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并不是我们想要去的某一个地方,未来就存在于我们今天的创造之中。并不既存着通向未来之路,通向未来的路在我们今天的创设之中。这个创造性的活动既改变着创造自身,也改变着我们的目的地。”(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也是由我们今天创造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想象未来并表达我们内心真实愿望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未来是什么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条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美国学者阿依  相似文献   

3.
题记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  相似文献   

4.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  相似文献   

5.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之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些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  相似文献   

6.
《四川教育》2010,(2):54-58
“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身为一线教师,一旦具备了强烈的激情、愿望、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就能随时随地“向快乐出发”,即使“戴着镣铐跳舞”,也会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7.
<正>"未来并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这是澳大利亚未来学家埃利雅德博士的座右铭,这段话对于语文课程的未来化改造来说也同样适用。理想的语文课程必须直面未来,为儿童的未来语文生活负责。如此,更新教育观念,以响应未来的召唤,成为语文课改的迫切需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未来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导读] "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出路的人,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身为一线教师,一旦具备了强烈的激情、愿望、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就能随时随地"向快乐出发",即使"戴着镣铐跳舞",也会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9.
走向未来     
A 澳大利亚未来研究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曾经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走向未来     
澳大利亚未来研究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曾经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来地。”惠州市新城中学文学社的小才子小才女们,对埃利雅德的这一至理名言特别推崇,分别释放自己的“名言效能”,各抒己见。王新同学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那是谁要去的地方呢?”阿强则认为:“通向未来的路虽说不是找到的,但也不是由筑路工人修建的!”西西一脸看不起人的神态令人气愤,不过他说的话还是蛮有道理的:“你们别胡说,埃利雅德…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是一个曲折、艰难的旅程,课程改革不可能都在既定理论框架和模式中进行,它往往要冲破原有的理论和思想的限制,这也正是课程发展的契机和标志。未来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海南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出了一条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的辉煌道路,其经验值得研究与推广。为此,本刊刊发该省部分市、县(局)有关课程改革的系列探索文章,供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E·多尔教授的名言:“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走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了走出道路的人,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  相似文献   

13.
正题记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人物小传:葛海丰,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沈阳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沈阳市实验学校校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创新方法与人才培养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中学课改实验基地联合协作体副理事长、沈河区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等职。曾  相似文献   

14.
期待     
期待,人人都曾有过,今天的我们仍在期待着,期待着明天会更好。期待不是一个长远的话题,而是从今天开始的;未来不是梦,明天和未来正是现在我们所期待的。明天与昨天,在今天交汇;今天的付出与昨天、明天息息相关;昨日关系着今日,今日又影响到明日;今天的期待是否实现,靠的是今天的打拼。未来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等同于期待,但若没有期待,也就没有未来。 人人都期待美梦能圆,理想能成为现实。但期待是靠酝酿出来的。期待,会增加人的信心,只有期待着,才有机会得以实现,不期而至的也都是从淡薄从容中走出来的,也不是人刻意…  相似文献   

15.
哲学家是柏拉图早期思想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寄托着他的美好理想,也是他展望人类光明未来的一个支点。但是,与今天人们所谓的哲学家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也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6.
<正>"未来的理想学校"既面向未来,又根植于我们当下的创造之中。在我的心目中,它应该是成就师生自主发展的家园。一个自主的学校能够让学生找到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我想学校不管怎么改变,这都应该是衡量教育不变的标准,那就是帮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某种程度上,我现在所在的学校已经有了未来学校的影子,只不过一直都在圆梦的路上。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课改在推出新课标、新教材的同时,还非常明显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课改并不是改变现在,而是在创造目前没有的未来。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剧变的今天,教研员的角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不再是“专家”、“领导”、“检查者”,而是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摘金之路至今未能通向诺贝尔奖的领奖台,这些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创新教育不仅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更要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谢蕾 《上海教育》2014,(4):40-42
课程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品质。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在用今天的课程培养着明天的人。从我们课堂走出去的学生能否适应处于变化之中的世界,能否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能否实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成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即将成为历史,站在世纪之交的转折点上,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正越来越急切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绪,同时它也正在实践中引领着我们去架设通向未来教育的桥梁。如果说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过程,那么教育现代化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