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阿拉伯人称埃及以西地区为"马格里布",今指包括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在内的北非地区.这里的古老居民是柏柏尔人.约在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人最先在此建立起一个显赫一时的迦太基国家(左上图).这里有高耸的灯塔和建造十分考究的港口,是古代地中海最大的舰队的停泊处.柏柏尔人为了抵御迦太基的掠夺,在迦太基的西部和东南部兴起了毛里塔尼亚和努米底亚两个柏柏尔人王国.右上第2图是建于公元前200年的努米底亚国王的陵墓,今天仍屹立在突尼斯的杜加.柏柏尔人的反抗削弱了迦太基的统治,但他们起义的成果为罗马人所利用.公元前264-146年,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先后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右中图为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人趁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主力军深入意大利之机,直接围攻迦太基的喀他基那城堡的情景,迦太基此后节节失败.公元前146年,迦太基被罗马军队夷为平地,左中图为迦太基废墟.  相似文献   

2.
试析波利比阿的混合政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利比阿(约公元前200--117年)是希腊伯罗奔尼撤半岛麦加拉波里斯人。德国著名历史学家蒙森称他是“罗马史领域中的太阳”。波利比阿生活的时代正是罗马征服意大利后向地中海世界大征服的强盛时期。他身居罗马十余年,结识了像保路斯和小西比阿这样的上层人物。他遍访古迹,实地调查,并翻阅了国家档案库中的珍贵资料,尤其是,他亲临战场,目睹了罗马迅速成为世界霸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213年的春天,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罗马执政官马塞卢斯率领一支60艘战船的舰队,攻向西西里岛上的希腊城邦叙拉古. 此时,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正带着大军在罗马大地上游荡.罗马军团不敢与之正面交锋,试图切断汉尼拔大军的补给线.  相似文献   

4.
迦太基 (Carthage) ,古代地中海世界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人口最多时几近百万 ,相传是由腓尼基城邦推罗(Tyre)的移民在北非海岸的一个三角形半岛上兴建的 ,今为突尼斯市西北郊区。“迦太基”为腓尼基语Karthadsat辗转而来 ,意为“新城”。希腊人称迦太基为卡尔奇顿 (Karchedon) ,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Poeni)。迦太基建城时间的通行说法是公元前 814年 ,如《大英百科全书》(第 15版 )、《辞海》( 1999年版 )等均采用这个年代。希腊人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了字母文字 ,这于希腊人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到用兵如神,东方人多半会拿出诸葛亮,而说到西方的战略家,人们除了能想到亚历山大、拿破仑,一定不会忽略这个名字:汉尼拔。汉尼拔是迦太基王子,为报与罗马争夺西西里失败的旧仇,于公元前218年统帅迦太基军,从陆路出发远征罗马。  相似文献   

6.
迦太基繁华旧梦"遥想当年,汉尼拔率五万人马与八万罗马军队大战于坎尼,杀死五万四千罗马人,而汉尼拔仅损失六千余人。"哈立姆眺望远方,仿佛回到了那遥远的年代。  相似文献   

7.
新兴的罗马共和国之所以敢于同西部地中海强国迦太基进行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反复较量并最终取得胜利,其中决定因素当归罗马人所具有的强烈民族进取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良好的战争心态.它包括领导集团的高瞻远瞩、公民兵制度下的强大凝聚力、广大公民的整体团队精神以及全体罗马人传统精神与现实扩张欲望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答:公元前三至二世纪,古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爆发了一场长达一百余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布匿战争”。其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对双方来讲都是关键性的一战。在这次战争中,年轻的迦太基将领汉尼拔(公元前247——183年)堪称古代世界杰出的战  相似文献   

9.
恺撒大帝     
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在第二次战胜迦太基之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次胜利使很多罗马人大发横财,但是连绵不断的战争扰乱了罗马的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许多农民的财产被抢夺一空。政治家、军事将领和民众领袖相互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这时候出现了一位传  相似文献   

10.
《少年科学》2007,(3):26-30
无畏的年轻武士历史﹄护叭阿提拉回家后,姿了一位首领的女儿为妻.认沙生瑞气,袄心恻”,,一r价“‘3,公元445年,阿提拉开始独自统治。他经常接见罗马的使节。历六月,一场浩大的战役开始了。一方是埃提乌斯率领的罗马士兵.他们与西哥特结思另一方是阿提拉率领的骑兵.匈奴王阿提拉单于(上)~~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位鼓舞人心的将领,一个战场上的天才。他是迦太基最勇猛无畏的统帅,他率领着一群特殊的士兵——勇不可当的大象越过了阿尔卑斯山和罗马人展开了激战。他以卓越的指挥艺术和组织才能取得了“坎尼战役”的胜利。“坎尼战役”后来被称为军事艺术上无与伦比的典范,“坎尼”成了围歼战役的代名词。这个人就是罗马的敌人——汉尼拔。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400年之后,罗马共和国一直不断地向外扩张,在近100年里,罗马几乎把整个意大利半岛纳入自已的统治之下。他们的坚韧不拔和勇敢精神,经历长期的令人精疲力竭的战争,最终夺得了胜利,使他们一跃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这些战争就是布匿战争(由Punica一词而来,即拉丁语中的腓尼基人),是与腓尼基人的帝国迦太基之间的战争。这对年轻的罗马共和国来说是一次胜利,然而,战争的胜利以及对地中海世界的征服,同时也显露出暗藏的可能导致共和国颠覆的阴险力量,并使社会内部的矛盾日益  相似文献   

13.
如花似叶     
《课外生活》2010,(6):24-25
你好,我是卫小西。求你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写进小说里。被我爸爸妈妈看到了,他们肯定要生气的。这是我一个人的秘密,这秘密只能跟好朋友分享。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七——六世纪,处在氏族制度末期的罗马,平民和贵族展开了尖锐的斗争。这个斗争是以平民取得初步胜利而结束了它的第一阶段。平民的胜利就表现在塞维阿·塔力阿改革上。而这次改革就表明了罗马氏族制度已经崩溃,国家开始形成。因此塞维阿·塔力阿改革是古代罗马历史上一件重大事件。正是由于在罗马的特殊条件下,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加速了国家的形成,所以恩格斯把罗马国家的形成当作国家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之一的一个典型。由此可见,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以及反映这种斗争的塞维阿·塔力阿改革,不仅是古代罗马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是国家产生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罗马",曾经是一个强大"战争机器"的代名词。而罗马军团,则更是无坚不摧的长胜之师。凭借强大的军事优势,罗马人先后击败了迦太基、希腊、埃及、波斯等强敌,并最终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一切障碍,建立起了国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罗马:全面战争》这款游戏,不仅很好地再现了当年罗马军团征战四方的场面,而且将战术运用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当然,游戏对于宏观战略的表现是有限的,我们这里只是谈一谈游戏中的战术运用。  相似文献   

16.
莫春雷 《语文学习》2021,(1):F0003-F0003,88
歌德曾称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的首府巴勒莫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海岬”。这里山隔海阻,遥远而神秘。比如诺曼皇宫,其辉煌之处就是融合。这是征服了西西里的诺曼人在古迦太基人和古罗马人的废墟上改造扩建成的宫殿,现在是西西里的国会大厦。走在阿拉伯式的回廊里,走在金碧辉煌的帕拉提那礼拜堂里,你的内心会充满惊异与震撼。  相似文献   

17.
脑脑大开发     
《好同学》2004,(6)
小P与阿Q 有人把两大袋污染性极大的垃圾扔到了河里。据小P说,这是阿Q干的,小P说:“刚才我乘小艇全力以赴划向小桥。我亲眼看见阿Q背着两个大袋,抛到河里。”小P和阿Q一向不睦,阿Q说这是小P在诬陷他。究竟是不是阿Q干了这件不道德的事呢?二人找到足智多谋的神童马良.请他判断是非。马良听后,指着小P说:“你为什么要害阿Q呢?”小P一听,满脸通红。马良怎么判断是小P撒谎呢?  相似文献   

18.
<正>小西的转变"老师,你真厉害,都过去半年多了,你怎么还记得我帮小芳补书本的事啊。""是啊,老师有一个红本本,你做过的好事老师可都记着呢。""老师,那我以后要天天做好事,帮你填满红本本!"这是金华市秋滨小学教科室主任方亚琴和她班里出了名的"调皮大王"小西的一段对话。小西是方亚琴老师执教一年级新班级时的"小霸王",可以说他每天都会闹出一点动静来,不是扰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元旦前后,电视屏幕上那位穿着破衣衫、戴着旧毡帽、拖着长辫子的"阿Q"又和观众见面了.千万观众除了对阿Q付之一笑之外,恐怕多数人无暇思考关于阿Q形象典型性的争论问题.笔者不妨在这哆嗦几句.鲁迅先生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以辛亥革命前后江南某农村一-未庄故事为背景,写出了著名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阿Q这个典型人物形象.《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座高高耸立的丰碑",但对小说中的阿Q这一文学  相似文献   

20.
罗马立国开始是以建城三年(公元前753年)为纪年,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今之三月为正月,二月为岁尾,自儒略凯撒修改历法(公元前一世纪),接近了现代公历。多神思想统治着人们,一年中好几个月如一月至六月都是由男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罗马有万神庙,皇帝死后可入万神庙为神,七月和八月就是为纪念罗马两位有名的皇帝而命名的。九月和第四季的月名沿用旧名,排在皇帝月名的后面。在原数词上加工才符合今日通行的月份名称。兹简单介绍如下: 一月雅诺利乌斯(Januarius),是由雅诺(Janus)守门神的名字演变而来。雅诺是古拉丁人的一位重要的神。在罗马市广场一角,有他的一座小神殿,前后两扇门,与别国交战时门开着,和平时期门关着。这殿门在罗马立国过程中关闭过三次:第一次在罗马王政时期第二代王奴玛时代,第二次是在第一次布匿之役战胜了迦太基人之后,第三次是在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亚克兴(Actium)战胜了安东尼(Antonius)和埃及女王克莱奥巴特拉(C1eopatra)统一罗马帝国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