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重心从"法学人才"向"法律人才"的转变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忽视对学生认定案件事实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认定案件事实是指根据程序法规定的证明手段和方法,对争议事实进行判断和确认的一种纠纷解决活动.培养学生认定案件事实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掌握认定案件事实的方法.对于认定案件事实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法学教学的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人们已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依然有一些问题值得重提和反思,“法学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就是如此。本文试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我认为,法学教学的内容由法律的特性所决定并应依其而设立。根据法律的特性,法学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法律规则法律首先是一套行为规则,也总是表现为一条条的规则,在法律人眼中首先看到的是规则。其中许多法律规则是人们长期实践、反复锤炼、集思广益的结晶,是最恰当、最通行和最有效的行为规则,是人类最高理性和…  相似文献   

3.
谈案例教学模式的内在根据与内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是融法学概念和原理、法律原则和规范、法律程序和事实为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案例讨论、以案释法或举例说明,也不能忽视其内容仅从其形式上着眼而称之为“案例教学法”。基于这一定位,笔者拟对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内在根据及内部诸关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推定被喻为魔术词语,在诉讼历史、词汇学、立法实践和法学理论语境中,推定的概念运用十分混乱。推定应界定为:"由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基础事实与待证事实之间的恒常联系,当基础事实确证时,可认定待证事实存在,但允许受不利推定的当事人举证反驳的一项辅助证据证明的标准化规则。"  相似文献   

5.
法学教育具有传输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双重属性,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中在后者上有所欠缺,因此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法律思维应当成为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具体培养途径就是引入法律方法的教学。法律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理性,为法治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然,其作用的发挥会因条件限制而有些局限性,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消解。  相似文献   

6.
法学专业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法学教育中缺乏职业道德培养内容,社会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这都造成了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意识培养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从法律职业道德意识课程设置、整体规划、教育体系、教学形式和评估机制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法学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杨信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1):151-153
地方民族院校法学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已是不争的事实。法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鉴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地方民族院校法学教育改革应该本着务实的态度,以服务地方作为法学教育的宗旨,以培养民族法律人才作为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以实践教学作为法律人才形塑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法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传统的法学教育过分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造成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因此,应从培养模式、教学形式和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创新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9.
吴德成 《教育教学论坛》2014,(44):224-226,192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启动实施,明确了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应当以职业教育为方向。为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法律执业的需要,就卓越法律人才而言,法律技能比法律知识更为重要。这些法律技能包括:阅读案件事实和证据、法律规则、当事人或客户以及诉讼程序和法庭审理的技能;言辞表达的技能;书写的技能;学习的技能。从美国移植而来的诊所教育是法学院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应当对其进行批判性吸收。结合我国程序立法、司法实践以及法学教育的现状,需要对诊所教育进行改造创新,坚持以模拟诊所为主要形式,学生技能练习和教师知识讲授并重,并吸收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法学案例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通过对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前提问题,如案例,法律规则,法律问题,法学教育等问题进行清理和分析,而达到一个对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合适的定位。由于抽象规则与具体案例间的矛盾,对规则的遵循与对规则的追问之间的矛盾,法学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间的矛盾,以及教学的主体与客体间的矛盾等等,法学案例教学法不应当是一个解释,一个例证,一个辅助工具,而应当是一个起点,一个对照,一个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