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刚 《学苑教育》2020,(6):75-75
体验式学习也称行为学习,是指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认知知识或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生完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1 注重用日常器具做实验的必要性1.1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课程应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探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相似文献   

3.
李爱花 《考试周刊》2012,(79):155-155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通过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达到培养学生探索乐趣,促进良好思维习惯养成和激发创新能力的目的。把实验室中的实验变成生活中的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验内容的亲切感,使学生乐学好学。  相似文献   

4.
2012年又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通过两年的新教材的使用,我认为新教材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新课程初中《物理》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应用性,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热点问题,注重对学生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顺应时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物理课程标准》不仅将“注重科学探究”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还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是物理课程标准,其他理科课程标准都强调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可见,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6.
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正式颁行,意味着课程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为初中物理教学指明了方向。这次修订,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作了适当调整,但由于“过程”和“情感”目标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不仅没有弱化,  相似文献   

7.
巩晓雁 《山东教育》2021,(11):38-39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一谈在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五节《测量电压》一节中教学环节的实验设计,以及在实验的基础上有效设计问题,点拨和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 ,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现在该书各册已经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 ,并且在实验区试用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精神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物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 .对于广大的物理教育同仁来说 ,三维的“课程目…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曾说:“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实验基础.特别物理学是在实验中产生的。”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实验对于物理科学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兴趣.在认真思索和总结中得出结论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物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验性相结合的课程,特别是其实验性大于其理论性,针对物理的这个特点,我们要通过理论的学习来达到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来反观理论.针对此特点,教师要先打好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这有利于物理的进一步学习和深化.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首先要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针对物理学科“分析一推理一应用一实验”的思维过程,物理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到“适时适度引导,调整掌控方向”,做到让学生“明晰思路,找准思维方向,明确学习目标,深入领悟物理道理”,而后应用于“知识的分析推理和自主探索”,通过改进实验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改进物理实验的目的是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改革实验去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为了打破传统的实验与思路,要结合物理课程的教学特点进行,同时要将物理课程的核心知识提取出来.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窦瑾  李为  高忠 《教育探索》2013,(4):24-26
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学生不喜欢读《物理教学论》书、不喜欢上物理教学论课、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连最基础的目标‘学生能写像样的教案和能上像样的课’都难以达到。其原因在于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偏离了"实践取向"。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应回归"实践性",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实施、学习评价等环节突出"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74):147-148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同生产、生活实际与时代发展的联系",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需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标准强调了物理课程应重视与实际生活、社会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具有紧密关系的学科,初中物理课程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技术应用社会发展进步与衍生的问题。如何加强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本文通过分析生活素材应用到物理教学中的意义与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在物理课程中合理运用生活素材进行物理教学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3.
《物理新课程标》指出:“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在笔者执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探究、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STS、科学世界、动手动脑学物理,”其中“探究、演示、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等几大栏目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栏目。由此可见,“实验”这一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初中学生在物理课中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受到观察、实验的初步训练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这对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组织好初中物理教学呢?一、培养兴趣,激发情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果能针对学生好奇心极强的心理特点,利用初中物理形象、直观、定性多、定量少、涉及范围广的...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去年期末考试后,我询问了一位平时挺喜欢物理、对物理也学得蛮好的学生:“对这份期末卷的感觉如何?”谁知学生的回答令我意外:试卷不难,题目挺长,废话很多,实验题较烦(是‘烦’,而不是‘繁’)。学生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深思,说实在的,这份卷子当时我们老师评价很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OECD“学习框架2030”中物理内容主题与素养在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中的体现情况,本研究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构建并分析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图谱。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注重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体现了“面向2030”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但还需进一步拓展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媒体素养、计算思维和财经素养以及伦理道德、全球观念等方面的培养。建议立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国际理解的公民和科学工作者;注重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加强物理课程的人文关怀;关注对学生复合能力的培养,加强物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进行高中物理(粤教版)共同必修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文章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了“研究教材,用好教材,使‘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落到实处”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相关的知识和 概念较为复杂,其中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初中物 理教学中,教师要将实验教学与物理知识有机结合,在物理实 验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丰富物理知识体系’弓丨导学生从生活 中发现物理、探究物理,实现实验教学的生活化,强化学生对物 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本文就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 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背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物理课程应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1]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同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附录中还新增了《学生必做实验说明》,规定学校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的实验课程资源,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物理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的地位日渐提高。广大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初学,没有实验的支撑,就没有许多的物理规律与定律,物理教学也就显得十分乏味。近年来《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物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对学生生活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学科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