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口供电公司位于美丽、富饶的辽东半岛西北部,大辽河入海口左岸的渤海大街东段40号,是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全资分公司,担负着营口地区工农业经济建设的供电和大连、鞍山部分地区的转供电任务,是东北电网的重要枢纽之一,是国家大二型企业.  相似文献   

2.
王雨南 《青年记者》2016,(6):105-106
东北报刊史研究的重要性 东北近代报业是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始于清末,发于辽宁,比关内地区略晚.东北地区第一份报刊是1899年8月由沙俄太平洋舰队在辽宁旅顺创办的俄文官报《新边疆报》,发行时间长达12年,是俄国在华利益的代言人,发行对象只限于在华的俄军和俄侨.紧接其后的是1902~1904年间日本在营口地区创办的日文官报《营口新闻》,为东北地区第一张日文报纸.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大门被列强以坚甲利炮打开,国家逐渐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营口也因此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随着1861年依据《天津条约》(1858年签订的),营口代替牛庄开港,营口成为东北第一个对外通商口岸,洋货滚滚而入,洋行、外国领事馆纷纷设立,东北地区的农土产品和矿产资源,通过营口港源源外流,营口成为东北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策源地、进出口商品的集散地以及商品交易中心和金融活动中心。同时,还有中央、省一些重要机构住在营口,如外交部奉天营口交涉员公署、财政部山海关监督署、奉天辽沈道尹公  相似文献   

4.
《兰台世界》2022,(2):13-15
<正>“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在东北解放战争的三年里,国共两党争夺营口的战场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除在正面战场作战中大量歼敌外,还成功争取了国民党官兵的起义。其中,国民党暂编五十八师师长王家善率部起义,实现营口和平解放,是在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整师起义,对东北战局有相当的震动,对东北全境解放有着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营口世纪广场建成于1999年国庆前夕。广场总面积29万平方米,是当时东北单体面积最大的城市广场,现在也是东北为数不多的大广场之一。世纪广场的草坪修剪成各种美丽的图案,一些动物雕塑放置其中,造型十分可爱,广场南部栽植有乔木、常绿树1万余株,总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高标准建造音乐喷泉和亮化工程,共安装高杆灯、花灯、投光灯、草坪灯等288基1860盏。喷泉系统由中心圆径50米的主喷泉,外面辅以5个半径  相似文献   

6.
林文 《兰台世界》1998,(10):42-43
辽西大捷之后,东北野战军又日夜兼程,穿过辽河,像暴风骤雨一样指向东北国民党军最后的巢穴沈阳. 1948年1O月27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当面敌人解决之后,应以不少于三个纵队的主力兵团,星夜兼程东渡辽河,歼灭海城、牛庄、营口之敌,阻塞敌人海上逃路.如果沈阳敌军正式向营口逃跑,则我军应迅速向海城、营口方向进击."  相似文献   

7.
<正>一、近代东北的土地开发近代中国东北地区农业主要特点是开发较晚、人少地多。当关内早已步入人多地少、精耕细作状态时,东北就整体而言,仍然是未开发或半开发状态。除辽河流域有广阔农田外,其他地区基本处于原始状态。东北地区的大规模土地开发是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高潮是清晚期光绪年间。清政府东北  相似文献   

8.
营口市简介     
<正>营口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营口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物产丰盛、交通便利,是东北重要的出海通道,是"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交通节点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东北亚地区最具发展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辽东湾中心城市,辽东湾经济区中心城市、辽东  相似文献   

9.
林文 《兰台世界》1998,(6):40-41
锦州、沈阳、长春是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三个最大的据点.要消灭东北的国民党军队,该从哪里开刀呢?中央军委电令东北野战军迅速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坚决攻克锦州,控制辽东湾的重要门户营口,关上东北大门,将东北的敌人就地歼灭.我东北野战军集中六个纵队和一个炮兵纵队、一个坦克营开始围歼锦州之敌.  相似文献   

10.
营口是晚清东北地区最早开放的口岸城市,从1861年开埠通商到1905年开始衰落,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和衰落,对东北区域的社会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营口开埠、港口兴盛以及港口衰落三个方面分析港口兴衰的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会女子教育是中国近代教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侵入,中国东北营口开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东北创办女子学校以传播基督教教义和培养妇女基督教徒,客观上对中国东北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我国女子教育启开一扇窗子。  相似文献   

12.
营口西炮台     
<正>营口西炮台,是一座近代海防军事遗址。始建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建成于1888年,迄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著名民族英雄左宝贵1884年曾亲自督修营口西炮台。营口西炮台也是东北唯一的、保存完好的生土材料建筑,曾历经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895年3月6日中午12点,日军进攻西炮台,镇守炮台的海防马步练军营官兵奋起抵抗,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97年辽宁省委命名西炮台  相似文献   

13.
营口历史悠久,设县历史可追溯至2200年前。1861年营口开埠后,营口的商业贸易开始繁荣,并且成为东北最大的贸易口岸。营口市档案馆1960年1月成立,历经近50多年的发展,馆藏档案有22万多卷,其中旧报纸有53种,都非常珍贵。在这些报纸中,最有分量要属《人民日报》(1946—1948年)。  相似文献   

14.
营口市是东北第-个对外开放口岸,近代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贸易异常繁荣,并为帝国主义激烈争夺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贸易的繁忙,这里的文化底蕴和氛围也日益显现,尤其是报刊业的发展,更是可圈可点.笔者通过查阅历史档案,搜集到一些资料,现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同时,也想取得抛砖引玉的效果,与广大读者共同研究、探讨解放前营口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辽河水运兴衰与营口港的关系、南满铁路运输助推大连港发展过程、安奉铁路打开贸易通道,认为影响东北南部港口与腹地变迁的主要因素为日俄侵略角逐形成的政治强力导向、辽河水运自然环境衰退和东北铁路的交通引流。  相似文献   

16.
辽宁地区中药生产的历史比较悠久,中药生产绝大多数是药房附设的加工点(厂),进行手工操作,生产方式落后,劳动强度大,产量低,品种也都是传统的丸、散、膏、丹等。辽宁地区中药商业经营早在辽代就有文字记载,先后形成了襄平(辽阳)、锦州、盛京(沈阳)、营口、安东(丹东)等东北地区较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并先后出现了沈阳广生堂、天益堂,辽阳德顺钰,铁岭义和堂等一批老字号药店,经营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饮誉东北乃至海内外。  相似文献   

17.
营口港简介     
<正>营口港地理坐标为东经122°06′00″,北纬40°17′42″,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主枢纽港,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港,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运输港,辽东湾经济区的核心港口。营口港由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下辖营口港区、鲅鱼圈港区、仙人岛港区、盘锦港区、海洋红港区、绥中石河港区和葫芦岛柳条沟港区。  相似文献   

18.
营口市村镇的名字的由来及演变,向人们展示了营口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综观营口地区村镇名字的来历与形成,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1.以明、清时期移民姓氏为村名,反映和记录了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清时期,营口地区陆续有大批移民来自于山东、河北、河南及大、小兴安岭等地,数量居多当数顺治年间。因大量迁入的移民或群居、或散居,许多村落的名字便以移民的姓氏而定。有的以先居者姓氏为村名,有的以移民大户姓氏为村名。盖州市城关镇刘屯村,因刘姓先居得名;鲅鱼圈区红旗满族镇八家屯村,因清康熙年间先后有栾、安、赵、何、李、于、…  相似文献   

19.
《记者摇篮》2005,(12):F0002-F0002
岁月悠悠一甲子,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代节拍,伴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我们迎来了营口人民广播电台建台60周年。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凌海市(原锦县)的西海口在历史上曾是闻名中外的商港。早在唐朝时期,民船出入频繁。元朝末年,宁波商人来此建港,比大连、营口等贸易港早得多,是东北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