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参加了一位老朋友的儿子的婚礼.这引起了我对在毛主席办公室工作时的一段回忆.毛主席曾派我当"娘家人",去参加他女儿李讷的婚礼.这是我一生参加的最平凡却最有意义、最值得自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婚礼.  相似文献   

2.
1973年春天.我时任邢台县王快镇团委书记.参加了县委党校举办的公社团委书记培训班。培训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中共中央1973(中发)21号文件》——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认真学习毛主席给李庆霖同志的信的通知》。我有幸把毛主席给李庆霖的复信和李庆霖给毛主席的信抄录下来.并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3.
如今年过八旬的我,虽两鬓花白,垂垂老矣,然记忆中经常历历在目的难忘往事,依然如昨天发生般。尤其是在中南海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情景,更是终身难忘。记得十分清楚,1956年9月1日,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向当晚在"春耦斋"主办舞会的警卫处要了一张入场券,借以实现冀盼已久的细睹领袖风采的迫切心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南海工作最令外人羡慕之处就是能常常见到毛主席。可是我到中南海三年了,还一次  相似文献   

4.
1958年8月6日,是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生涯中最怀念、也是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跟随毛主席采访。正值盛夏,天气多变,清早还是红日升腾,不一会就阴云密布,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且雨越下越大。当时任河南日报新乡地区记者的我正在办公室赶写稿子,突然接到地委办公室电话通知我:“今天下午有中央领导同志到新乡县七里营去视察,要作好采访准备。”我问:“是谁去七里营视察?”回答说:“不知道”,我又问:“几点去?怎么走?”要立即赶去!”从电话上的回答声中,我悟出这次采访任务非同一般。我放下电话机看了  相似文献   

5.
我曾于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在贵州省做过十年的省委书记。这期间有幸每年都能见到毛主席,参加他亲自召开的省、市委书记会议,时间多则一月,少则半月,地点除北京以外,有时在北戴河,有时在上海或成都、武汉、庐山……总之,与毛主席的接触较多。往事历历,涌上心头,非常怀念他老人家。我已过了八十岁了,如今也老了,和我同时代的人,都是在毛主席谆谆教诲和亲切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他的革命哲学思想、理论,伟人的气质和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前些时候,贵州赤水市为纪念毛主席百岁诞辰,要我在他们办的诗刊上题诗。我不会作旧体诗,但我始终敬仰毛主席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因此,我还是题了一首诗,用诗来抒发我的感情,而顾不得七言诗的格律:  相似文献   

6.
现年85岁的孙勇,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原河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1947年5月选调到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员,直至1967年2月,长达20年。虽然毛主席离开我们整整36个年头了,但追思起当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生活的日日夜夜,老人仍然深情满怀,激动不已,他热泪盈眶地说:  相似文献   

7.
他曾是毛主席的警卫员,8341部队(原中央警卫团)一营三连二排六班班长,专门负责毛主席的安全保卫工作。1947年,他到延安,后又随毛主席到西柏坡、进北京。开国大典时,他就在天安门城楼上;签订中苏友好条约时,他又护送毛主席去苏联……  相似文献   

8.
现年85岁的孙勇,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原河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1947年5月选调到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员,直至1967年2月,长达20年。虽然毛主席离开我们整整36个年头了,但追思起当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生活的日日夜夜,老人仍然深情满怀,激动不已,他热泪盈眶地说:  相似文献   

9.
我在旧社会办报十五年,解放后又办了十七年的报。解放前后,多次承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当时情况还历历在目。主席对我们旧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和新闻工作作了许多亲切的教导,这是主席对知识分子的最大的关心和帮助。主席逝世两周年的时候,我曾就这方面为《文汇报》写了一些回忆的印象。现应《新  相似文献   

10.
日前在发黄的故纸堆中,偶尔发现了李淑一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写给我的几封信札,使我追忆起了给毛主席诗词改释的如烟往事.  相似文献   

11.
我是1964年8月以“政治特种兵”的条件参军,被分配到中央警卫团当战士的。1968年2月8日,我调到毛主席办公室,做内勤工作(公务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6周年纪念时,我不禁回想起当年被选为文艺兵女代表,回国受到毛主席接见,特别是毛主席在我那本建国以来第一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上亲笔签名的情景. 想到这遥远的往事,我脑海里又浮现起那把硝烟弥漫下的小提琴,耳际又回响起那支朝鲜民谣,类似<橘梗谣>的旋律,从琴弦上冲天而起……  相似文献   

13.
日前在发黄的故纸堆中,偶尔发现了李淑一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写给我的几封信札,使我追忆起了给毛主席诗词改释的如烟往事. 毛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最初在全国各报刊公开发表时,为让读者加深理解,词末加了"编者注",全文如下:"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5月写给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同志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诞辰llO周年纪念日。毛主席与重庆,毛主席与重庆普通百姓水乳交融的感情,在记者的采访中又一次得到印证。以至整整45年过去了,只要提起3月28日这一天,毛盛群老人仍在埋怨过世的老伴:“他头天就晓得毛主席要来,但一直瞒着不说,不然的话,我也见到毛主席了。”毛盛群是重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退休职工,她丈夫眭清曾任该厂厂长。  相似文献   

15.
这张照片是1952年10月25日,毛主席视察天津新港时拍摄的。毛主席在当时的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天津市市委书记黄火青、天津市公安局局长万晓塘的陪同下,乘专列到达天津塘沽新港。当年我的父亲周纶(右一)任新港工程局(一航局前身)副局长,在新港"三百吨”火车站迎接毛主席并陪同视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新闻工作座谈会,座谈继续推进新闻改革、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纠正新闻行业不正之风等问题。我在会上发言,谈到新闻工作者应当记住毛主席的教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日报报道了这次座谈会,中宣部新闻局的内部刊物登出了我的发言摘要,引起新闻界一些同志的注意。《新闻战线》编辑部同志打电话给我,约我写一篇回忆毛主席讲话的文章。我想,当年毛主席讲的话,今天对我们仍是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我是1943年初,在延安,从中央研究院调到解放日报社的。解放日报社和新华通讯社、解放出版社、中央印刷厂都在清凉山上。  相似文献   

17.
叶水胡 《档案天地》2011,(11):30-31
李纳是毛主席和江青的女儿,她出生于1940年8月。笔者近几年走访了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同志和幼年曾带过李纳的阿姨.她们回忆起毛主席和他的女儿李纳在转战陕北时的许多小故事.十分有趣。  相似文献   

18.
怀念为毛主席拍照的岁月程默我是1932年开始从事电影工作,1943年经周恩来同志批准回延安电影团从事边区摄影工作,此后长期在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身边工作,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当年我随军拍摄了大量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的电影和照片。所有这些图片及电影资料...  相似文献   

19.
1958年2月13日,是沈阳飞机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终身难忘、无比幸福的一天。这一天,我们日夜想要见到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来到沈飞视察了。上午7点40分,毛主席在辽宁省委书记黄欧东和沈阳市委书记焦若愚的陪同下,分乘四辆小汽车直接来到飞机总装车间,当毛主席红光满面,身着银灰色大衣,  相似文献   

20.
金凤 《档案与史学》2009,(10):16-17
1949年10月1日,我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Ⅲ开闰大典的采访报道。这一年我21岁,是《人民日报》最年轻的记者。在这之前,我已参加过全闭学生代表大会、全日青年代表大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工会代表会议、人民政协会议等重大活动的采访.已经有初步的采访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