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编辑同志:你们好! 一九八五年第七期《新闻与写作》杂志刊登了我的体会《写稿焕发了我的青春活力》后,我先后收到江苏、浙江、安徽、陕西、山西、广西、河南、河北、山东、新疆、四川、广东等十多个省区百多名新闻写作爱好者的来信,有的同志在来信中介绍了自己坚持学习的情况.这对鞭策我写好稿子,坚定走自学新闻报道之路起了很大鼓舞作用。一位战士来信介绍说:“我们买书要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县城去,而且在这中越边境的大山区交通不便,生活和工作在枪声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转给我一篇报告文学习作及作者的信。作者周自狄在信中说:“……我写了一篇《团旗下的‘花香’》的报告文学……写好后,我送给了主人公及主人公所在的厂党委。他们看后都说:‘写得比较成功’,我拿给周围的同志看,他们都说不错。可是,当我把稿件投到有关报刊时,却给退了回来……”作者看了《新闻与写作》后,希望能帮助他找找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初学新闻写作的农村青年。去年10月份,我想订几份新闻写作刊物,一位朋友向我介绍了贵刊。当时,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订了半年的《新闻通讯》。今年第一期来后,我就迫不急待地翻开贵刊,先把目录看了一遍,再仔细地看完了全部内容。由于看的入了迷,被灯把书的封底给  相似文献   

4.
疑义相与析     
1997年12月24日,我收到山西大同矿务局马脊梁矿宣传部武昌山同志的来信。来信说,他读了《新闻三昧》1997年第11期上《写完“至少看两遍”》一文,在新闻写作方面得到很大的帮助,同时善意而中肯地指出了文中的两个数字差错,这是武昌山同志对《新闻三昧》和我(作者)的爱护。我被他的爱心行动所感动,于是,把这封信的内容和我的感受告诉了《新闻三昧》的主编张淑华同志。  相似文献   

5.
来信马信德同志:您好!我们是上海体育学院的两名教员,从前年起,根据领导的总体设想,在体育系本科生中,抽出十六名喜欢写作的学生,组成一个写作班,目的是想经过一定的写作及新闻专业训练,使他们既有体育专业的业务知识,又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为体育部门输送文字工作者。我们白手起家,又不懂新闻专业的业务,这个班应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给贵刊写的《<新闻与写作>引我上路》的稿子,经编辑修改,以《初学者的话》为题在《新闻与写作》第五期发表后,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等省的一些初学写新闻报道的通讯员给我来信,问我刊稿率那么高,秘诀是什么。在此我向同伴们谈点不成熟的体会。写稿总想被采用,这是通讯员的共同心理,特别是初学者,更是如此。可是怎样提高稿件的刊用率呢? 人们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躬耕陇亩”者,爱好文学及新闻。今年订阅了《新闻与写作》,细读一至三期对我有很大帮助,但毕竟还满足不了我这个“特殊”读者的要求。这要求就是: 1.采访政策及规定,活动范围,业余与专业的区别; 2.采访的资格,特别是向上级领导者了解情况,获取材料; 3.采访证的作用除了起证明作用外,还有哪些? 此致敬礼湖北省荆门市粟溪区铁坪乡铁坪二组朱友登朱友登同志: 受《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同志之托,对你来信  相似文献   

8.
刘兆彦同志: 你来信说自己很喜爱《新闻知识》,并想当一名业余通讯员,但因自己担任厂里的保卫工作,长期上白班,感到没办法进行采访和写作,要求本刊给予解答。我们首先支持你想为报刊写稿的良好愿望,你提出的困难,也是有办法克服的。业余  相似文献   

9.
去年年初,《安阳日报》社的高庆云、冯湘平二同志来找我,谈到他们正在编写一本供初学新闻写作的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学习参考的基础读物《新闻写作例话》,约我给这本书写篇序言。我翻阅了书稿目录,并分类重点阅读了其中的不少篇章,给我的突出印象是:这本书内容实在,条理清晰,能够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比较适合初学新闻写作者的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譬如,全书按新闻写作通常运用较多的消息、通讯、专访、调查报告、评论、来信等各种体裁,分别列出这些文体的大致分类,不同特点及其写作要领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引举例文加以说明,较为通  相似文献   

10.
我从1985年1月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稿。到目前为止,先后被中央电台、《解放军报》等新闻单位采用了150多篇。一些爱好新闻写作的同志来信问我,写稿有什么诀窍,如何提高稿件质量?我的回答是:要在"新"字上下功  相似文献   

11.
读者之声     
湖北省天门市九真镇工交办公室邹培庆: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今年初带着一种试探心理订阅了《新闻与写作》,读后,不禁为贵刊内容丰富、别具一格而拍案称好。3月份我又加入了市新闻学会,由于虚心请教,勤奋用功,不到3个月,先后被《湖北日报》、《荆州报》、天门市电台用稿8篇。当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电台上时,真正品味到了著名作家浩然同志的处女作《姐姐进步了》被河北日报采用后的那种甜蜜味儿。《新闻与写作》开设的“当好通讯员浅谈”一  相似文献   

12.
我是《新闻与写作》的读者,每期刊登的文章我都详细阅读。在学习与实践中使我认识到《新闻与写作》适合业余通讯员阅读。我对《新闻与写作》上登的文章,分为粗读和精读,特别是联系写作中的难题,有的放矢地学习,边学边实践,已经尝到了甜头。我在写《十七中重视发展教师入党》的消息中写道:“学校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不论资排辈,最近发展了6名新党员,还有30人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市电台的编辑提意见太一般化了。我学了穆青同志《对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以后,联系这篇消息,对照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初学新闻写作者,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个难以确定新闻标题的困难。有时正文写好了还没有把题目定下来,甚至临到交稿时标题仍未想好.为此,特望编辑同志能在《新闻与写作》里编写一些有关确定新闻标题的原则和具体方法的文章。四川省达县地区农科所吳名让吴名让同志: 你在信中谈到的情况,不仅在不少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中存在,就是对一些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事实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从本期起开办《采访与写作讲座》,特约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采访写作研究室撰稿。本讲座比较系统地介绍有关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知识,为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同志和爱好新闻工作的同志引个路子,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我们希望读者看了讲座的文章如有什么意见,及时来信告知,以便加以改进,把讲座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写作》杂志,1985年订户猛增到七万多.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新闻与写作》头一期就误了出刊时间,但在出刊后一个多月时间里,编辑室收到福建、江苏、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浙江、安徽、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甘肃、内蒙古、四川、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北京等地订户的来信六十多封,表示欢迎这一刊物。“异地同呼”来信的读者均对新闻写作有所爱好,他们对《新闻与写作》的赞美用语也并不少,“内容丰  相似文献   

16.
谈精品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的同志: 你们好!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老师。前几天,我听我的学生说,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的主持人第五届范长江新闻获奖得者——徐滔,在北京大学作了一个《记者型主播的传播技巧与策划》的讲演。我的学生说讲得很好,她希望我能够找到这篇讲演稿,推荐给大家。因此,我想,你们作为一个深受读者欢迎的专业杂志可否刊登一下这个讲演稿。  相似文献   

17.
来信马信德同志:您好!我们是上海体育学院的两名教员,从前年起,根据领导的总体设想,在体育系本科生中,抽出十六名喜欢写作的学生,组成一个写作班,目的是想经过一定的写作及新闻专业训练,使他们既有体育专业的业务知识,又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为体育部门输送文字工作者。我们白手起家,又不懂新闻专业的业务,这个班应该怎么办?开些什么课为宜?等等,请您多多赐教。上海体育学院潘兴汪郁辉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6日,《四川日报》一版刊登了我采写的稿件《西昌成为普及初等教育市》。这篇稿子发表后,在我市引起很大反响。回想这篇稿子的写作经过,要感谢《新闻与写作》杂志的指导。我1988年7月才开始学写新闻稿件。1989年7月月,订了《新闻与写作》,它对我采写很有指导作用。《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9期,发表了四川省汉源县委宣传部龚儒全同志写的《要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我在首都和全国各地的一百八十多家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方面的文章,出版了《谈新闻写作》专著和写出了其他几本书稿。于是,收到各界人士大量来信。许多业余通讯员感谢我为他们写出了学习新闻写作的好教材,希望我能尽快地继续奉献出更多的适合他们需  相似文献   

20.
读者之声     
陕西省洋县广播电视局刘志敏: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单位的编辑,我是喜爱《新闻与写作》这个刊物的。每当新的一期送到,我是爱不释手,可以说《新闻与写作》是我的老师和朋友,对我所从事的新闻采编业务很有指导意义,我从中受益匪浅。总的来说,我比较喜爱“新闻来稿评析”、“优秀作品评介”等栏目。在众多的新闻刊物中,《新闻与写作》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