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品蝴蝶效应一条狗落水了。一个人跳水了。狗活了。人死了。于是大家传开了——老王家的黑子追蝴蝶追到塘里了,老李家的小李子看到了就跳下去救狗,然后就没再上来了。  相似文献   

2.
佚名 《高中生》2011,(19):24
1.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2.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轮回。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傻  相似文献   

3.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树绿起来了,小草青起来了,万物灵动起来了,我们的情思被惹起来了。朱自清眼里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是风和日丽、百花争艳、草长莺飞的季节。那你心目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4.
自从会考的号令下了之后,中国传统教育界是展开了许多幕的滑稽的悲剧。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作文作秀的现象已成了众矢之的。梦境多了,真情少了;忧郁多了,天真少了;深沉多了,清纯少了;抒情多了,记叙少了;概述多了,素描少了;柔情多了,激情少了;历史多了,现实少了;排比多了,平实少了;感悟多了,经历少了;上帝多了,自己少了。学生作文越来越偏离了自己的感情世界和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我记得……     
我记得,母亲上床休息,总是等孩子们在火炕上睡了,等进了窝的鸡睡了,等挂在屋檐下的镰刀睡了,等炉灶里冒着烟的火睡了,等储藏室里的叉子和盆子睡了,等对着井水照影子的苹果树睡了,等白鹳鸟巢(cháo)上空的云睡了,等被庄稼起伏摇荡的田野里的路睡了。  相似文献   

7.
春天来了     
远处山峦上的坚冰、积雪都融化了,人们脱下了厚重的冬装,天空中飘起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风筝。冬婆婆见状,赶紧躲回了家。雨婆婆和雷公公来了,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燕子又叫起来了,好像在说:"春天回来了,春天回来了……"  相似文献   

8.
春天到了,小草绿了,树叶长出来了。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在为春天的到来歌唱;溪水哗哗地流着,欢乐地拍打着沿岸的石头。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天蓝了,雪融化了。那樱桃花也盛开了,开得如此的灿烂,如此的美丽。我一看到它,就想起了我曾经听过的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9.
童年的一天,他在屋里玩,父亲沉默地坐在角落里。10分钟内,他做了11件事情:写了一个半字,画了一个没画成的苹果,看了几秒钟书,大叫了几声,踢翻了一个凳子,发呆半分钟,玩了三样玩具而且都扔到了门外,傻乎乎地唱了几句歌,欣赏了一下父亲没画完的画作,画了个女孩并哈哈大笑,最后发疯地叫了几声妈……  相似文献   

10.
细节的威力     
铁钉效应的故事源自英国曾经流传的一段民谣: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细节的威力.细节的威力无处不在,在考试中同样应该注重细节.  相似文献   

11.
简要分析学生数学学科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提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数学教师应从外部着眼,从教育内部着手,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读、听、做、思、考等方面寻找途径与策略。指导学生阅读,学会与数学文本对话,养成自学能力,终身受益;听记相辅,注重过程互动,深刻领会课堂教学内容;精选习题,突出求同求变,减轻繁重的作业负担;适当铺填,促进分析思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缓解压力,回归考试本原,让学生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主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写作潜能;鼓励学生观察,引导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多读,积累写作素材;加强写作指导,提高写作水平;重视修改讲评,孕育写作热情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在领导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进程中,认真探索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探索的目的所在,一方面是为了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也正是为了理顺人们的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开道。从这个角度来说,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是为了探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探讨公园绿地的游憩活动,以便为目标人群提供多样、合理的休闲体育活动,并为市级综合性公园的分区规划与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2007年3~5月间,采取现场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方式,对文化公园绿地的休闲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①老人和儿童光临文化公园的频率比较高,几乎每天都去文化公园的老人和儿童分别为73.3%和23.3%,而年轻人光临的频率相对比较低,几乎每天去者只占了3.3%~16.7%;②各个年龄阶层的市民去文化公园的目的不同,儿童大部分去公园的目的纯粹是玩耍,年轻人则大部分是放松身心,而老人大部分是陪小孩去玩或锻炼身体;③多数市民对文化公园的游憩活动不够满意,他/她们认为公园的活动和设施不够,都希望文化公园能增加活动项目和设施,以便能达到有效地放松身心的需求;④不同年龄阶层的市民希望增加的活动类型和项目不同,60.0%~80.0%的青少年希望增开的活动是娱乐方面的,43.3%中年人希望增开的活动是休闲方面的,而63.4%的老人则希望是健身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教师、家庭、学校、社会应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坏境氛围,使教师和学生相互适应。教师要首先主动适应学生,并帮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适应学校、适应社会。本文是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教师和学生相互适应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好该瓶颈问题,关乎重庆经济能否更快更好发展,须从企业自身财务管理、业绩提升、信用建设,以及增加中小银行数量、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创新融资模式、完善资本市场等多方面着手努力,方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如何引导全国高校分类发展,解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单一化的发展目标的矛盾,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难题,也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类型划分,是高校定位及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治本之法,一是转变观念,二是推向市场;治标之法,一是分类评估,二是政府协调。  相似文献   

18.
朱子对孔子“孝”论有重大的继承与发展:给予“孝”明确的定义和解说,此其一;其二,赋予“孝”新的内容;其三,把“孝”纳入其理学体系;其四,重视常规教育和格物致知说与“孝”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活的流动的文化。现代社会对于朱子“孝”论应有所扬弃、有所继承。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如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人才,给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提出了挑战,也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Existing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e impact of context on school organisation and management,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and on student peer relations. New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education policy will devolve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dealing with these issues to headteachers. Headteachers' readings of their contexts and the responses that they make are thus of increasing interest. This paper draws on interviews with eight headteachers of less advantaged English primary schools to explore how they understand and articulate the contexts in which their schools operate and how this knowledge is translated into strategies for organising curriculum, pedagogy and other school processes. These headteachers observed context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behaviour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relation to school, contrasting it with an assumed middle‐class normality. More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families' social and economic position or on the contribution of school practice to educational exclusion were largely absent. School responses were many and varied but, given the constraints of budgets, market and performative pressures, were unlikely to substantially transform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of disadvantaged students. We point to the continuing need for more contextualised funding mechanisms and policies to improve schools in disadvantaged areas and also, in the light of devolution to schools, to the need to develop mechanisms of support to headteachers to help them to develop critical understandings of context and to reflect on school process and practices in the light of these understan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