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侯方域是清初古文三大家之一,文章集有《壮悔堂文集》。侯方域的文章激情恣肆,想象丰富,是“才人之文”,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小说为古文辞”,反映了明清之际融传奇笔法于古文写作的风气。虽被正统看法所批评,却正是其创造力的表现。另外侯方域在矫正七子流弊和倡导唐、宋古文,在文风改革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为清代散文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清初文学家侯方域,其生平及著述后人多有撰论。但有些史实或模糊不清,或讹误袭延,或意见相左。今掇其若干,略作考证,以订前人之失。候方域最早参加雪苑社事的时间问题侯方域一生与雪苑社联系密切,雪苑社也因侯方域的社会影响而著名。谢国祯先生《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认为:雪苑社是“侯方域、贾开宗所主办”,“创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张剑慧先生《明清江苏文人年表》则将侯方域“结雪苑社”的时间署于“明  相似文献   

3.
贾开宗简论     
贾开宗(1595—1661),字静子,晚号野鹿居士,商丘县人。他是明清之际中州雪苑社的重要成员,名仅亚于侯方域的文学家。清初与侯方域、徐作肃、徐邻唐、徐世琛、宋荦并称为雪苑六子。  相似文献   

4.
侯方域,宇朝宗,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卒于顺治十一年。在明朝末年,他是以雪苑文社为核心的商丘文人集团之领袖,又是江南复社四公子之一,曾因同阉党馀孽阮大铖等人的斗争而知名于天下,并以“诗与制艺名海内”。然而他早期的诗文,多是为了文人社友之间的酬答唱和以及应举考试而作,社会、艺术价值均不高,其影响主要在政治方面。作为文学家,他的诗歌、古文理论和诗歌、古文创作,都是在明亡而入清之后,才逐渐成熟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但在入清之后,他主要又是以古文名世,被誉为清初古文三大家之一。“当时论古文,率推侯朝宗第一,远近无异辞”,故其诗名为其文名所掩。其主要原因是,他公开宣扬反清复明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时人皆不便大为称许;加之他的《四亿堂诗集》后来又被清  相似文献   

5.
对于侯方域的《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一文的写作时间,学术界根据此文的篇题,认为是作于崇祯“癸未”,即1643年。但是,根据与侯方域同时代的学者兼文学家、艺术家周亮工的《赖古堂集》中的《与吴冠五》一文,可论定侯方域此文作于阮大铖死后,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侯方域个人及其古文创作中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古文擅名的侯方域,生活于科举制度盛行的明清之际,他出身于科举世家,少年时就以时文闻名海内。他批判以八股文为主的取士制度,追求八股文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7.
试论侯方域     
侯方域,字朝宗,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古文大家,当时“学士、大夫,几于五家有其书”。直至今天,即使并不了解文学史的群众,也有许多人耳食其名,这是由孔尚任的传奇剧本《桃花扇》播扬开来的。但孔尚任在剧本前附有“考证”书目一篇,说明材料来源,列于篇首的几篇文  相似文献   

8.
壮悔堂坐落在商丘古城北门里刘隅首东侧,是明末清初文学家侯方域著书处,也是他与"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隐居之所。侯方域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父亲和叔父曾分别官至明太常侍卿、户部尚书和南京国子监祭酒。侯方域生  相似文献   

9.
侯方域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在清代,有的人认为他文章写得好,为人也有“几道之姿”,对他进行了全面肯定。(见胡介祉《侯朝宗先生传》)有的则对他颇多微词,不仅不满于他的热衷声伎,对他的民族气节也有批评。解放后,六十年代,为了配合形势,戏曲《桃花扇》再度改编上演,侯方域以投降变节的面貌出现在舞台上。对此,有人赞  相似文献   

10.
江南之于侯方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在江南,他和众多文友结识,和阮大铖斗争,亦深味世事艰难,世态炎凉。顺治九年(1652)江南之行对侯方域而言可谓重大事件,因顺治八年(1651)参加乡试的“人生污点”,侯方域内心悔咎有加。“壬辰南行”过程中,他通过对忠荩的颂扬、对朱明的眷念以及对复明的期冀,进行形象自塑,从而消解个体身份的焦虑。他契合当时古文发展的进程,对唐宋古文大家极力推崇,以期达到“立言自见”的目的。此次南行绍续了明朝末年中州和江南的文学交流互动,一定程度上为两地后来的文学互动交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侯方域的散文理论主要围绕才气、法度展开,在明清之际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首先他强调作文须是骋才先于就法;其次主张通过引人入胜的具体描写,尤其是对"闲漫纤碎"的细节的精心刻画,来表意达情;第三主张"运骨于气"、"才与法合";最后倡学唐宋古文.  相似文献   

12.
侯方域(1618-1655),字朝宗,别号雪苑,河南省商丘县(今商丘市睢阳区)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卒于清顺治十一年,享年三十七岁。侯方域出生在官宦之家,祖父侯执蒲是明嘉靖、万历年间的太常寺卿,父侯恂为天启、崇祯年间的户部尚书。侯方域自幼受到严格的家教,八岁始学作策论,十五岁时应童子试,下笔千言立就,考中第一名。十六岁成婚,婚后随父亲在京师来往,走拜于官宦之家。明崇祯十二年,侯方域二十岁,第一次到南京应试,结识了江南名士陈贞慧等,参加组织了进步爱国的“复社”,他们饮酒赋诗、慷慨悲歌、指点江山、抨击时政,在当时影响很…  相似文献   

13.
《桃花扇》中涉侯方域与史可法戏主要包括福王之立、侯方域入狱、侯方域投奔史可法等内容,是仅次于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考证《桃花扇》中福王之立、侯方域入狱、侯方域投奔史可法,证明其皆为实录,这说明《桃花扇》剧情与史实并未乖离。  相似文献   

14.
《桃花扇》曾三易其稿,其中侯方域艺术形象的塑造必然是改动最多、反复最多的部分.孔尚任在不知不觉中可能以侯方域自况,所以陷入了类"借酒浇愁愁更愁"的尴尬境地,其悉心塑造的侯方域艺术形象也引来了诸多议论,而且会继续延伸.  相似文献   

15.
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的诗歌创作学习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以诗纪史,加之在创作中揉进了个人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使他的作品在情感上更易打动人的心灵.他的诗歌同明末的"云间六子"以及清初的"江左三大家"的作品合力构成悲壮的时代组曲,展现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6.
清初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以魏禧、汪琬、侯方域为代表的一大批古文理论与创作家,他们不仅对秦汉以后历代散文理论做出了批评,而且还开启了清代桐城派散文创作。王源是清初很有名气的古文家,他通过对《左传》《孟子》等先秦散文的评点,把《周易》中的天道与文道相结合,并借鉴《孙子》中的观念,提出了以局达意、奇正结合等一系列古文创作思想和方法;在思想上积极反对宋明理学,对颜李学派所倡导的"实践""经世"等思想进行了补充和修正,把清代"经世致用"思想推向了高潮,成为颜李学派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17.
商丘地处华北平原最南端,实为南北咽喉,江淮要冲。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传统源远流长。燧人氏在此钻木取火,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王亥在此发明了牛车,成为华商始祖;这里还是孔子的祖籍地,墨子、庄子、江淹、江总的出生地;汉代这里孕育出了“梁园情结”;隋代流传出了花木兰的故事;唐代有著名的睢阳保卫战;宋代从此走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明清时期又诞生了远近闻名的“八大家,七大户”,其中最有名的是以侯方域为代表的侯氏家族。侯方域深受豫东文化的熏陶,作为中原文化的杰出代表,成为明末清初古文三大家之首。  相似文献   

18.
侯方域的咏物诗创作体现了他"忧时悯俗,托物见志"的论诗主张.其咏物诗按题材可分为自然天象类、动物类、植物类及文物类,这四大类咏物诗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侯方域的慷慨壮志、怨刺精神、亡国之痛、光复愿望、故国之思及归隐情结,是明清易代之际侯方域艰辛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晚号壮悔。先世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洪武年间,有远祖名成者,奉诏隶归德卫,戍籍,遂为归德(今商丘)人。成生英,英生滑,滑生显,显生和,和生进,是为方域高祖。进,字子登,号梅洲。上世累业农,公始课子弟以博士业。曾祖侯玑,早卒。伯曾祖侯瑀,字君佩,号继洲,亦严课子侄学。每谓家以勤兴,名以  相似文献   

20.
《大铁椎传》,选自魏禧的《魏叔子文集》。 魏禧,清初著名散文家。字冰叔,一字叔子,江西宁都人。与兄际瑞,弟礼有“宁都三魏”之称。又与侯方域,汪琬齐名,号称三大家。明亡后,他隐居翠微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