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按照阅读的训练梯度先编排“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再编排“练习概括中心思想”。第六组教材就是围绕“练习概括中心思想”编排了四篇课文,即讲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白杨》、...  相似文献   

2.
新编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五册是供全日制六年制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使用的基本教材。为了便于教师了解这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进行教学,现就有关的几个主要问题介绍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这册教材是在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总的来说,编排体系基本相同,教学要求略低于五年制的三年级。课文作了较大的调整。抽掉了五年制第五册里较深较长的课文20篇,保留深浅适度的课文18篇,由低年级调上来的9篇,由第六册下放的2篇,新选的7篇,共36篇;与五年制第五册相比,减少两篇。4篇独立阅读课文不列课次,实际只有32篇。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第九 册共有24 篇课文。看图 学文2篇,讲 读课文16篇, 阅读课文6 篇:《卢沟桥的 狮子》、《鱼游 到了纸上》、 《黄河是怎样 变化的》、《高粱情》、《圆明园的毁灭》。教材按组编排,共编为7组。教材编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以篇的训练为重点,继续编排读写训练项目。 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开始进行篇的训练。围绕篇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6个读写训练项目:“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注意积累材料”、“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4.
省编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供我省小学改制后的六年级第二学期使用。编写这册教材,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①新选课文及其它各项内容总的程度,维持在统编全日制五年级教材的水准上,不再加深;②本册设计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前五年所学知识的复习和综合;③编排体系沿用省编第十一册,继续保持统编7—10册的基本面目;④教材份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开始安排《读写例话》的教学内容,到十二册共达30篇。它是为配合单元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读写能力而编排的。它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大有帮助。我在长期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专门利用一节课时间上好每则例话,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提高认识,了解编排意图。语文教学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读书和写作的能力,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编排“读写例话”内容正是这一重点的体现。在相应的教学单元后增加“例话”的教学内容,对指导学生怎样读懂课文(文章)或怎样写作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  相似文献   

6.
“读写例话”是通用教材小学四、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种新的课文形式。每篇几百字到千把字,不列课次,编排在每组课文之末。每册八篇,按四、五年级四册计,共三十二篇。 这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计划地加速培养读写能力的一项具体措施。 看它的形式,类似过去小学语文课本中曾经编过的“知识短文”,但由于教学目的不同,所以实质并不一样。“知识短文”,顾名思义,是讲授有关语文学习的知识的,因此,第一,以教师讲解为主;第二,传授的是知识。至于“读写例话”,它是以一篇课文为例,进行有关读写基本功训练的谈话,因此,第一,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只是给以引导、指点;第二,也要学到一些读写知  相似文献   

7.
《爬天都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新增选的一篇课文,编排在第二组,是篇讲读课文。如何指导学生读好这篇课文呢?根据第二组的训练重点(通过读课文,抓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和读讲课文的要求,我认为:  相似文献   

8.
高中地理新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 )安排了丰富的“阅读材料”。据统计 ,上下二册共出现 35篇(包括自学园地中“阅读篇”的文章 ) ,约 15 835字。各单元阅读材料用绿字套色加框线编排 ,阅读篇是用黑字套黄色加蓝竖边编排 ,色彩、字体醒目美观、引人注目。阅读材料是教材编者在课文之外设计编排的一个“板块”。其出发点有两个 :一是增加教学内容的弹性 ,使教材更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的内容 ,激励学生探究新的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加强思想教育。教师对这些阅读材料如果处理运用得当 ,则能收到异曲同工、事半…  相似文献   

9.
从具体内容中指导学生体会思想□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研室成倩六年制课本第九册第四组课文是继第二组“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以读为重点训练的单元。它编排了两篇讲读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十里长街送总理》,一篇阅读课文《心愿》。这组课文内容具体、生动感人。它颂...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八本册共有课文26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7篇,阅读课文7篇;保留了现行教材中的17篇课文,新选了9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它们是:《中国石》、《旅行家树》、《峨眉道上》、《苦柚》、《电脑“管家”》、《她是我的朋友》、《争吵》、《开演之前》和《全神贯注》。全册课文分为7组,每组之后设基础训练。这册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结构与编排修订后的第三册教材 ,基本上保持了原教材的框架结构。全册教材包括“识字学词学句”“课文”“复习”“写字”“口语交际”等内容 ,分两大部分编排。“识字学词学句”排在每部分之首 ,共 1 0课 ,每部分安排5课。接着是课文 ,五年制共 2 8课 ,每部分安排 1 4课 ;六年制 2 5课 ,第一部分安排 1 3课 ,第二部分 1 2课。其中包括 5首古诗和 4篇看图学文 ,5首古诗集中安排在第一部分课文的前面 ,看图学文每部分安排两篇。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一个复习 ,共 8个。写字和口语交际各安排 8次 ,分别编排在复习之后。为便于学生识字、阅…  相似文献   

12.
一、明确教材编排意图,强化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要统观整个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总体把握读写知识结构,明确各读写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的重点难点,使字、词、句、段、篇的双基教学,形成整体结构,产生综合效应。 小学语文现行教材从第8册开始至12册,把读与写的训练分为若干个重点训练项目。按照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原则,将这些训练项目分布在5册教材中。每组课文突出一个训练重点,各重点训练项目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一个读写训练序列。备课中,要把一组课文视为一个整体。从本组课文的整体训练目标出发,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第8册教材,除两篇“看图学文”外,共32篇课文,分为8组,每组都安排有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含“习作例文”)、独立阅读课文和基础训练。在每两组的课文后又编排了一篇“读写例话”,即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全册共四个:①怎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九义”教材第九册第六组是围绕“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这一训练重点编排的.我们在教学中,围绕训练重点,从整体着眼,根据教材的编排序列,确定了突破训练重点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即按“渗透——理解——尝试运用”的步骤逐步进行,使学生充分经历训练过程,在过程中从感知到认识再到形成技能,逐步提高,优化了整组教学过程,突出了训练重点,发挥了训练组的整体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九册第六组教材包括四篇课例,其中三篇为讲读课例,一篇是阅读课例.教学中,我们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类型和在训练组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而练习概括了中心思想,发挥每篇课文的功能,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七册介绍新编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是供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的。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小学语文教学大体可分两个阶段,一至三年级是一个阶段,四五年级是一个阶段。前三年基本完成识字任务,进行初步的读写训练。后两年把重点放在有步骤地加速培养读写能力上。四年级第一学期是第二阶段的开始,这册教材注意巩固前三年的学习成果,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过渡到篇的训练,使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一、编排。小语第七册有课文37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6篇,阅读课文10篇(内有4篇是习作例文),独立阅读课文9篇。连同8个基础训练,8篇“读写例话”,分为8组。除了第一组因为安排了两篇看图学文,没有安排阅读课文,其他各组都安排了三类课文。人选的课文力求题材、体裁多样。思想内容包括歌颂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树立远大理想,为实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课本,共入说明文和说明性的记叙文22篇,占课文总篇数的12.2%,其中有14篇集中在三、四两册,体现了《大纲》关于初二“着重培养说明能力”的要求。其余8篇,平均编排在其他四册课本里,每册两篇,各组成一个单元,形成说明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循序渐进,贯彻始终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四、课文精选,面目一新义务大纲把课文列为“教学内容’的首位,明确指出:“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为凭借。”并提出了选择课文的四条标准:“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适合教学”和“丰富多样”;规定“基本课文”作为各种课本的共同课文,课文总数应不少于180篇;在全部课文中,现代文占80%左右,文言文占20%左右;要重视选取反映建国以来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现代文。根据上述精神,义务教材的课文经过精心筛选,已大大优化。首先是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作了调整,计有记叙文20篇,说明文13篇,议论文9篇;小说16篇,剧本2场,新诗11首,古诗19首;文言文18篇(则),共108篇(首)。其中新增课文18篇,诗15首,约占“基本课文”的30%,多数是经过教学实践效果较好的,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松鼠》、《俭以养德》、《从三到万》、《怀疑与学问》、《夜走灵官峡)、《马说》、《醉翁亭记》等。各种义务教材选入的新课文(指原统编课本未选入过的)比例不等。几种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文更换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课本第六册是根据教学大纲对中年级的基本要求,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编写的,符合三年级下学期学生的认识规律、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本册新编教材与原通用教材相比,在编排上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教学内容承上启下,具有过渡性。 由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教育内容,都是通过每一篇课文教学来落实的。编定的课文基本上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安排在各个年级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体现了一定的坡度,因此,本册教学一方面在前五册的基础上有所加  相似文献   

18.
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了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这册课本在第七册的基础上,安排了八个重点训练项目,继续有计划地培养读写能力。安排这些项目时,注意了和七、九册之间的联系,强调读写结合,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编排 全册有37篇课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6篇,阅读课文10篇(内有4篇兼作习作例文),独立阅读课文9篇。上述课文连同8个基础训练,8篇读写例话,共编成8组。  相似文献   

19.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大纲要求,低年级的讲读课,要指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思想内容;除以识字为重点,培养学生识字的自学能力外,还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词和句的理解和使用训练。这组课文的编排,侧重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学要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第一册课本共有课文三十篇,除诗歌三篇、议论文四篇外,其他二十三篇都属记叙体文章。知识短文中也有两篇是指导读写记叙文的。从这样的教材实际出发,应以练写记叙文为主。学生刚从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