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功 《收藏界》2014,(12):116-116
初冬季节,西安钟鼓楼博物馆与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西安古代石刻艺术研究会在钟楼联合举办"木人石心——西安民间收藏石刻展",共展出60余件从北魏到唐宋的石刻艺术品。展期从11月9日开始,至2015年1月20日结束,展出的60余件石刻作品主要包括石佛造像、石刻人物、石狮等。这些古代石刻艺术品虽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览的石刻艺术品由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西安古代石刻艺术研究会提供,充分展示了陕西民间博物馆的实力和民间收藏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11,(10):122
为了开展民间博物馆馆藏的征集和交流,从而增加、充实博物馆藏品的种类和数量,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成立藏品征集交流中心。交流中心以服务全国各地的民间博物馆、服务协会会员、服务社会为宗旨,开展以下业务:(一)、为全国各地的民间博物馆及收藏艺术品机构代为征集、交流收藏艺术品。  相似文献   

3.
藏界资讯     
《收藏界》2013,(8):131-133
徐州圣旨博物馆常年对外展览6月27日,为了加强民间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全国民间博物馆馆长联谊会秘书处一行四人前往江苏省徐州圣旨博物馆走访和考察。圣旨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以收藏、展示明清圣旨为专题的民间博物馆。圣旨是历代皇帝发布诏书、褒奖官吏的重要文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在国有博物馆收藏和展览的都比较少,徐州圣旨博物馆恰好弥补了博物馆行业的这一缺失。该  相似文献   

4.
安久亮 《收藏》2007,(2):22-23
民间收藏品鉴定的困惑 长期以来,重国家收藏而轻民间收藏。改革开放以后,民间收藏迅猛发展,然民间收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却没有跟上。现在社会上的鉴定服务机构主要是一些社团、企业和国有博物馆设立的收藏品鉴定机构,也有一些私人办的。其鉴定人员主要是聘请的国有博物馆的专业研究者,也有少数自学成师的收藏者或古玩商。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在鉴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令收藏者困惑。  相似文献   

5.
潇然 《收藏》2008,(3):28-31
朴茂、华滋的秦汉瓦当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灵。如果说旧时瓦当收藏以其悠远古朴的美学特质而多局限于少数文人士大夫之间,如今,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昌明,瓦当收藏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今天这一高雅的收藏在参与人数之众、见到品类之多、社会影响之大诸方面,皆为千年瓦当收藏史上最盛之时。在众多文物收藏门类中,瓦当收藏也是为数绝少的民间收藏在数量、质量上全面超过国家收藏的门类,  相似文献   

6.
辛友 《收藏界》2013,(8):119-121
真品为上拒绝赝品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是一家以收藏和展示汉代与唐代石刻及石刻艺术品的专题性民间博物馆,位于西安市高新四路30号新纪元主题公园旁,2012年5月成立。博物馆展厅陈列面积900平方米,收藏和展出的全部是古代石刻艺术品;展品陈列有序、灯光柔和,呈现出简洁明快、  相似文献   

7.
高功 《收藏界》2014,(11):127-128
10月10日,2014年辛亥革命实物捐赠仪式在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海内外15家民间收藏团体的65位收藏家将163件(套)辛亥革命实物捐赠给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这是辛亥革命博物馆第三次集中接受民间收藏家的捐赠。2012年以来,在湖北、广东两省省政府参事室的推动下,广东省收藏家协会联合全国民间收藏团体及个人已连续三年为辛亥革命博物馆捐赠辛亥革命实物共419件(套),而且捐赠规模越来越大、捐赠种类越来越多、捐赠品质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8.
杨才玉 《收藏》2007,(12):34-35
金秋十月,古都开封城内菊香遍地,宾朋云集,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在此隆重举行。在开封博物馆展区、东京艺术中心展区和大相国寺展区,轮番上演了一幕幕收藏文化大戏:有经过精心准备,富有创新思辨精神和百家争鸣气氛的学术研讨会;有集国家收藏与民间收藏、国内收藏与国外收藏,传统收藏与现代收藏于一炉,包括河南省馆藏文物精品展、中国民间收藏书画展、元青花瓷鉴赏展,全国民间藏玉精品展、清代陀罗尼经被展、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11,(2):112-112
由中国泥人博物馆、《收藏界》杂志社、《鉴宝》杂志社、汉隆文化机构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共同发起,联合国内活跃的收藏界、古泉园地、翰龙雅集收藏、复兴致远收藏、新开元收藏、草原文化收藏社区、鉴宝联谊会、钱币纵横等二十多家收藏网进行藏品征集活动,揭开了传统博物馆与民间收藏结合征集藏品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功 《收藏界》2011,(3):114-118
陕西省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是我国唯一收藏、展览、研究唐三彩的专题性民间博物馆。馆长齐跃进先生多年来痴迷于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品,特别是唐代的古董艺术品。他创立"寄宝斋",十多年来斥巨资从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购回大量的唐三彩及彩绘陶俑,建起了唐三彩艺术博物馆,将收藏的唐三彩及彩绘陶俑陈列展览,供社会大众观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家序 《收藏界》2010,(6):134-134
近日,西安市高陵祥顺博物馆建成开馆。该馆展厅面积903平方米,展出陶器、瓦当、拴马柱、马画等文物收藏品6000余件,由收藏家投资建设的民间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岳岩 《收藏》2010,(4):15-17
对于大多数收藏家来说,博物馆是一个终极梦想。经过十年的收藏,面对已经构成体系的古代文明遗产,几千件先民杰作,路东之决心亲手创办一座博物馆。1996年,这个梦想得以实现。据说,当时一位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国外的民间博物馆,回国之后,批准建立民间博物馆的文件也就随之出台。  相似文献   

13.
王昆 《收藏》2008,(7):174-174
本刊消息:5月18日是第32个世界博物馆日,今年世界博物馆目的主题是“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发展的力量”,西安博物院首届民间收藏精品展开幕暨捐赠仪式于当日隆重举行。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西安博物院院长向德,西安市文物处处长黄伟等有关部门领导及省内文物界、收藏界、书画界和相关新闻媒体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收藏》杂志总编杨才玉应邀出席了活动。  相似文献   

14.
藏界资讯     
藏界新闻文化部新出台《博物馆管理办法》首次提出鼓励发展民营博物馆新出台的《博物馆管理办法》在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一些民营博物馆的命运将可能从此发生大变化。《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一次把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相提并论,被收藏界人士认为是一大进步和跨越,对民间收藏和民营博物馆将起  相似文献   

15.
陈燮君 《收藏》2013,(10):84-87
文物是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古老文明的载体。文物在经过千百年传承后,其归宿无非是两个,一个是类似于博物馆这样的国家收藏机构,第二个就是千千万万的民间收藏家,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公共收藏与民间收藏两大体系。虽然两者的社会角色不同,收藏宗旨和目标也各异,但两者之间天然就有着一种紧密的联系。如果把博物馆比作收藏这座金字塔的塔尖的话,那么收藏家就是构成这座巨大体系的块块基石。两者之间只有和谐互动,才能不负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重任,并共同肩负起引导文化走向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顾惠康  杜开乐 《收藏》2006,(11):112-113
当历史进入新各年后,上海著名京剧服饰收藏家包畹蓉好运连连。2002年,他于十几年前创立的服饰收藏博物馆应邀落户奉贤海湾旅游区,“包畹蓉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正式挂牌,成为沪上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京剧服饰博物馆。2003年,博物馆新馆落成,气派而有规模,成为海湾旅游区的地标性景观。2004年,上海市文管会批准其京剧服饰博物馆为正式登记的个人收藏博物馆,并入选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排行榜。2005年,包畹蓉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国京剧节京剧服饰文化收藏展,由他提供的京剧服饰博得了社会和新闻媒体的一致赞誉。  相似文献   

17.
陈蓓露 《收藏》2013,(4):14-19
一段等待深入发掘的历史,一场可以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一个正被重新评估的收藏门类……随着南昌大学第二届明清外销瓷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关于明清外销瓷收藏的新的可能和机遇呈现在我们面前。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既包括中国外销瓷领域的海内外顶级藏家,也包括中外知名大学相关领域的学者、全球著名拍卖行的相关负责人、国内外文博系统的相关专家,甚至包括特邀前来的中国民间外销瓷仿制高手,而促成这一切的,是在努力树立全球中国外销瓷学术中心地位的南昌大学博物馆——历史上的外销瓷中心,今天到了补足学术一课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朱浩云 《收藏》2007,(7):84-85
晋唐书画不论真赝,只要够得上年代,都是国宝,因而这类作品大多被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民间所藏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9.
亚夫 《收藏》2001,(4):15-16
笔者年前赴香港参加香港文化博物馆成立典礼,幸遇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著名文博专家汪庆正先生,顺就民间收藏尤其是文物收藏中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对其作了采访。现择其要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文物枕史     
正枕是人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卧具,而陶瓷枕又是我国陶瓷艺术中一个非常独特的门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自1991年入藏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伉俪捐赠的200余枚陶瓷枕以来,将"陶瓷枕"作为一个特色收藏,在不断扩大藏品的数量与类别的基础上加大对陶瓷枕的征集与研究,到目前为止馆藏陶瓷枕近600枚,涉及国内众多窑口,堪称国内博物馆瓷枕收藏之最。本文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藏瓷枕为例,介绍陶瓷枕历史中所蕴含的社会生活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