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越南战争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对美国和东南亚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受战后和平宪法的限制,作为美国亚洲盟友的日本不能直接派军队奔赴越南前线支援美军,但日本还是间接地卷入了这场战争。越南战争对日本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折射当时美日关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
1982年11月中旬,在华盛顿莫尔公园新建的黑色花岗石纪念碑前,聚集着许多忧伤的美国人,他们在这里纪念越南战争中死亡或失踪的57989名美国军人。从侵越战争遭列惨败,最后一批美军撤回的七年以后,美国人才终于正视这场不得人心的战争给自己造成的创伤。许多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退伍军人“把越战称作‘一个可怕的教训’”。这场很长时间里美国人耻于提及的战争,对美国的社会影响何在?本文试加探讨。一、越战和美国经济我们知道,国防开支在联邦政府支出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说明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首先不妨了解一下战争期间美国军费开支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越南战争是美国在“二战”后进行的历时最久的一场局部战争,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全球战略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一次重大失败,至今仍是美军的一段“伤痛史”。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不惜血本地进行这场战争呢?  相似文献   

4.
二战结束后 ,美苏两强由于意识形态、战略利益和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由战争盟友变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集团的旗手 ,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遏制”与反“遏制”的“冷战”。东南亚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成为“冷战”的重要战场。“第一次印支战争”也变成了这场“冷战”中的一场“热战”。中国革命的胜利及中国人民发扬的抗法援越的国际主义精神 ,使以法为首的西方在第一次印支战争中遭到失败 ,也给美国推行的遏制新中国的亚洲战略以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上盟友最多的国家,美国正式签约的带有军事盟友关系的国家就多达36个,遍布世界各大洲的战略要地和美国自己划定的全球各大战区。再加之考虑到地缘、经济、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其潜在盟友更是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21,(1):96-101
美国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以越南战争为背景,从一个"双面"间谍的视角呈现了殖民历史、越南战争与身份诉求之间的复杂关系。法国的殖民侵略与文化渗透冲击了越南文化与越南身份的纯粹性,对个体身份带来了排斥与边缘化。越南战争结束后,大批越南人以难民身份逃难到美国,导致越南人集体身份的放逐。从个体到集体,越南人的身份诉求在历史与战争的影响下变得异常坎坷。这体现了阮清越对越南历史的反思、对越南战争的探问以及对美国越南身份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特续时间最长、物资消耗最大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持续近二十年的战争中,美国国内反战浪潮此起彼伏,而其中又以青年学生的反战运动最为引人注目,也最为激进.本文就将以青年学生为研究对象,简要谈谈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越南战争作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以及民众心理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关于越南战争的研究一直是美国外交史和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聊城大学吕桂霞副教授的新著《"牧场工行动":美国在  相似文献   

9.
引人入胜     
文学故事,引人入胜,其手法各不相同,但有一个相同的诀窍:巧设悬念。许多悬念都有共同的特点,即结果出人意外。 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公众最关心的事莫过于越南战场上的消息,特别是那些有孩子参与越南战争的家长,日夜盼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归来。在经历了漫长担忧的时日后,终于迎来了好消息——战争结束了。  相似文献   

10.
一片喧闹声中,美伊战争打响,又匆匆结束。虽然没有见到国内有大规模的反战游行,不过,就我的感觉来说,这次战争对我们中国普通百姓的震动,要比越南战争,海湾战争要大的多。 前两次美国参与的战争对中国的震动主要在于军队之中,所有的军人在那次战争之后突然明白原来战争可以这样打。从此,高科技强军成了军队建设的主导思想。但  相似文献   

11.
二战之后至抗法独立战争期间,越南避开战火,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建立起所谓的"中央学舍区",以期为独立战争和战后国家建设培养骨干人才。"中央学舍区"从1951年10月1日成立到1958年结束,虽只存在短短几年,但其培养的大批人才,为越南高等教育的奠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作者通过大量查阅中越两国联合办学的有关历史文献和访谈资料,梳理了中央学舍区学校成立的艰难历程和办学情况,为研究战争期间或者其他关键时期如何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生动有趣的例子。而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当时刚刚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并且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严峻形势,其对于越南的援助更彰显了一种大国风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兵学的经典之作,近代尤其是1937年全面抗战后对《孙子》的研究可谓盛极一时。近代早期西方军事学在华传播之时,《孙子兵法》作为传统兵学代表被冷落一旁,抗战开始后,它的重要地位一再得到强调,并被近代中国知识人反复研究,这个现象本身就传递着意味深长的信息。对民国时期的《孙子兵法》研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考察了近代军事学人在融合中西兵学上所做的努力与思考,并对融合中西兵学问题进行了反思。同时,还以民国《孙子兵法》研究为视角,研究了西方军事学在民国的传播情况,揭示了学术传播的语境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韩国参与越战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964年以后,应美国的要求,韩国5次向越南派兵。1966年至1973年间,在越南的韩军一直维持在近五万人的水平上。为此,美国以工资、津贴以及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形式向韩国支付了大笔"佣金"。这些额外的外汇收入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经济"奇迹"的动力之一,而赴越韩军也因此成为美国变相的雇佣军。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四川农村合作运动的发展轨迹与中国其他地方大致同步,但也有其自身特点。“防区制”时代,由于缺乏中央政府力量的介入,四川合作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川政统一后,通江、南江、巴中等“剿匪区”的农村善后催生了大量的合作预备社,四川农村合作运动得以初步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四川农村合作社数量的急剧增长,农村合作运动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抗战胜利后,四川农村合作运动仍旧保持着一种惯性的发展态势直至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终结。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以其毗邻越南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中国援越抗美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援助活动的前沿,在中国援越抗美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形成了其独特的面貌和特点。随着越战从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到战争"越南化"的逐步变化,云南也经历了战争初期的率先援助、战火重起时期的重点援助以及战争"越南化"和战争结束后的援助历程。  相似文献   

16.
从信息及“虚拟空间”哲学层面的意义上看,“虚拟空间”理论在目前全球金融领域具有潜在的影响。冷战以后,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及所谓的“国际规则”所提供的舞台,操纵和诱导全球的金融资源,冲击他国金融市场,干涉他国经济秩序。有鉴于此,我国需制定相应的策略以应对目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和美国的经济冲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越南战争期阃,中美苏三国的关系随着国际形势和国际利益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中国抗美援越是继抗美援朝后的又一次与美国进行非直接的军事较量.但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处理外交事务.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本文拟以越战为背景来审视中国外交走向。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蒋介石据对美关系中角色的变化,制定了相应争取美援外交政策。从抗战初期,以被侵略者的身份向美国寻求道义上援助的乞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以抗日同盟国的身份向美国寻求援助的争援,最后以美国在华代理人的要援。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的孙子兵法文化在古今中西之间开始了融合与超越,呈现了独特的、丰富的景象。首先,超越经典:构建现代军事学;其次,应对战争:危机中的觉醒;重塑自信:从学术自觉到民族自觉。这种融合和超越在中国近现代军事学构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和意义,既完成了学术上的融合与超越,又服务于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塑造了学术自觉与民族自信。古老的军事学理论在开放的学术环境中和被动的战争冲击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民国时期孙子兵法文化因此充满了民族性、实践性和现代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