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名公书判清明集》是历时词汇研究的一部重要语料,通过对该书词汇与《汉语大词典》词条的比对,我们发现《汉语大词典》在词条收录、义项收录、词语释义、书证例举等方面存在着2580处问题,这充分证明《名公书判清明集》在辞书编纂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书证是词典中用来证明释义的文献例证。书证数量的多少、时代的早晚 ,以及是否具有典型性 ,都直接影响着词目或义项的可靠性。《汉语大词典》向以书证的丰富性和典型性著称 ,但具体到某些词条 ,有的书证显得匮乏 ,有的书证则直接空缺。这使得许多词目成了无血无肉的“骷髅” ,并连锁引发了释义失误、义项缺漏等方面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词典》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对于汉语时间表达的研究,几乎都是从句子中谓语动词出发来反映句子的时间性。作为一种分析性的语言,汉语的时间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时间词语来体现的。鉴于此,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着重对《孟子》中的记时词语从其来源、分类、语义、语法功能,及其记时的模糊性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4.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一部重要的著作,《汉语大词典》共引用该书76条例句作为词语或义项的唯一书证即孤证。经调查,76个例句中除28个确为孤证外,其它48个则存在着孤证词条书证可补、孤证词条释义不确、词目处理不当等问题。厘清这些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汉语大词典》未来的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5.
书证是词典引用的书籍例证,它是释义的重要依据,是词条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大词典》是现存大型汉语词典中质量最高的一部,但并非完美无缺,它在书证方面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疏误:一是书证句读失误,二是书证意义语用,三是书证内容疏误。对于这些疏误,现阶段的解决办法只能是部分地进行订正。待《大词典》进行修订时,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因概括的材料所限,《唐五代语言词典》的某些词条在释义和书证方面存有不足,本文以先前未被充分注意的初唐佛典语料(义净著作译经)等补正之。  相似文献   

7.
南宋洪迈的《夷坚志》作为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保留了当时语言的大量词汇。从《夷坚志》中择取分析了十五条词语,可补正《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书证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这一断代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大著,因此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当是辞书必选秦汉语料之一,比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并引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收词角度看,仍存在不少失收词条,仅以《史记》词汇考核之,就可发现其漏收词条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词语数则考释如下,以期对读者研究及辞书再次修订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阅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词典》是当前规模最大、质量最权威的大型历史性语辞书,本谨对其中存在的个别条目释义不够准确、有关词条的书证过于晚出、一些具体字有缺误等问题提出一些补充意见,希望有补于词典的修订。  相似文献   

10.
《唐语林》中的词语可以补正《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和书证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时间基准是确定一个时间词语所指时间的量度或在时间流中的位置的基本标准。时间基准按性质可以分为天象基准、人为基准、经验基准、事件基准和当前基准;按关系可以分为共点基准和互为基准。每个时间词语都有基准,理解基准是理解时间词语意义的关键,“上(下)、前(后)”与T组合而成的时间词语之间的种种意义和用法的不同可以从基准角度得到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名词性时间词语的理解形成了时间词语理解的原型效应,在这种效应中,不管是语义精确的名词性时间词语,还是语义模糊的名词性时间词语,其典型理解是语义模糊的理解;次典型理解是语义精确的理解;最不典型的理解可能是象征语义的理解。典型理解是语义模糊理解的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答话人知道问话人在理解名词性时间词语时,会进行模糊理解,因此,答话人往往使用效应中典型时间理解替代非典型时间理解,从而使名词性时间词语在理解时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从名词性时间词语理解的原型效应出发,可以较好地解决Grice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原则和Sperber,D.&Wilson,D的"约略"策略等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考察时间语义理解中内隐空间图式的激活,借此探讨感知运动经验在抽象语义加工中的作用.实验发现,时间语义加工会激活左右空间编码,引起注意力向时空隐喻映射一致的方向转移(左/早,右/晚).过去时间引起注意力向左转移,促进左侧目标的识别,未来时间引起注意力向右转移,促进左侧目标的识别.实验表明,时间语义加工会...  相似文献   

14.
"X"为时间副词性质的"近来"类双音时间词出现年代和演化路径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之间在词汇化和功能演化过程中呈系统性关联。根据产生的机制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原生性的和衍生性的。前者为A群,有"近来"、"本来"和"向来";后者为B群,有"素来"和"元来/原来"。可以假设它们之间有类推关系。其证据有时间上衔接、功能上互补、语义上包蕴以及认知上的压制准入,从而为两类群之间的诸多不一致找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是作者欧阳修晚年致仕后退居颖州(今安徽阜阳)时所写。欧阳修早年曾贬知颖州,晚年又归隐于此,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有深厚的感情。州城西北,在颖河与泉河汇流处,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十分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退居颖州时常来此游玩,并写下 10首《采桑子》词,这是第四首。笔者从小就爱读这首词,每读之,眼前便浮现出西湖群芳过后特有的美景来:落英缤纷,和风习习,柔柳弄姿,白日里笙歌冶…  相似文献   

16.
17.
18.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汉语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数量相对较少。在实际的日汉翻译中,日语中的一部分拟声词和拟态词在汉语中都有相对应的翻译,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有一部分是无法对应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翻译。  相似文献   

19.
BEST Words     
《音乐世界》2014,(18):144-144
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开到荼糜》 人生的万事万物都在我们眼前随时消失,黑暗光明,交错相替;光辉灿烂之后,忽又天地晦冥;人们望着,忙着,伸出手抓住那些掠过的东西;每件事都是道路的拐角;猝忽之间,人已衰老。  相似文献   

20.
BEST Words     
在你(跟恋人)分手时,总是朋友陪着你,当你又交了新女友时,朋友又不见了,再分开时,朋友又回来了。你看,朋友永远都不会离开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