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蔡万麟  刘钦 《中国广播》2007,(12):18-19
在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媒体的重要价值标准。影响力既有赖于日常报道一点一滴的积累,也需要集中的展示和提升。对于媒体来说,重大的战役性报道无疑既是对影响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展示影响力的机会。所以,每遇重大战役性报道(尤其是重大成就和重大会议报道),各媒体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竞争中占得优势,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马小彦 《新闻窗》2010,(2):49-50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国内财经媒体的极大繁荣。老牌的三大证券报雄风犹在,《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实力雄厚,发展势头不可小觑。而由于网络传播的放大效应,专业财经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日渐扩大,这直接打压了都市报财经新闻报道的影响力。都市报财经新闻报道如何在目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思维创新、行动创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几乎都打上了经济的烙印。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经济报道的分量和影响力与Et俱增,所涉及的领域与空间也超乎我们的思维与想象。按照传统的说法,狭义的经济报道是指对财政金融、税务、市场与贸易、证券期货、产业等各个方面经济生活的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报道得到了不断发展,并逐步在新闻报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必须扬长避短,把做好深度报道作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突破口。运用多角度思维创新报道方式,让深度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关注度、可读性。本文以《安徽经济报》关于徽商的报道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动态思维是一种变动的、调整性的、不断择优化的思维活动。它的根本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和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 记者的动态思维,是指记者根据报道环境和报道对象的发展变化,运用动态思维,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思维内容,对报道对象进行追踪、调查、控制,从而达到优化报道目标的思维过程。 一、有利于改“完成式报道”为“进行式报道” “完成式报道模式”是指等一件事完成之后,  相似文献   

6.
田伟  王虹 《视听纵横》2001,(4):15-16
从选材领域看,不光是党政领导、社会名流的重要活动,还包括经济领域的重大举措和连锁会议,都纳入了大时政范畴。如杭钢集团报道本属经济报道范畴,但省长去了,针对经济发展或省里某一阶段重要工作提出指导性要求,时效性强,影响力大,要闻感足,即便是经济报道,也可纳入时政报道范畴,这实际上也是拓宽了时政报道的选材领域。  相似文献   

7.
经济报道是党报的重要报道内容之一,但目前地市报中一些重大主题经济报道仍旧没有摆脱沿袭已久的呆板模式,有的作品与工作总结无异,有的简直就是一堆干巴巴的数字和概念,令读者望而生厌,难以卒读,生动鲜活、富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作品十分鲜见。  相似文献   

8.
深度报道,即用理性深化新闻报道,是对新闻揭示出其更深层次意义的报道,其基本特征是把今天的事件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出它对明天的意义,时下,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表现为信息量的容量多寡之争.快、新、活的时效质量之争,更表现为新闻报道是否有鲜明理性思维倾向和深刻程度之争。在这场竞争中,深度报道是报纸宣传  相似文献   

9.
张胜利 《新闻前哨》2001,(12):25-26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体现在党报经济新闻报道中,我们完全可以说,创新是党报经济报道不断进步。产生强大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灵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变化万千、五彩斑斓的经济生活已经给党报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党报经济报道期待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经济生活的巨变呼唤党报经济报道与时俱进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体制在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台电视新闻报道一般以新闻时政报道和新闻监督报道为主。电视作为大众媒体,其影响力,一般是指电视通过信息传播等方式,左右社会大众观念和行为的作用力。在新闻工作中,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着如何完成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如何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成为电视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戴维 《新闻窗》2007,(6):84-85
有人把深度报道比喻成新闻报道的“重武器”,它是传媒大力提升社会影响力、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报道形式。深度报道具有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和分析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工作性报道如何创新?这是新闻改革中众所关注的问题。工作性报道通常是指涉及领导活动、会议和中心工作的报道。过去由于囿于传统思维,报道的工作性强、可读性差。近年来,不少报纸为了增强新闻的指导性和可读性,对工作性报道进行了一些改革。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性报道的“工作味”,必须从工作性报道的源头去创新,从工作性材料中去发现“金矿”,开掘新闻亮点。  相似文献   

13.
《记者摇篮》2006,(3):63-63
近儿年,《大连日报》在开展农村报道中,以落实“三贴近”为突破口,集中人力,集中版面,注重采写“农民看得懂、喜欢看”的系列报道和重点报道,形成强势报道,影响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4.
当前,晚报、都市报已经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开始追求主流影响力,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无疑是扩大影响力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牛城晚报》一直致力于将重大主题报道民生化,作为提升主流影响力的着力点,形成了增强体验、注重现场、关注民生的重大主题报道风格。  相似文献   

15.
重大主题性报道,由于题材本身的重要性和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显而易见的影响力,往往广受关注。不仅媒介管理层重视,从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充分保证,社会各界对此类报道也寄予了相当高的期望值。但这类报道在政治把关、宣传纪律等方面要求很高,报道人员对此类“规定动作”,容易按部就班,少有创造性思维,使相当多的重大主题性报道,规范有余活力不足,程序性信息过多而有效信息欠缺,  相似文献   

16.
在同一主题、同一典型的正面报道中,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结构,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有利于提升正面报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抓正面报道目标明确,始终将主题报道作为重中之重,在如何增强感染力,提高报道质量,扩大影响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尤其在提高正面宣传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下功夫,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以正面报道为主一直是我国新闻宣传事业遵守的准则之一。在强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今天,正面报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直接关系着舆论引导效果的好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正面报道手法不论是新闻性还是宣传效果都大打折扣,对观众的影响力日益下降。当前在进行正面报道过程中,打破传统桎梏,降低高高在上的视角,敢于逆向思维,学会“旁敲侧击”,不失为一条提高正面报道宣传效果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传媒主流媒体在融媒体背景下如何应对挑战,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方法】站在时代高度,聚焦社会焦点,采取平民视角,借势媒体融合,创新表达方式和手段。【结果】让主题报道“立”起来、“活”起来、“热”起来、“亮”起来、“燃”起来,不断做大做强。【结论】只有创新报道理念、呈现手段和方法,强化用户思维,才能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彭龙 《新闻战线》2022,(4):115-118
重大体育赛事视觉冲击力、现场感染力强,富有悬念,关注度高,是各媒体竞争的焦点。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在“新”“快”“便捷”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广播如何在融媒体理念下实现突围,提升重大体育赛事报道的影响力?本文从创新报道理念、树立“互联网+”思维、探索融媒体传播、凸显“可听、可读、可视、可参与”的特色等角度提出广播在重大体育赛事报道中如何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