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运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融入情境,就能更好地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多媒体设施介入课堂,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各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总复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好的备课环节。那么开展文本细读,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而且可以促使同学们找到学习的支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可以完善学生的读书方法,形成读书能力。本文主要探讨文本细读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审视我国现行的教育,学生只会做习题而不知或不会读书,从而导致综合素质低下,乃是目前中小学教学的一种通病。对其做有的放矢的改革,就应从加强阅读入手,弥补现行教材量少、陈旧的不足。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读书意识、读书兴趣、读书方法、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丰富学生的积累,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  相似文献   

4.
教学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岗大街小学 教学年级:六年级 主讲老师:张瑞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交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选择的读书。 3、解决学生在平时读书中的一些困惑,鼓励学生更好的读书。  相似文献   

5.
孙雅琴 《学周刊C版》2011,(8):170-170
当今世界,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学习。学生在学校可以系统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参加工作后知识的取得则主要靠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的就是将来学生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学习。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是教会自能读书。什么是自能读书?自能读书的意义何在?如何训练自能读书呢?  相似文献   

6.
美术欣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作品进行感受与理解 ,并逐步达到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教学中 ,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欣赏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欣赏教学的质量。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读。读包括读书和读作品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最基本的方式。读书是指集体或个别读教材中的文字内容。通过读书 ,学生可以了解有关的美术理论知识 ,了解有关作品的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以及大体特征等。读书可以同听教师的讲述、介绍等结合进行。读作品是指在仔细观察作品的…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等,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元人程瑞礼在《读书分年日程》曾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句话是说学习和读书肯于付出艰辛,作文就会轻松省力。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这样,老师临时指导和批改作文就可以少辛苦些,学生也可以多得些实益”。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也深深地体会到,成功的阅读教学将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无从说起的问题,可以克服教师作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中学图书馆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课资源,配合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要引导学生读书,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探索一条使学生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发展的语文教学之路,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在1998年9月,提出了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为目的的“读书·积累·发展”的语文教改实验课题,并选择了吉林大学子弟中学这一可以为学生读书提供良好环境的学校进行实验,选择了年轻肯干、敢于探索的杨宏杰老师作为实验教师。三年来,杨宏杰老师为这一研究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们看到了学生自主阅读之后在语言能力上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红娟 《教育》2012,(16):50-51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把语文教学的视角落在学生的大量阅读上。因为大量阅读可以促进学生识字、积累语言,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语感,还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和启迪智慧。回顾历史,我国古代的一些大家也喜欢读书,如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教诲,屈原因"博闻强识"而闻名,苏轼有"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相似文献   

12.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积淀学生的人生底蕴,擦亮孩子人生的底色。但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时常遇到很多教师埋怨说学生们对于读书没有多少兴趣,不讲究读书的方法,那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养成用心读书,用心思考,融会贯通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言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的作用是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知识,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还可以开发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圈点批注是我国传统的有效的读书方法。圈点批注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使学生在读书时深入思考,帮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自主了解文本。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师应传授并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5.
王爱娟 《学子》2013,(6):70
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学会读书,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紧抓"读"字,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把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书"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内容都很优美,内涵都很丰富,人文精神深厚,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生朗读。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借助对课文中名词佳句的朗读和理解,感受课文的主题、韵味和风格,接受课文对自己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读书是为了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品味语言;教师的提问,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读书的目的,检查学生读书的效果。课堂上一些教师往往这样操作:让学生阅读指定的课文或课文中指定的段落后,再提出许多问题。这种操作方式乍看起来大致符合教学常规,但略一思索,弊端就显而易见了:其一,学生在读书中对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思考准备,回答问题时,捉襟见肘,甚至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7.
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读书能力.教给他们读书方法,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是改变“老师讲、学生听,有师易、无师难”局面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想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读书日之际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阅读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张美娟 《课外阅读》2011,(12):90-90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吸收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具备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阅读本领。可见,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