谈一下考试作文的一般写作步骤。考试作文的一般写作步骤依次为: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和行文。一、审题 审题就是看到作文题后,要认真揣摩题目中的每一个字,如果是提供材料的作文或附有说明文字,更应该认真阅读,从而明确作文题的要求:定什么文体,写什么内容,选什么材料,表达什么样的主题等。这一环节是作文成败的基础,理解浅了,文章就没有深度,理解错了,就会“跑题”。二、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要确定…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反思作文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全体学生对本题作文或一次作文的重新审视,并以本题作文为参照进行再创造的作文训练方法.反恩作文一般要经历命好本题--引导学生"回头看"--指导学生反思作文--对反思作文品评等几个步骤.在反思作文教学中,要注意训练系列的长度、训练的着力点和训练方法的灵活选择等几方面问题,以保证反思作文的有效开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平庸的作文是怎么写出来的?"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或"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成熟的作文呢?在一定理念指导下,写什么、怎么写都有想法.成熟的作文靠成熟的作文理念.作文的理念哪里来?主要靠阅读借鉴.如果全靠写作实践的积累,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会走弯路.  相似文献   

8.
李伟 《山东教育》2002,(10):43-43
一、培养兴趣,积极参加学生自改作文,开始会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常结合作文评改讲一些名人轶事,使学生懂得为文必改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我还调整了作文的评价标准,不以初稿论成败,而以修改稿的水平定优劣。只要改得好,哪怕只是一点,即给予肯定。二、推敲词句,做好示范教师在浏览了学生的作文后,选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为病例文,誊抄在大纸上或投在幕布上示范批改,改时对学生讲清每一组语句怎么修改,或增补,或润色,或调换,或删改,并说明为什么这么修改。使学生加深理解,有章可循。最后让学生照例子互改或自改。…  相似文献   

9.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09,(5):140-140
作文命题,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及话题作文之分。命题作文及话题作文都是给一些关键词,材料作文则是给材料及图片。而给词语与给材料的不同,或许就在于文字的少与多。文字少,有可能套题。为防套题,除了替换成材料外,还可对关键词有所修饰或限制。比如不是写“季节”,而是写“难忘的季节”或“美好的季节”。再就是在写作要求上有所限制,比如文体上的明确。命题作文本来只要给出关键词即可,但也有加上一些文字的,则文字也起了引导或提示的作用。比如“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综观2007年的18套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话题作文一枝独秀的局面已不再。全国18套语文试卷中,竟然有14套试题的作文采用的是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的形式,而采用话题作文的仅有4套。而且作为高考命题的风向标的全国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让诸多语文老师和学生普遍望之畏然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对当前作文教学现象有理性的认识。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当一种或几种模式根深蒂固时,学生的作文将会出现千篇一律的"奇观",而并非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如,写议论文就好比给学生一个货架,这个位置放"是什么",那里放"为什么",再摆个"怎么样",看似琳琅满目,岂不知公式化、模式化的写作是作文大忌。  相似文献   

12.
学生每次作文后,最急于知道就是教师对作文情况的反馈,作文评语中的每一句话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心理.具有指导性的作文评语往往会令学生茅塞顿开,或借此生发下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反之,则会使学生不知所云,甚至望而生厌,失去写作的信心和兴趣.作文评语已经成为当前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长期作文教学实践,逐渐使许多老师认同这样一个想法:大作文训练固然必要,但进行小作文或片段作文训练,似乎更具实效性。写一篇大作文得花费60分钟左右的时间,评改快则一两天,慢则三四天,等到讲评,学生对作文印象已淡,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把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随着音乐的律动,旋律的变幻起伏,或喜或悲,或惊或叹,或静思默想,或提笔写作。一、营造和谐的氛围提到作文,好多学生就会头疼。要是真开始上课了,学生的思想都会由下课时的松弛变为上课时的紧张,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作的思维。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作文内容,在课前播放一些符合作文内容的音乐或是一段韵律优美的轻音乐,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作文氛围,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变  相似文献   

15.
郑义亭 《学语文》2007,(5):53-53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作文教学历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写出高质量作文,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或办法,是高中毕业班议论文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课上,常常先是老师设计文题,或是一段文字,或是一幅简单的画面,或者干脆是一个命题,那么此类作文该如何下笔呢?于是我们常常做一字师,对立意的审视,对材料的撷取,对线索的把握,稍作点拨,于是学生便会妙语连珠,美文迭出。然而当学生作文久练而无长进时,或接触一崭新的文体时,或是学生初次面对口头作文时,  相似文献   

17.
审视近几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题,就会看到这样一种趋势:话题作文已取代其它几种中考作文命题,占据了主导地位。话题作文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是因为话题作文以它的开放性赢得了出题者的青睐。考生如何写出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写出对话题作文的独创性见解,话题作文的拟题就是一把能否打开评卷老师心门的钥匙。笔者曾有幸参加过遵义市余庆县的中考作文评卷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但很多时候,作文教学已经或正在忽略许多宝贵经验,使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繁杂,严重变味.如何有效地开展作文教学,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要不着痕迹地指导学生作文;作文不仅是习作,更是创作.  相似文献   

19.
余梅 《教育艺术》2003,(6):40-41
中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指导、习作、批改、讲评四环节。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批语。我们被办公桌上一叠叠作业搞得头昏眼花,在下作文批语时,往往不经意地批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或挥毫打个等级敷衍了事。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深切地感到:作文批语马虎抽象,空话大话,学生就会更马虎,甚至不屑一顾。所以批语要切中要害,点拨迷津,语言要鲜活,这样学生就会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发展性评价,不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还会对我们的作文教学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成为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一个新的起点。由此,探寻有效的、可行的发展性作文教学评价机制与策略以改变上述现状,成为了每一个高年级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