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所谓班级管理的“空白”艺术,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出时间与空间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她们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舞台上自主地去完成任务,在积极参与中开展自我教育,在相互协作中提高能力的一种班级管理方法。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自主管理”,作为一种艺术,它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姚萌青 《职教论坛》2001,(12):56-56
教学中教师都十分注重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尽量使教学语言科学准确、生动通俗、风趣幽默,这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然而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的同时,若能巧用“空白艺术”,则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空白艺术”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具体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矛盾引入课堂,讲到关键处,突然停下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尽量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动脑筋、讨论。教学中常用的“空白艺术”有以下几种:一、引入新课的空白艺术。在新课开始或引入新课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故意留下空白,然后渐渐引入新课知…  相似文献   

3.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呢?  相似文献   

4.
金志平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4):34-35,55
“空白”是一门艺术,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形态之中,在室内设计中也不例外。通过阐述“空白”艺术的渊源、“空白”艺术的致用、“空白”艺术的手法,展示“空白”艺术与室内设计关系,对易被人们忽视的室内设计“空白”艺术作补白。  相似文献   

5.
刘北荣 《广西教育》2006,(1A):68-69
中国的山水厕讲究留空白艺术。“以白当黑”、“虚中有实”,这种方法能取得“此地无形胜有形”的艺术效果。同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适当留一些“空白”,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锻炼思维、调整情绪的作用。这是因为:1.从学生的思维角度看,寂静的“空白”阶段是学生静心思索的时间,学牛容易集巾注意、发展思维。2.从学生的记忆角度看,“空白”期间,  相似文献   

6.
留白,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所谓班级管理的留白艺术,是指将留白手法用于班级管理之中,以此营造出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方法。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有哪些留白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艺术空白”的审美效应引发阐述了“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效应。以创新思维的开发为基点,结合心理学知识.从导语、文本解读、课堂质疑、板书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开发学生创造力、想像力所发挥的作用。同时点明运用“空白艺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所谓空白艺术是指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中,并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将空白艺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在内容上、心理上、环节上、习题上留下暂时性“空白”,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进行积极地“再创造”,从而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空白是一种艺术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神形兼备,创造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同样,讲究“空白”艺术,并让这种空白艺术与其他表现形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达到一种虚实相映、疏密有致、有张有弛、起伏迭宕、妙趣横生的境界,从而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一种极至。  相似文献   

10.
余轩堂 《文教资料》2008,(31):104-106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班主任运用空白艺术管理班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运用"空白"艺术管理班级要注意掌握适当的"度":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同时要抓住时机给学生留下"空白".运用空白艺术管理班级讲究方法:精心"预设",巧妙留白;过程监控,方法留白;激发兴趣,悬念留白;树立榜样,示范留白.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教学中的“空白”艺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受,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时空。本文从课前导学中、内容设计上、语言品读上给学生留下“空白”入手,浅析了“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2.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所谓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故意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并以此引起学生的想像和联想。让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驰骋,从中质疑、探究、释疑。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综合性、审美性的艺术。也应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让空白艺术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3.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的各项活动、思想教育、教学实施、课外活动等,都要通过班级组织来进行。班级管理不仅直接影响着每个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着整个学校教育管理的质量和学校的精神面貌。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班级管理的方法和艺术。本文试就班级管理布白艺术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班级管理布白艺术的含义(一)布白布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从“空白”物象的关系看,“空白”是虚…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应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挖掘一切能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因素,注重留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空白”中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形成“空白思维”。“空白思维”是学生在多种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一、“空白”思维的界定及其特征所谓“空白思维”,原是艺术环境中所设的一种情境,本文用来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留有的“空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思路、新…  相似文献   

15.
“空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空白艺术的运用,目的都是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观众和读者,给他们留下退想和创造的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有思维的余地,讲到适可,点到即止,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去主动探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使语文教学实处含虚,虚处含实,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探讨“空白”艺术问题,追述“空白”这一古老的美学概念的审美特性。中国古代的“空白”是一个模糊而无限的概念,文论家认为“空白”的审美效应是由“道”的性质决定的;从操作层面看,“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把它嫁接到语文教学中,阐述“空白”在语文教材(文学文本)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审美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空白,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候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8.
赵凯华教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在我国 ,有一种普遍的提法 :作为一名好教师 ,应当‘课堂上解决问题 ,把所教的内容都讲透’ ,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 ,让学生课后提不出问题”。他指出 ,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 ,在物理教学中 ,要及时恰当地在时间、空间上留下一块“空白” ,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教育是一项特殊的艺术。教师如果能把这种“空白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去给学生留出想象、思考的余地 ,不讲透、讲深 ,而且在适当的地方有意留下一些暂时的空白 ,设置一些缺陷地带 ,促使学生产生一…  相似文献   

19.
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白艺术,是所有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在书法、绘画、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历来都讲究空白艺术,尤其是书画作品,空白是其“半壁江山”,就像我们离不开空气一样离不开空白。艺术作品中的“空白”,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的“空间感觉”,从而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对于传情达意有说不尽的妙处。它容纳了无限的外延,使其向纵深延伸,可以用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去演化,因而也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20.
国画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境界空灵,意趣无穷;维纳斯雕像,也因残缺的双臂,给了人们无限退想的空间……这些都是“空白艺术”造成的强烈的艺术效果,艺术钟情于“空白”,我们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亦是如此,它的成功开展与“艺术空白”息息相关,在主题活动中,既要留下艺术空白,又要利用艺术空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诱发幼儿思考,开发幼儿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