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2.
刘红川 《科教文汇》2008,(13):87-87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要求。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使英语课堂与美育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执行者和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使英语课堂的气氛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3.
关文贤 《内江科技》2007,28(10):168-168,170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4.
浅谈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论述美育与高职英语教学的关系和美育在教学中的应用来说明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继而使学生在美的感受、熏陶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5.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信息技术课中处处蕴涵着美。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这个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信息技术课中处处蕴涵着美。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这个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形体训练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美的行为艺术培养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形体训练中的美育是以学生为对象,以美的音乐、美的形体、美的动作、美的语言等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自我美的朔造,使学生动作美达到和谐、统一,在形体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流畅的音乐中展现形体动作美。  相似文献   

8.
朱玲 《科教文汇》2008,(35):177-177
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是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从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来揭示美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9.
优化英语教学的方法很多,本文重点讲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渗透美的情感。这一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作者力图通过自身教学经验从语言、教态、音乐、环境、情景、活动几个方面阐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从而告诉我们美育对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深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教学中要深入挖掘美育因素,充分利用美育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钱惠芳 《科教文汇》2009,(17):106-107
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同样,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创造活动。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进行着多种多样的创造之外,还要通过美育,实现自身的美化。在某种程度上说,审美活动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造就。在今天的技校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是紧紧渗透在其中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从美学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对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一定的美欣赏基础上展开联想,这样,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联想的能力,并能更好地培养自己对真正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体育·美育     
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实施应该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它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遵循以美育体的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才能健康、顺利地实施美育,才能培养出学生感觉美、理解美、实践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唐猛 《科教文汇》2008,(33):97-97
美育的直接职能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即提高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着美,教师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包含的美感,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用美育去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熏陶、感染、丰富、净化学生,以美育人,陶冶美的矿石,撒播美的种子,酿造美的甘泉,塑造美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就是要在教学中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艺术、美的生活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美是健美操具有魅力的特殊体现.健美操在形体、动作、造型、队形、服饰音乐等多方面都要充分体现"美",不能体现美感的健美操是没有生命力的.本文讨论在健美操教学中实施美育,使美育与身体发展、技能发展、情感发展、创新发展、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推动健美操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吕璐 《科学中国人》2014,(1S):50-50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她是一个丰富而生动的美的世界。她的美不仅在于其几乎涉及人文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教材内容的美,同时也包括其展现传感这些内容美的教学艺术美。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感悟,欣赏这些美,同时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新《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养成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美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美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是每个中学数学教师的责任。数学的美感不仅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而且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美育,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使学生在享受数学美的愉悦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美育教育。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努力钻研,既教书又育人,通过美育调动学生的心理愉悦因素,用美的形象感染他们,用美的意境陶冶他们,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美,体会美,从而以美的眼光发现美,展示美的人。语文课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教材中编选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语文能力的范本,而且可以借助其明显的思想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应重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文美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强调语文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情趣盎然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美,品味美,体验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能融入文章去感悟文章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正强调美育,提倡美育,在当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必要提高人们理解、鉴别生活中,艺术中美与丑的能力,完善对美好事物的感觉,激发他们遵照美的规律去进行创造的愿望。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在与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找美的规律,打动学生感官从而建立完美的审美心理结构。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除了要让学生了解美学的一些知识、概念和技巧外,更主要的还是在教学中要强调真情实感获得和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