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一、敦煌学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初步发展敦煌学的产生,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回顾80年的历程,可将我国敦煌学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从1909年起,直到“文化大革命”前,是敦煌学的产生,创业及其初步发展阶段;80年代则是蓬勃发展、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下面先就第一阶段的情况加以探讨。1、从史的角度考察敦煌学之产生我们把1909年定为中国敦煌学的起点,并不意味着我国学者在此之前没有注意到敦煌。事实上,早在藏经洞发现以前,我国学者就已注意到千佛洞,并作了记载。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后,1902年,金石学家、甘肃学台叶昌炽就通过敦煌县令汪宗瀚,得到了藏经洞发现的一些文物。他在《语石》卷一《吐蕃一则》中说:汪宗瀚“先后寄贻宋乾德六年水月观音画像,写经卷子本,梵叶本各二。笔画古拙,确为唐经生体,与东瀛海舶本无异”。他还在其《缘督庐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情况,并曾建议将藏经洞发现的全部遗书运至兰州保管。1909年秋,法人伯希和盗劫敦煌遗书之后,曾在北京给罗振玉、蒋伯斧,王国维等人看了一部分敦煌遗书,并送给罗振玉一些敦煌遗书照片,罗据  相似文献   

2.
1899年发现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之《刘子残卷》凡四种,其中三种于1908年为法国人伯希和所盗,现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编号分别为P2546、P3562、P3704;一种藏国内,即罗振玉藏敦煌唐写本《刘子残卷》,惜原件下落不明,现有罗氏刊行的《敦煌石室碎金》排印本《刘子残》一卷。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1月25日,"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此次会议由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编辑部、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敦煌研究》编委及审校专家、浙大出版社主要领导、部分知名学者、本刊编辑部工作人员等三十余人共聚一堂,就敦煌学和丝绸之路研究动态、《敦煌研究》办刊方向及未来与浙大出版社合作等主题展开讨论,为《敦煌研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1月24—25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敦煌研究》编辑部承办的"敦煌学研究动态暨《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敦煌研究》的编委、审稿专家、编辑出版界专家,以及《敦煌研究》编辑部工作人员共28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次会议是关于探究《敦煌研究》期刊发展方向与当今研究热点相结合的主题鲜明的中小型讨论会。首先由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致辞。王院长回顾了敦煌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敦煌研究》提出"尊重学术,敬畏学术,与学术泡沫划清界限"的要求和期望。与会专家和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介绍当今敦煌学研究动态和热点,为《敦煌研究》期刊的发展献计献策。总的来说,《敦煌研究》要继续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辑的《敦煌资料》第一辑的出版,显示着两点意义:第一、敦煌石室所藏古籍,自从1900年发现以后,即被英、法、日帝国主义分子先后大量劫夺诱骗以去,解放前国人能见到的只有劫余所藏部分。另外或有接受外人馈赠而编印的,有私人向国外抄录或摄影的,但数量较少。今天中国科学院编印的《敦煌资料》是集合了国内外所有公私藏本及摄影,并购得英国所藏敦煌文书的全部显微胶片,全面地加以整理、分类出版,这样的整理工作,只有今天才能做到。第二,这是第一次把敦煌石室藏书系统地整理出来与学术界见  相似文献   

6.
探究《古小说钩沉》之文献出处,不难发现鲁迅在辑校《列异传》、《幽明录》、《玄中记》等三种小说时,征引了当时新发现不久的“敦煌石室所出唐写本类书残卷”,这种类书残卷,正是被伯希和掳走之后又被罗振玉抄录的《修文殿御览》。考察《敦煌类书》、《〈古小说钩沉〉手稿》、《鲁迅手稿全集》等资料,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敦煌遗书对于唐前古小说文献的保存之功,另一方面不由惊叹鲁迅在收藏和利用敦煌文献方面的兴趣与卓识。  相似文献   

7.
<正>《敦煌研究》创办于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敦煌学研究振兴之际。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的段文杰先生敏锐地看到敦煌学即将蓬勃发展之势,提出了创办敦煌学刊物,为推动敦煌学发展助力的设想。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文物研究所开始筹备创办了《敦煌研究》,于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试刊第一期和第二期,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作为主编的段文杰先生在发刊词中回  相似文献   

8.
石室宝藏牌坊与慈氏之塔原本不在敦煌莫高窟。关于它们的来历鲜有人知。笔者对莫高窟石室宝藏牌坊和慈氏之塔的来历、拆迁与复原进行回忆与记述,展现敦煌文物的保护历程。  相似文献   

9.
由季羡林先生主编、120余位学者撰稿而成的《敦煌学大辞典》于1998年12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辞典选收敦煌艺术、敦煌遗书与敦煌学研究等方面60多个门类的词条,共6925条,收有彩图123幅,随文插图626幅。另有附录10个。共计241万字。其规模之大,分类之周详,内容之丰富都是空前的。该书不仅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反映了我国敦煌学研究的新进展。《敦煌学大辞典》出版@白牛  相似文献   

10.
武海龙 《家教指南》2023,(5):156-158
2023年8月19日,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研究》创刊四十周年暨出版200期座谈会”在兰州市敦煌艺术馆召开。会议回顾了《敦煌研究》40年的办刊历程,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敦煌学发展、《敦煌研究》未来办刊方向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垣先生是享誉海内外学术界的世界级学者。他在"发见时代",勇于利用敦煌所出新材料,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引领学术研究新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敦煌劫余录》、《跋西凉户籍残卷》和《摩尼教入中国考》,就是陈垣先生利用敦煌新材料以研求问题的代表作。尤其是《敦煌劫余录》,更是敦煌学研究不可或缺之工具。他对于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实具有奠基和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2.
敦煌,自古以来是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研究敦煌,对于探索古代中西交通史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自清代以来,许多学者就开始注目于西陲史地。近代王国维、向达、夏鼐诸先生,曾结合敦煌石室遗书、汉简,以及实地的考察资料,对敦煌史地进行过深入研究,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对敦煌史地的研究,业已成为“敦煌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敦煌研究院兼职副研究员、甘肃工业大学副教授李重申同志,数年来考察敦煌石窟,查阅了大量的敦煌遗书和缮本图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严谨考证分析,撰写了敦煌学中敦煌体育的学术论文《中国敦煌莫高窟体育资料之钩玄》被国际奥运会遴选入第25届奥运会世界科学大会的论文。1991年10月27日,他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  相似文献   

14.
敦煌本《搜神记》出自敦煌石室,未经后人改动,语料价值很高。文章从语法角度切入,对文本中出现的联合式、补充式和附加式三种复音词情况作一整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寿昌县地境》,1900年出土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为敦煌县高级小学校长祁居温(字子厚)所收藏。前清拔贡吕钟(字少卿)及当地文士窦景桂(字萃五)曾假以录副。向达先生1942年冬赴敦煌考察,无由获睹原本,“仅从窦萃五、吕少卿处得见录本,据以录副”,于1943年9月撰成《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一文,1944年12月发  相似文献   

16.
巴黎藏P.2005号卷子,叙沙州地方史地事,罗振玉排印《敦煌石室遗书》收入,定名《沙州志》,后又影印入《鸣沙石室佚书》.日本学者池田温考证,定名为《沙州图经》;饶宗颐先生编《敦煌书法丛刊》(卷12)从之.曰"志",曰"图经",实是一意,不过"图经"之名略长.此卷前缺,估计所失不多.故大体可云完整.另一卷也存在巴黎,编号P.2695,则缺失较甚,且抄录亦多脱伪.饶宗颐先生考定,据卷中《鱼泉驿》条:"唐咸亨四年(673)刺史李祖隆奏,奉敕置"."隆"字缺末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举办的“海峡两岸敦煌学丝绸之路学术考察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7月21日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举行。应邀参加这次学术会议的有台湾学者高本钊、林聪明、曾振名等31人,大陆学者30余人。7月21日举行了学术会议开幕式并学术讨论会,兰州大学副书记杨恕、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分别代表学校和敦煌学研究基地致欢迎辞。随后进行的专题研讨会上,甘肃省博物馆馆长初世宾作了《甘肃佛教石窟的分布及其特点》、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副所长陆庆夫《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8.
《家教指南》2007,(1):5-10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研究》主编):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为了尽快地刊布本院敦煌学研究新成果,并积极推动全国敦煌学研究的发展,在段文杰先生的倡导和主持下,敦煌文物研究所创办了《敦煌研究》期刊,于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试刊第一期和第二期,1983年《敦煌研究》正式创刊.1986年,《敦煌研究》作为季刊定期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敦煌残卷《南华真经》、《庄子》及宋以后之流传本作比较研究。首先介绍敦煌卷子的残存情况,在此基础上就敦煌残卷的避讳实际,推断《庄子》称经当在唐初,借以驳正通常认为是玄宗时期的说法。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将敦煌残卷与宋本对勘,举例说明残卷优于宋本,今通行本《庄子》文字上的扞格不通、费解处,多起源于宋本之误。以此证明敦煌残卷《南华真经》有较高之较勘价值。本文部分内容曾在1994年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大会发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荣新江著《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已于2005年1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中外关系史、西域史、隋唐史与敦煌学等四个方面的论文和书评15篇。其中中外关系史方面的论文有《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史料的一个概观》、《20世纪的唐代中西关系史研究》等;西域史方面的论文有《西域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隋唐史方面的论文有《关于隋唐长安研究的几点思考》、《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新问题与新探索》等,敦煌学方面的论文和书评有《敦煌文献:新材料与新问题》、《中国敦煌学研究与国际视野》、《〈上海图书馆藏敦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