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秦榕蔓 《中学理科》2007,(11):14-15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弊端,我们构建了创设数学情境的教学策略.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变教为导,变讲为学,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独立探索,交流讨论,反思评价,使学生能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对于怎样评价一堂数学课的讨论,常常主要围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评价.此外,人们还经常讨论应当遵循怎样的模式来教学以及为什么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Mathematics Proficiency).这些讨论的最终目的是期望在我们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教师能够帮助每一个学生学懂数学,学好数学,热爱数学,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3.
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和数学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数学思维活动逐次升华的结果.从这一意义上讲,数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学生从事积极的数学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双边活动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学习非常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操作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独立操作,从而获得直接经验的一种方法。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小学数学里的很多概念,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一些起始概念,往往很难找到与之有适当联系的已知概念作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屉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方式,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基础,以训练思维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应充分发展人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在大学数学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就如何做到在大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出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8.
王忠杰 《辽宁教育》2009,(4):49-49,62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对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新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石拥军 《宣武教育》2005,(10):20-23
一、问题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结构在相应发生着变化。当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另一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优点: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易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一、以学生为本组织课堂教学 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引路者”的作用,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在学生的最近数学发展区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以学生为本组织课堂教学 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引路者”的作用,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在学生的最近数学发展区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晓斌 《时代教育》2006,(12):96-96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后,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有效合理地组织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境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经过几年的课改,广大教师对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小学数学学生课外合作学习进行初步探索。在新课程中,已完成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但应该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教育与指导,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单一”转向“全方位”,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学会”转向“会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具有更高数学素养的公民.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育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习惯."作为讲授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贯彻素质教育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充分体现数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雯 《学周刊C版》2024,(16):29-32
以专业为导向的高职应用数学教学改革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培养更符合职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文章旨在探讨高职应用数学教学中以专业为导向的改革措施,先深入分析了高职应用数学教学的特点、改革的必要性,接着探讨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从教学内容改革入手,提出结合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并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注重数学建模;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强调了项目驱动教学,提出通过实际项目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对于考核方式改革,提出了设计开放性题目测试数学建模能力,采用项目综合性评估考查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师提升素质方面,强调加强教育技术培训,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以确保他们具备与改革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希望本研究能为相关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教师主导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凡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努力做到,不要包办代替,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辩证关系。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人脑作为思维器官,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育如何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主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从育人观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课程观看要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从教学观看要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从学习观看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应融会贯通,就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吴玲琳 《考试周刊》2010,(48):81-8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如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