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座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读书,是万事之基,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罗蔚 《江西教育》2009,(12):15-15
人的精神成长靠读书。把学校办成真正读书的学校,用书香补充教师的生命元素,用书香润泽学生的童年,这是学校寻求内涵发展的新思路。近几年来,我校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坚持构建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的文化积淀逐渐深厚了,师生的阅读习惯基本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浓厚了。  相似文献   

3.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学校开展读书活动,不在形,而在神,其价值取向应是追求有效阅读,用书香文化浸润师生的精神世界。那么,怎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呢?笔者认为:有效阅读就是要在反思性阅读中内化,在研究性阅读中创生。  相似文献   

4.
黄伟英 《家庭教育》2014,(10):10-11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父母要知道“读书好”,其次是“好读书”,最后是“读好书”。建设书香家庭,父母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5.
为人生奠基,为精神打底,昌乐二中秉持“金子一样的中学时光应该阅读金子一样的图书”的阅读理念,致力于建设“一个让学生读书自由自在、扬眉吐气、无限风光的学校”,坚持四线并举,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打造海量阅读读书工程,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自由呼吸着书香的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规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主渠道,通过推进校园读书活动,构建书香班级;家校携手,倡导家庭读书活动,塑造书香家庭;专业引领,提供读书展示平台,培养阅读之星。多渠道并进,以读书为纽带,将学校、家庭、社区聚合成一艘"读书航母",让读书成为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奠定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7.
信息专递     
据新华网2004年12月12日报道,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完成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发现,5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2003年比1999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调查统计,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的读者大概只占到5%左右。专家从统计数据得出一个结论:生活节奏紧张是阅读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但是,阅读率下降意味着什么?作为教师,坚持读书是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可教师为何也读书少了?教师又该读什么,怎么读?与国民阅读率下降相反的是,国民的功利性阅读比率由2001年的12.5%跃为2003年的20.3%,两年增长了近8个百分点。面对现状,我们到底该何…  相似文献   

8.
张中波 《山东教育》2006,(11):63-63
今天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平台,然而,很多人却沉浸在网络游戏之中。文本的阅读更是让人担忧,新华日报日前在媒体上公布了一系列数据显示,国民的读书热情和个人藏书量5年来持续走低,保持阅读习惯的“阅读人口”目前只占总人口的5%!其实不仅社会上,就连学校里,教师、学生的阅读状况也实在令人担忧,我们已经陷入了“阅读危机”。  相似文献   

9.
我们认为,作为培育人的学校应该成为一个"书香校园",应该把营造校园浓厚的读书气氛,培育师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学校办学不可推卸的责任。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在浓郁的书香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开展读书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需要,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全方位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显然,以人为本,打造书香校园,是学校图书馆管理重要组成,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丹东市六纬路小学是一所拥有40余年历史的名校。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长,推进养成教育,提高人才素质”为办学目标,把读书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全面营造“书香校园”,增强人文底蕴,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美化心灵。一、提高认识,唤起心灵的需要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读书水平。几年来,我们始终把读书习惯的培养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以“读”促教,以“读”协教,以“读”助教。1、多方推进,培养一支爱读书的…  相似文献   

11.
“打造书香校园,提升学校品位,培养全能人才”,这是近两年来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一项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学校读书活动,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我,也开展了打造书香班级的活动.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文学家金波说:“阅读是儿童心灵成长的良方,也是儿童情感教育最伟大的老师。热爱阅读就是热爱光明和温暖,就是接近快乐、美好和高尚,就是对人生有所感悟。”是的,要想让孩子变得精神上富有、生活中快乐,就必须让读书成为她的习惯,让家中溢满书香。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一个缺少精神力量的人。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论述过:“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现在,是一个浅阅读与碎片化阅读占主流的时代,在公共场所不乏看到大众都凝视着手机,但电子阅读更多的是聚焦于网络小说与短小的心灵鸡汤,而真正滋养一个人心灵成长的是深度阅读。面对阅读的缺失,学校积极行动,无论是整体的阅读工程,还是小教室里的“微阅读”,都旨在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精神涵养。下面,我们分享两所学校的有益做法。  相似文献   

14.
<正>“最是书香能致远”早已成为中小学教育者的共识。对于学生而言,捧起一本书,就是在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可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气象万千。在“双减”背景下,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对青少年阅读工作和书香校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河南农大附中”)始终坚持“立身以立学为本,立学以读书为本”的办学思想,自2005年开始就把创建书香校园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努力营造“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名家走进心灵”的书香氛围,力行师生共读书、家校共成长,爱读书、读好书在学校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教育者就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尤其火热。笔者所在的学校也以“校园:溢满书香的地方”为理念,规划蓝图,营造氛围,落实措施,为学生饱览群书创造条件。然而理想总难以成为现实,虽然学校添置了一批新书,但问津者却不多;虽然学校专门规定了读书时间,但认真阅读的却只是少数。一些学生并不爱阅读,特别是男同学,调查中发现95%以上的男孩子不愿读书,书香怎能溢满校园!笔者在《文学立场:当代作家海外、港台演讲录》一书中读到了这样的故事:几年前,在台北的一次会议上,“我”与几位作家就“童年阅读经验”这样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6.
老师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家准备好了吗?今天,我想对大家说:新的学期,请用“心”准备。一、用心读书今年,学校把建设“书香校园”列入了计划。建设“书香校园”,师生都要用心读书。学生阅读,在我校有着良好的传统:建图书角,开阅读课,写读书体会……那么,老师自己的读书热情怎样呢?常听有的老师讲:想读的书很多,不过没有时间。其实,时间在你的手中,阅读在你的行动中。你看:阅览室里经常能看到杨老师、臧老师等几位老师的身影;周老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宋老师当晚如果不读书,就睡不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阅读史。为了大力提倡“用读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的读书理念,丰厚学生的文化、人文、科学底蕴,让静心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培育“书香人生”,成全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2007年,宁乡县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启动了“书香校同”建设,以达到三个目标:一是在一个县级区域内,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引导全体学校共同走向“书香校园”;二是在一所学校内,全体管理者如何引导教学班走向“书香班级”;三是在一个班级内,全体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沐浴书香”。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内容简介作者是近年来中国推广阅读的“第一人”。他提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旗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班级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重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在学生的情感、智力等方面的成长起着非常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班级中健康、和谐地成长,我们有必将班级建设成为学生书香生活的栖息地,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广优秀读物,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强烈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的方式。作为班主任,在班里,我把阅读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来抓,把阅读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班风和学风,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让学生亲近书籍,走进书的世界。播下爱读书的种子,让阅读成为学生最为自然的生活和学习状态,用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亮丽起来”,应该成为打造班级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