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咏 《文教资料》2014,(14):119-120
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爱国志士仁人呼吁“民族再造”,民众学校由此兴起。本文叙述了浙江沿海地区民众教育的兴起及发展过程。并对民众教育演变为国民党全日制民众思想的工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蓉 《比较教育研究》2003,24(10):95-95
绪言部分,简介民众教育思潮,界定民众教育的概念,介绍学术界对民众教育思潮的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受教育程度是教育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康区藏族妇女受教育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生活在农、牧区的藏族妇女受教育的程度仍然还很低下。本文以康区藏族妇女为对象,分析了藏族妇女受教育程度及其制约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该文发表于一九八五年西北民院学报藏文版第一期,原文标题是“浅谈岭善行族的来源及格萨尔王的降生”。本文主要节译了与康区历史有关部分,供研究康区历史的同志参考。题目为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甘孜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得知,在新的历史时期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只有满足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调整专业设置、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能力才能抓住历史机遇得到很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甘孜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得知,在新的历史时期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只有满足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调整专业设置、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能力才能抓住历史机遇得到很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众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从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教育素有“教民”传统,重视社会教化是传统教育的特有功能,与近代民众教育既有本质性的区别,又有自然的内在联系。系统梳理从古代社会教化到近代民众教育转变的历程,了解古代不同阶段社会教化的状况和近代民众教育发展的基本类型,从施教目的、制度、内容、方式和效果入手,揭示出“民众”历史地位的变化,乃是从古代社会教化向近代民众教育转变的核心,也是近代民众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刘文辉康区乌拉制度改革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刘文辉入主西康以后,对康区乌拉制度的改革入手,分析其改革的背景及内容,探究改革失败的原因,共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刘文辉改革前康区乌拉状况;第二,刘文辉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三,剖析改革失败的原因。认为乌拉制度的存在,改革的失败,都与当时康区的客观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艳云 《成人教育》2014,(2):111-112
北欧以民众中学为代表的民众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推动了世界很多国家社区教育的发展,此后,民众教育迅速发展,北欧诸国走上民众受益、国家富强之路。北欧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突出体现在:以人文教育为主导的办学方针、政府对民众教育的法律支持、政府对民众教育的经费投入和民众教育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向几方面,其理论实践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总人口90余万,辖糜定、泸定、丹巴等18个县。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7万余人,教职员工1万余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甘孜州教育总体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发展极不平衡,是全省教育落后地区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破解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难题,2001年,四川省实施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11年来,甘孜州通过集中办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举措,使昔日贫穷落后的民族教育驶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而在实践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教育跨越发展的过程中,有一名对甘孜州父老乡亲满鲁感恩和热诚的康巴汉子,用他特有的实千精神、富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为甘孜州全域康巴儿女的教育负重前行,在他的努力之下,甘孜州藏区的孩子们正朝着“从能读书到读好书”的目标快速靠近,他就是本文的主人翁——四川省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长嘎绒拥忠。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立第三民众教育馆存在于社会动荡时期,经历了奠基期、繁荣期、停顿期三段发展历程,主要开展了日常固定事业、中心活动事业、划区施教和辅导县馆四项工作,推进了近代蚌埠城市文明的进程,促进了皖北民众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央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作家、诗人。他的诗文有着康巴藏区的鲜明的地方色彩,他从汉族古典诗词和康藏民歌及西方的现代文学中广为吸收营养。其作品融汇着对藏汉人民和康巴山水的热爱之情,表现出了独特康巴风情。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安多、康区藏族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西藏藏族史是研究重点,而安多、康区的许多历史现象未引起学者的重视。本文从政治、宗教、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分类,对这一时期安多、康区藏族史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试论西康建省与康区的早期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考察了西康建省的曲折历程,着重分析了建省与康区早期现代化的关系。认为西康建省是中央政府加强治理康区、巩固西南边疆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省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创办了近代工商业,发展了近代教育,初步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从而开始了达一地区的早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近几年,民族地区的教育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等一些原因,教育事业的发展上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因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整体教育结构,以促进四川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推行民众教育中心机关的民众教育馆,在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众教育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内容涉及到民众教育馆的历史沿革、概念、主旨和目标、区制、馆舍、组织、人员等,特别对民众教育馆的概念和人员的标准存在的分歧较大。由于中国特殊历史时期政治文化的影响,这些分歧更多地体现出模仿性和伪问题性。即便如此,民众教育馆的研究仍然为教育的进一步民众化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7.
医务传教活动在中国兴起后,由沿海逐渐向内地扩展,20世纪初传入到川、康民族地区。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发起的边疆服务运动在川康民族地区开办医院和诊所,开展了大量服务边胞的工作,使彝藏羌民众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触到西医西药,为改善和提高边地民众的健康水平,为川康西医业的兴起,作出了积极努力。中华基督教会在川康地区的医务传教工作虽取得了突出成绩,布道工作却未能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8.
进步教育家孟宪承,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众教育运动中,创造性地将西方的成人教育思想与当时中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中国化的民众教育理论体系,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民众教育的本质是对大多数人民的教育,但重点是对年长失学者进行补习教育;目的是培养民众的几种基本力量,尤其是生产和组织力量;主要进行的是以生计教育为主并包括娱乐和公民的教育;其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共同力量。在民众教育思想渐被人们重视并不断提及孟宪承民众教育思想的今天,梳理孟宪承的民众教育思想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它对我们廓清民众教育理论源流,全面展示民众教育思想和实践,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在本地教育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以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为己任,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关于落实东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精神,2000年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结为友好对口帮扶区县。签订《对口支援意向协议书》以来。武侯区党委、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其快速发展对民众的教育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重在探讨高等教育大众化给民众教育观念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