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笔者曾听一位教师上《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教师讲,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担心江山保不住,他不放心,于是废丞相。接下来的每目内容授课者都以此过渡:朱元璋还不放心,于是设锦衣卫;朱元璋仍然不放心,于是八股取士。讲到最后一目的时候,下面一位男生禁不住小声嘀咕,“朱元璋怎么老是不放心啊?”引起周围同学的一片哄笑。  相似文献   

2.
一、单项选择题1.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的是()A.唐太宗B.宋太祖C.元世祖D.明太祖2.明太祖即位后,老儒钱宰应召入京编书,上朝后低声吟咏:“四鼓冬冬起著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明太祖召见钱宰,对他说:“昨天的诗写得好啊,但朕何曾嫌你迟,改用忧字如何?”钱宰吓出一身冷汗,忙磕头谢罪。这表明当时的官员()A.惧怕“胡蓝之狱”的牵连B.受到锦衣卫的监视C.惧怕皇上的权威D.受到“文字狱”的迫害3.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地方()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  相似文献   

3.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本部分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 B.父系家长制C.分封制 D.等级制2.由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到清初设军机处,其本质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B.官僚体制的创新C.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加强D.中央机构的精简3.下列条约签订的先后顺序是①《辛丑条约》②  相似文献   

4.
《考试报·高二历史》2006年4月21日第1107期第三版有这样一道试题:秦朝老百姓如果告官,按照秦朝官吏职责,他应当找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郡首答案为 A,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秦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在职官方面的主要措施就是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之中,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总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  相似文献   

5.
[高考试题](2009年广东卷第5题)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相似文献   

6.
《考试》2001,(11)
历史选择题答案:(共75分)一-一一一一一考武 1 .A 2.A 3.C 4.D 5.C 6.B 7.B 8.C 9 .A 10.C 11.C 12.C 13.B 14.C 15.D 16.A 17.D 18.A 19.D 20.B 21.A 22.A 23 .C 24 .B 25 .B 26 .B 27 .B 28 .B 29 .C 30 .C 二、材料解析题:(共34分) 31.答案要点(ro分) 答:①是为了加强边防的管理。涉及军事、政治、财经。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②指武将夺权与辽、夏相争。将内患当成主要矛盾。把外优看成次要矛盾。为其中央集权寻找根据,从而巩固其统治地位。 ③材料二以百年无惊为依据,持肯定的态度。材料四以虏骑所过为据,持否定…  相似文献   

7.
程昌远 《历史学习》2004,(10):21-22
《历史学习》2004年第4期有这样一道题: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处在世界前列,然而明清时却落后于西方、未产生现代科学的根本原因是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C.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D.闭关政策阻碍了与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此题的参考答案是A。我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原题看起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在明清时落后于西方,二是中国未产生现代科学,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而这两层意思是有联系的:中国传统科技在明清时期多是总结性的成就,创新性显得不够,因而看起来好…  相似文献   

8.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君主权力大为加强,清朝承袭下来。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也是明清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问题设计1:明朝为何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第一,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据此回答1~2题:1.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A.改变孔子儒学先师的形象B.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孔子C.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D.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2.新文化运动中,批孔实际上针对的是A.儒家思想文化B.孔子思想学说C.儒家传统道德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据此回答3~6题:3.我国历史上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最早可追溯到A.夏朝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4.汉朝统治者实…  相似文献   

10.
1、本次竞赛活动为书面竞赛。竞赛者有效答卷为一份。 2、选择题答题方法:卷面共设50道试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设A、B、C、D四个选择答案,请将选择的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相应的圆圈内。例如:某题选择答案A,请将答题卡中该题答案A对应的圆圈涂黑;若选择答案B,请将答题卡中该题答案B对应的圆圈涂黑……以此类推。答卷请用圆珠笔或钢笔,涂改无效。  相似文献   

11.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模拟训练一 1 .C 2.D 3.D 4.B 5.B 6.A 7.A 8.B9,B 10.A 11.C 12.A 13.(1)“康乾盛世”时期。原因:政局稳定,疆域统一;重视农业,改革赋税制度,推广高产农作物;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科技文化承古萌新。 (2)原因:政治上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已逐  相似文献   

12.
孩子社会能力的自测题(每一题只能选一个答案)1.你最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有几种? A.无爱好B.一种c.两种D.三种以上2.与同龄儿童相比,你在这些项目上花去时间多少? A.不知道B.较少C.一般D.较多3.与同龄儿童相比,你的运动水平如何? A.不知道B.较低c.一般D.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一、关键词识别法这是最常见、最简明的一种方法,只要你找到了这一关键词,你就能找到题目题眼所在,从而很快地得出正确答案。例如:①Have you ever considered_____to live in another city?A.to go B.goingC.to have gone D.go此题关键词显为"consider",consider,用法有①sb.consider doing sth.②sth.be considered to be…按其结构很快能得出正确答案B。②Have you checked all the machines_____to Tibet next.week?A.to be sent B.sentC.be sent D.being sent此题中machines为动作承受者,应用被动语态,但A.B.C.D均表示被动含义,故machines不是关键词,关键词是next,表示动作还未发生,常用不定式作定语,故答案为A。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据此回答1~4题。1.下列朝代中,统治范围最早到达东北南部的是A.商B.西周C.秦D.西汉2.8世纪前期,东北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的是A.渤海B.回纥C.吐蕃D.黑水3.元朝时管理东北地区的机构是A.枢密院B.辽阳行省C.宣政院D.澎湖巡检司4.我国古代中央政权对下列地区行使管理权的先后顺序是①台湾②珠江流域③新疆④黑龙江流域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据此回答5~7题。5.唐朝时,边疆少数民族首领政治上的共同倾向是A.建立本民族政权B.接受…  相似文献   

15.
王永华 《考试》2008,(12):34-36
一、西周的分封制[例1]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的王权统治D.避免了诸候国势力的增长[答案及解析]C此题根据教材史实即可判断。A项与题干无关,B是井田制的主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清朝诗人龚自珍(1792—1841)曾经发出“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感叹,同时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吁。回答1~4题:1.造成“万马齐喑”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科举制度的实施B.“文字狱”的不断出现C.文化专制主义的推行D.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2.在“万马齐喑”状态下,社会上的主流思潮是A.程朱理学B.王阳明的心学C.“经世致用”的风气D.“天朝上国”的观念3.龚自珍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目的是A.反对外国侵略B.改革封建制度C.维护清朝统治D.实现个人抱负4.龚自珍的呼吁和主张A.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及其实施状况,对历代国计民生、社会稳定、阶级关系和经济增长都有重大影响。据此回答1~3题。1.与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相比,唐朝中期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特点是A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B .依据资产和田亩多寡收税C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 .农民的赋役负担有所减轻2 .明朝后期一条鞭法和清朝前期摊丁入亩制度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 .以货币形式征收租税B .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人头税C .减轻了对农民的控制D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 .纵观中国古代赋役制…  相似文献   

18.
请看下面的问题: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这个问题可以写成如下的命题:已知ABC与A1B1C1,若AB=A1B1,BC=B1C1,AD⊥BC,A1D1⊥B1C1,AD=A1D1.求证:ABC≌A1B1C1.证明如图1,在RtABD与RtA1B1D1中,AB=A1B1.AD=A1D1.∴RTABD≌RtA1B1D1.∴∠B=∠B1.∵AB=A1B1,BC=B1C1,∴ABC≌A1B1C1.上面的证明看似无懈可击,但事实上是错误的.若问题中的两个三角形一个是锐角三角形另一个是钝角三角形,它们同样可以满足题设条件,而此命题却不再成立,如图2:在ABC与A1B1C1中,AB=A1B1,BC=B1C1,AD⊥BC,A1…  相似文献   

19.
Ⅰ.问:1)The naughty boy his toy horse as it .A.fell down; fell B.fell off; fell down C.fell; fell away D.fell down; fell off答案选B,可我觉得fall off为不及物的短语,又怎么能接his toy horse呢?2)A house built of brick lasts longer thanbuilt of wood.A.one B.that C.ones D.those答案选A,为什么不选B?3)I hope there are enough glasses for each guest to have.A.it B.those C.them D.one此题答案选C,用one为什么不行?4)They are all young pioneers,to help elderly people cross the streets.A.whose …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学习》2003年第11期中,有刘俊利、王春老师的一个专题复习《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演变》,其中一部分为“城市化”,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几个题目: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据此回答5~8题5.我国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市镇与战国时期的城市相比,其主要特点有①多为工商业中心②个别出现新生产方式③呈现专业化特色④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是“A”。6.扬州成为我国古代最繁华的城市是在A.战国B.唐朝C.北宋D.明朝参考答案是“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