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解放前,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原因,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制度基本仍处在前资本主义的各个社会发展阶段上,各民族社会经济结构异常复杂,各民族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也不尽相同。许多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汉族相似,或大体相似,即封建地主经济占了统治地位。而有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结构和汉族地区大不相同,有的是封建农奴制,有的是奴隶制,有的甚至还保有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概括起来,可以说是一部四种社会经济形态并存的,活的社会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主题内容认知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错综复杂。其经济成分主要包括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受经济性质和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的影响 ,各经济成分间既有密切联系 ,也有尖锐对立 ,这决定了近代中国的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主题内容范围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及发展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共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元明清时期,是封建中央对云南民族地区治理较为成功的时期。在其所采取的各项治理措施中,对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组织的改置与重构,导致国家法律在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明显加强和深入。国家法的广泛适用与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组织变革互相影响、相互促进,推进了封建国家对云南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4.
云南文化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支柱产业,服务于云南社会、文化、经济各方面的发展。结合当前实际揭示与认识云南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是今后发展的基点,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产业与文化生态、文化产品、区域经济等诸多关系是未来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回避的话题,更是开拓空间所在。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云南民族教育已经走过了41年。回顾和总结它的经验教训,研究它今后的发展,都会碰到它的功能问题,这是一个关于百年大计的战略问题。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建国前夕,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农奴制等多种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极不发达,教育十分落后,贫穷与愚昧共存,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这是我们研究云南民族教育不可忽视的基本省情。  相似文献   

6.
云南普洱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验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即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对落后民族特殊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彻底解决各民族间社会发展不平衡,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最佳途径。过去的58年,社会主义在边疆民族地区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已在云南普洱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黎族是海南岛古老的土著民族。西汉中期与中原中央封建政权发生联系,在汉族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黎族社会越过原来社会正常的发展水平,没有经过奴隶社会而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黎族的封建化进程缓慢而且发展不平衡,经由一千余年,到明清时期,完成了黎族封建制的巩固完善。  相似文献   

8.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基本思路,就国内而言,这是各地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般性。而云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进行,同其他省区相比,也同样离不开云南社会发展规律的特殊性,即云南社会经济条件及其文化意识结构的多民族性以及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多样性。云南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总的历史趋势有着共同规律,走过了一条大体相同的发展道路,从而表现出统一性。然而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各自封建经济形态萌芽和形成中所起作用的历史因素不同,那末各国的封建制度又是各不相同的。如何把握中国封建经济形态自身固有的特征,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是从封建社会内部、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它经历了孕育、萌芽、发展的历史过程。 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下,资本主义还未形成一定的势力,而是经过孕育而萌生的最初形态。 运城盐池有悠久的生产潞盐历史,它也经历了资本主义孕育、萌芽和缓慢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11.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工具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达,作为“第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工场手工业兴盛起来,战胜了封建行会手工业,资本所有制取代了封建工具所有制和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解体。近代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工具所有制残存着,与资本所有制复合在一起,严重地阻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直到解放初,经过土地改革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结束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和资本私有制,开创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局面。本文着重阐述马克思关于封建工具所有制与行会制度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算是我在《华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一期上发表的《马克思论古代土地所有制诸形式》一文的续篇。  相似文献   

12.
周全 《华章》2013,(28)
夏朝的奴隶制国家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从夏、商、周的奴隶制国家到春秋、战国的封建国家以及现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形成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民族发展历史,这是从民族统一与分裂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历史的发展态势,也是比较普遍的历史分析方式,本文将拟从历史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历史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教育点多、面广、线长,基础差、成本高,正处在打基础、加速度、调结构、提质量,改革创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阶段。少数民族众多,财力十分困难,少数民族总人口居全国第二,15个民族为云南独有,5种少数民族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  相似文献   

14.
专题指导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种经济形式: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建国后中共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探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建国后中共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探索,是重点。几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原因及经济发展趋势是难点? 鸦片战争以前,封建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这在客观上又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应注意的是,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缓慢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并存,是近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彝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倮倮族,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自称“蛮彝”,基本上是从云南迁徒去的,他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与云南彝族相当,婚姻家庭、丧葬习俗、原始宗教、居住服饰、文化艺术等与云南彝族有诸多相似,但也融入了当地民族的文化因素。近几十年来,东南亚倮倮族社会经济激剧变化,民族同化,人口减少,民族文化特点式微乃至消失。  相似文献   

16.
封建历史上的一些改革者,都是为了社会的安定和繁荣而进行改革的。虽其爱国含意和内容是从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但在当时可称之为有作为的政治家,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近代中国代之而起的认识西方,学习西方,主张改革的开放思想。这些成了近代中国强国的必由之路,是爱国主义的时代强音。每一个改革者,首先应当是一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发展与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改革都有着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是一个边疆、山区、民族“三位一体”的省区,由于地域优势及自然条件的得天独厚,使之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然而,云南各民族地区社会的整体发展状况并未因此而显出“优势”来.本文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分四个方面阐述了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性,采取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生活中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表明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进展,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开始逐步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它的发展道路与资本主义正常发展道路不同,没有经过如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由资本主义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到机器大工业三个发展阶段,加之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它的摧残,使这个新的生产力一开始就带有不可避免的先天不足和强烈的反抗性。随之而产生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国际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政权展开了不断的搏斗。斗争的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是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废土官、设流官,加强了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彝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利于彝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明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与统治,彝族退居山区和半山区,不利于彝族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以来云贵地区彝族农业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先秦时期,云南的土著民族与氐羌、百越、百濮等民族群体相融合,云南多民族分布格局已见端倪。秦汉至唐宋时期,随着汉族的不断迁入及与云南各族的融合,云南多民族分布格局形成。元明清时期,大量的汉族人民进入云南,汉族即成为云南的多数民族,其他民族则成为少数民族,云南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形成,这对云南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