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有很多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名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表现出雄厚的实力和发展动力,在基础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席位,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历经风雨的百年名校,都有深厚的文化传承,深邃的教育思想。对历史名校进行探究分析,找寻学校发展路径,借鉴传统教育思想,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探寻学校历史文化建设的途径学校历史文化建设的角度是多维的,从历史名校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主要是通过对校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商度重税和全社会对教育的普遍关注,加上一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国的基础教育硕果累絮.学校管理日趋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涌现。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名师和名校。随之,学名师、赶名枝成为一种必然。应当说,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是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兴旺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基础。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其城市发展与小学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梳理小学名校教育集团化的发展历程与模式。研究发现:原有的主城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名校教育集团化向新城区扩散,形成名校合并、直属分校、托管办学、合作办学四种小学名校集团化模式。这有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同一行政区内部教育集团内小学的流动,但对优质小学教育资源跨区流动影响相对较小。进一步通过名校集团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更要促进中学名校资源在城市不同区域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4.
优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目前的现状是,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名校里,名校有着良好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管理水平,并且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良好的校风,从而赢得了社会美誉.正因为如此,名校也就必然成为学生和家长最向往的地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和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许多地方存在的普遍问题,由此导致的"择校热""奥数热"等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众多家长和学生,成为实现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民生、维护教育稳定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5.
胡俊梅 《福建教育》2023,(26):28-2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战略任务和目标。集团化办学通过名校的辐射带动、联合开放、共建共享等形式,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新形势下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以泉州市为例,市域内影响最广、关注度最高且发展潜力较大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名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大学区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学名校巨型化倾向明显,"巨型学校"日益增多,超大额班级普遍,名校办分校、教育集团、"高中城"涌现。其不良后果是加剧教育不平等,诱发教育风险,导致教育同质化。出现这种倾向的原因在于片面的教育发展价值观及较粗放的发展模式,教育政策缺乏刚性约束力,教育相关机构育人责任迷失。要警惕我国中小学名校巨型化倾向对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威胁,尽快回归教育发展理性:进行教育价值再造,建立伦理相关的动机观和成就观,创新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机制,确立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教育政策顶层设计、中层创新和底层实践,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实验。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基础薄弱,在基础教育中任务重、困难大。农村中小学校应该怎么办,才能培养出个性鲜明、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四有”新人,使教育主动适应新世纪的挑战?笔者主张,其有力办法之一,就是在农村中小学校也要象城市学校一样,实施“名校工程”,开展学校个性化活动,使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在整体不平衡中求发展。一、名校的内涵界定与特征名校之名,名在特色,它是特色学校在时间上的延伸,并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社会知名度。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把名校的概念界定为: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办学目标鲜明、风格独特、成果卓著;教育个性和管理个性成熟并相对  相似文献   

8.
名校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担负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责任。以名校为龙头学校的名校集团化创新了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索名校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以共同愿景或目标为纽带,建立竞争与合作的平等主体关系,共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尊重各自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名校集团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加快基础教育均衡化、优质化进程,近年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探索并推广"集团化办学"的模式,致力于共享名校优质资源,实现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引领名校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地,作为政府和社会教育投入的受益者,理应承担起反哺社会、回报社会、为政府分忧的使命。因此,集团化办学也是名校  相似文献   

10.
名校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担负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责任。以名校为龙头学校的名校集团化创新了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索名校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以共同愿景或目标为纽带,建立竞争与合作的平等主体关系,共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尊重各自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名校集团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名校功能变异、面目变形,与对名校的价值认知偏差有关 《教育科学论坛》(以下简称“本刊”):作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的研究者与管理者,您怎样看待当前教育均衡追求背景下的名校存在与名校创建? 张乃文(以下简称“张”):教育均衡主要是指区域内办学资源配置和学校发展机会的均等,而不是学校发展水平的整齐划一.在正常的教育生态下,学校发展水平始终存在差异,一部分发展更好的学校就成为公众心目中的名校.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接受免费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但是近几年,许多城市出现这样一种不正常现象,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名校或热点小学、初中,纷纷转制,变成国有民办或公办民助性质的学校,取消就近免费入学,开始面向全市学生堂而皇之的高额收费。其说一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需求,二是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不足的状况。笔者通过对某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状况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分析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名校或热点学校转制弊大于利,必须审慎对待。一、义务教育阶段名校转制弊大于利名校转制后的高额…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广大学子追求教育成功机会愿望的日益强烈和迫切,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成为一种主流化趋势和价值趋向。而基础教育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又十分紧俏,远远不能满足学子们的需要。于是,在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我们所说的优质教育资源,就基础教育而言,就是指办学设施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管理水平较高和升学率较高的学校。这类学校中的小学和初中,往往是学子们跨学区择校的目标,择校虽被官方明令禁止,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光做不说而已。而属非义务教育的普通高中则出来个“名校膨胀”。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杭州教育局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教育办学模式的大改革。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的集团化。充分利用名校效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旧校”、“名校+弱校”等的发展模式。这种教育发展模式的本意是将“名校”这块“蛋糕”做大,起到“做大做强”的规模效应,以期达成“依托名校发展优质教育,进而实现教育公平”这一价值取向。我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时,有人向他母亲祝贺:“您应该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这位伟大的母亲回答说:“我同样为我另外一个儿子骄傲。”祝贺者问:“您另…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学确实有不少真正的名校,这些名校是当之无愧的。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作秀”而成的 “名校”。这些“名校”的“名”往往体现在外壳,其实学校的思想和灵魂并没有明显的过人之处。如何培养和发展名校?这里涉及一个衡量名校的标准问题。名校的“名”,首先应该体现在它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思想上。这里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没有本质的区别。办学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思想的校本化产物,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特点而形成的、与众不同的、自成体系的有关学校工作和发展的思想。关于学…  相似文献   

16.
杭州教育局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教育办学模式的大改革。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的集团化。充分利用名校效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旧校”、“名校+弱校”等的发展模式。这种教育发展模式的本意是将“名校”这块“蛋糕”做大,起到“做大做强”的规模效应,以期达成“依托名校发展优质教育,进而实现教育公平”这一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真理与谬误往往只有一步之隔。不作辩证的分析,理性的思考,机械照搬,一味套用,甚至断章取义,那么,只会出现“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结果。 只有笨老师,没有笨学生。这句并非原创的话最初不知出自哪位教育或教学管理者之口,但它的蓝本其实产生已久,即“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老师”的说  相似文献   

18.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与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一直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从多方面寻求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与方法,名校办民校政策为解决这一矛盾应运而生。但是这一政策从其出台伊始,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它的广泛争议,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一、名校办民校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内容名校办民校政策是优质教育供给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的结果。许多传统名校,都是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实施的“重点校”政策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名校成为社会选择的首要目标。但是,名校的数量和名校所能招收学生的数量都…  相似文献   

19.
徐枫 《成人教育》2012,32(10):96-98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教育功利现象进行剖析,探寻基础教育如何回归教育本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呼吁高等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准确定位,提高质量,从而缓解社会对名校、对就业的压力,使学生最终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尽快适应社会,走上就业、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是人生成长的起步,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上海从来就有引领全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传统,近代以来特别是解放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基础教育可谓是群英荟萃,名校云集,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